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鸿英

作品数:4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电
  • 2篇心电轴
  • 2篇心室
  • 2篇束支
  • 2篇向量图
  • 2篇VCG
  • 2篇ECG分析
  • 1篇电图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电向量
  • 1篇心电向量图
  • 1篇心肌
  • 1篇心肌梗塞
  • 1篇心室肥大
  • 1篇心室晚电位
  • 1篇右束支
  • 1篇右束支阻滞
  • 1篇右心
  • 1篇右心室
  • 1篇右心室肥大

机构

  • 4篇郑州市第三人...
  • 1篇新乡市中心医...
  • 1篇淮阴县人民医...

作者

  • 4篇李鸿英
  • 1篇王承玺
  • 1篇梁兴国

传媒

  • 3篇心电学杂志
  • 1篇江苏实用心电...

年份

  • 1篇1995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10例左后分支阻滞VCG与ECG分析
1993年
10230例向量图中符合LPFB诊断标准的10例,检出率0.098%。其中2例病毒性心肌炎,8例冠心病,尤以后下壁区心梗或缺血多见。平均心电轴111.2°±11.8°,右偏程度超过了慢性肺心病(P<0.001)。QRS总时限平均96.6ms±12.5mS,比正常成人的延长23mS.在H面QRS主环向右后,在RS面主环向后下,图形与早期肺心相似。在F面初始向量向左上,须转,环面宽,右侧面积增大占总面积的37-66%。最典型特征是F面QRS主环体有两个转角:R1相当于正常人的R向量,R2向右下,其平均方位角是129.2°±20.9°,R2≥R1者达90%。
丁(土序)李鸿英
关键词:左后分支阻滞VCG向量图心电轴下壁心肌梗塞
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与平均电轴左偏被引量:2
1991年
统计分析44例完全性左束支阻滞的平均心电轴为—8°±36.1°,比正常成人组明显偏左;其中单纯组与合并左室肥大组以及合并供血不足组之间,平均电轴无显著性差异;8例有 CLBBB 发生的前后对照,心电轴度数相关性不显著。认为 CLBBB 时平均电轴左偏是常见现象,不应把 CLBBB 时的电轴显著左偏诊断为CLBBB 合并 LAH。
丁垿李鸿英王大光裴淑兰
关键词:束支传导阻滞心电轴心电向量图
正常成人体表心室晚电位200例分析(摘要)被引量:2
1995年
利用信号平均心电图(SAECG)技术检测体表心室晚电位(VLP)已有10余年历史,VLP与心室内折返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的关系已基本得到肯定.然而,VLP阳性诊断标准尚没有统一,各家报道的数据有较大差异.为此,我们对200例正常成人作了体表VLP检测分析.
丁垿葛秀英金久成李鸿英
关键词:心室晚电位心电图
完全性右束支阻滞合并右心室肥大的VCG和ECG分析被引量:1
1992年
分析21000例的向量图,检出 RBBB491例(2.34%),其中 CRBBB353例(1.68%),证实合并有右心室肥大32例,与85例单纯 CRBBB 比较后发现:前组 VCG QRS 环的附加环时限明显延长,H 面附加环向量增大,R 向量减小,附加环向量≥R 向量的例数,与后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ECG V_1导联 R′波时限增宽,平均心电轴右偏≥112°,S_v_5≥R_v_5,R_(aVR)≥Q_(aVR)等是前组的重要变化。而 H 面 QRS 环的运行方向、V_1导联 R′波振幅增高(>1.5mV)等,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丁垿李鸿英潘仁泉潘仁明王承玺梁兴国
关键词:心室肥大RBBBVCG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