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新
- 作品数:53 被引量:158H指数:9
- 供职机构:大连交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大连市科技计划项目辽宁省科学技术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一般工业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2.25Cr-1Mo钢TIG堆焊Fe_3Al合金的研究被引量:1
- 2003年
- 通过TIG堆焊工艺试验,建立了填充金属Al含量与Fe-Al合金堆焊层中Al含量之间的对应关系,研究了Al含量对堆焊层裂纹倾向、显微组织、力学性能以及断裂特征的影响规律,确定了获得Fe3Al合金堆焊层所要求的焊丝中Al含量范围,为研制开发Fe3Al堆焊焊丝提供了依据。
- 柴国明史春元杨德新白玉亭
- 关键词:TIG堆焊FE3AL合金
- 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裂的组织研究被引量:2
- 1999年
- 对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裂的组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焊缝存在氧化物夹杂及不良组织形态,是接头的薄弱区域,经焊后热处理,焊缝组织难以改善,但接头硬度峰值明显削减,硬度分布趋于均匀.
- 丁成钢陈春焕史春元谢明杨德新许广德
- 关键词:闪光对焊氧化物夹杂接头组织钢轨
- WC-Co硬质合金与钢钨极氩弧焊焊接材料及生产工艺
- 一种WC-Co硬质合金与钢的钨极氩弧焊的焊接材料,是将重量百分比为Ni(35.00~55.00%)、C(0.60~0.61%)、Mn(2.60~2.62%)、Si(0.46~1.46%)、Ti(1.57%)、Fe(39....
- 杨德新赵秀娟
- 文献传递
- 塑性变形对氢在钢中扩散行为的影响
- 1999年
- 用阴极电解渗氢法研究了塑性变形对低碳钢中溶氢和逸氢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氢的溶解扩散系数比逸出扩散系数大,且随着塑性变形量的增大,溶氢时扩散系数增大,逸氢时的扩散系数减小.电解渗氢量大于逸氧量,使钢中存在不能扩散的残余氢,且随变形量的增加。
- 史春元于启湛杨德新
- 关键词:塑性变形低碳钢
- 纳米复合粉末制D707焊条被引量:9
- 2003年
- 以纳米的 W- Fe/C复合粉末为主要原料制备了 D70 7药皮堆焊焊条。纳米粉末焊条焊接时细熔滴过渡 ,引弧容易 ,电弧稳定性好 ,无焊接缺陷。对堆焊层的显微组织、化学成份、相组成、硬度分析结果表明 ,纳米焊条堆焊层的组织主要是块状的 η相。焊态硬度可达 6 2 HRC,回火后硬度可达 6 5 HRC。
- 赵秀娟杨德新陈春焕
- 关键词:纳米粉末Η相复合粉末堆焊
- 模拟异种钢接头蠕变力学特性的数值分析被引量:1
- 1994年
- 利用有限元数值模拟了高强匹配异种钢接头在弹性一蠕变条件下的应力/应变场,结果表明,接头的应力/应变分布不均匀,在焊缝界面上,应力和应变分别呈不连续和不协调分布特性,并随着接头各区蠕变强度差别的增大,其分布梯度增大,峰值应力/应变提高,因此,蠕变强度梯度大的高强焊缝和低强母材的界面是接头的薄弱部位。
- 史春元范英陈字刚杨德新乔务本田锡唐
- 关键词:异种金属接头蠕变强度有限元分析
- YG30硬质合金与45钢TIG焊接头组织及抗弯强度的研究被引量:13
- 2004年
- 选用Ni -Fe合金和Ni-Fe -C合金作为填充金属对YG3 0硬质合金与 45钢进行了TIG焊试验 ,运用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弯曲力学性能试验等方法对焊接接头的组织形态、物相及抗弯强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分布于YG3 0 /焊缝界面区域的 η相为M6C型的Fe3 W3 C ,η相的存在是焊接接头抗弯强度低下的原因。适当碳含量的Ni-Fe -C合金作为填充金属 ,能够提高焊接接头的抗弯强度。
- 王浩杨德新赵秀娟陈春焕王庆章赵晓辉
- 关键词:TIG焊45钢Η相NI-FE合金抗弯强度
- 钢轨闪光对焊接头断裂研究被引量:14
- 1999年
- 通过光镜和电镜对钢轨断口进行显微组织分析,并利用能谱分析鉴定了夹杂成分,深入研究了提速后钢轨闪光对焊接头的断裂原因。结果表明,钢轨接头的断裂是由闪光焊工艺缺陷引起的。断裂呈现疲劳特征,有多个裂纹源。
- 丁成钢陈春焕史春元杨德新
- 关键词:钢轨闪光对焊高速铁路焊接接头
- 异种钢接头沿界面蠕变脆断的力学控制参量被引量:32
- 1995年
- 沿焊缝界面发生的蠕变脆性断裂是异种钢接头早期失效的典型特征,本文利用有限元计算、高温密栅云纹和蠕变断裂试验方法,分析了铬-钼-钒系异种钢接头的蠕变应变分布特性,提出了临近界面低强母材侧的应力三轴度(σ_h/σ)是控制接头早期脆性断裂的主要力学控制参量的观点。
- 史春元田锡唐陈字刚杨德新
- 关键词:异种钢焊接接头蠕变脆性断裂
- 蠕变状态下高强匹配异种钢接头力学特性分析被引量:1
- 1995年
- 本文利用有限元计算了高强匹配异种钢接头在蠕变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场。计算结果表明,接头的应力应变呈不均匀分布特性。在焊缝界面区,应力应变分布梯度取决于焊缝和母材之间的蠕变强度比бcw/бcb,最高应力位于бch/бcl界面的高强焊缝侧,最高应变集中在бch/бcl界面的低强母材侧。增大焊缝宽厚比h/H可提高接头的蠕变抗力。
- 史春元田锡唐陈字刚杨德新范英
- 关键词:异种钢焊接接头蠕变应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