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长有

作品数:6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化学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主题

  • 4篇选择加氢
  • 4篇加氢
  • 3篇ACO
  • 3篇B/C
  • 3篇催化
  • 2篇乙炔
  • 2篇烃类化合物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苯乙炔
  • 2篇催化剂
  • 2篇PD
  • 1篇氧化钯
  • 1篇肉桂醛
  • 1篇体表
  • 1篇体模
  • 1篇热分析
  • 1篇热化学
  • 1篇助催化
  • 1篇助剂

机构

  • 6篇厦门大学

作者

  • 6篇李长有
  • 6篇胡昱翔
  • 6篇杨乐夫
  • 5篇蔡俊修
  • 4篇黄波
  • 2篇方荣谦
  • 2篇蔡钒

传媒

  • 3篇第十二届全国...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化学学报
  • 1篇工业催化

年份

  • 6篇2005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助剂对Cu-Zn-Al上肉桂醛选择加氢的影响
研究了以Mn、Ni作为助剂时,对肉桂醛在Cu-Zn-Al催化剂上加氢的活性和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Mn对C=O的选择性有所提高,但对活性影响不大,而Ni对C=C和C=O都有活性,最终生成苯丙醇.
黄波杨乐夫李长有胡昱翔蔡俊修
关键词:肉桂醛助催化选择加氢
文献传递
载体模板效应对氧化钯的热化学行为及其甲烷燃烧稳定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05年
通过对PdO活性组分在单斜与四方型氧化锆载体上的热化学性质和催化活性进行比较性的研究显示,单斜型ZrO2的表面原子能够满足与PdO的结构适应性匹配条件,它可以通过界面原子的取向附生作用对表面PdO物种聚集形态进行调控,从而促进PdO组分在单位载体表面上的分散.此外,升降温循环过程的DTG分析还表明,单斜载体模板在反复的氧化还原循环中逐渐将结晶型PdO加工成取向附生型PdO,不断改善PdO物种的氧迁移性质,促进了热还原钯物种在高温区的氧化再生.这两种载体效应有效地抑制了甲烷燃烧反应在高温区的活性振荡,增加了燃烧的稳定性与催化剂的反应耐受性.四方ZrO2晶相在载体内的掺杂将导致上述的载体效应受到明显抑制.
胡昱翔蔡钒方荣谦李长有杨乐夫
关键词:体模体表ZRO2热化学
PdO/ZrO<,2>甲烷燃烧催化剂中的载体模板效应
通过对PdO/ZrO<'2>体系程序升降温体系的DTG分析,单斜型ZrO<'2>载体能够作为表面PdO物种进行取向附生作用的模板,维持了PdO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的高分散,并促进了热还原物种在表面进行氧化再生,进而提高了负...
胡昱翔李长有方荣谦杨乐夫蔡俊修
关键词:催化燃烧热分析钯催化剂
文献传递
苯乙炔选择加氢Pd-Pb/CaCO<,3>催化剂的载体模板效应
研究了Lindlar催化剂中CaCO<,3>载体的效应和喹啉毒化作用的影响深度.结果表明,方解石晶型的CaCO<,3>对Pd-Pb/CaCO<,3>催化剂呈现明显的模板效应,喹啉添加量与催化剂用量之间的配比对炔烃氢化反应...
李长有杨乐夫胡昱翔黄波蔡俊修
关键词:苯乙炔选择加氢金属催化剂
文献传递
烃类化合物炔键选择加氢Pd-Pb/CaCO_3催化剂的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用正交试验研究了喹啉、催化剂、温度等因素对炔键选择加氢的影响,方差分析及显著性检验结果表明喹啉添加量与催化剂用量之间的配比对炔烃氢化反应的选择性有重大影响,并利用二元表和二元图得到了优化的反应条件.不同还原方法的尝试说明水合肼也是一种好的还原剂.两种浸渍方法的对比表明,用双浸渍法制备的钯催化剂选择加氢性能整体优于常规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当浸渍比为1 1时选择性最好,并对该现象进行了讨论.
李长有杨乐夫蔡钒黄波胡昱翔蔡俊修
关键词:选择加氢CACO3烃类化合物加氢性能
烃类化合物炔键选择加氢Pd-Pb/CaCO_3催化剂的改进
2005年
利用XRD和SEM研究了EDTA、草酸等助剂对沉淀CaCO3显微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CaCO3晶型及形貌随助剂不同而变化,甚至同一助剂不同添加量亦会导致其晶相的显著差异。XRD分析表明,在草酸存在下,沉积物为单一的方解石相,该晶型的CaCO3对Pd Pb/CaCO3催化剂呈现明显的模板效应。不同还原方法的尝试说明,水合肼是一种好的还原剂。TEM研究表明,在适宜条件下对催化剂老化处理,表面金属钯颗粒发生聚并,并且由此带来部分氢化选择性的较大提高。
李长有杨乐夫黄波胡昱翔蔡俊修
关键词:苯乙炔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