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华
- 作品数:16 被引量:186H指数:8
- 供职机构:北京林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哲学宗教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马克思主义与生态学:从政治经济学到政治生态学被引量:23
- 2009年
- 随着现代社会生态问题的日益严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不可持续性越来越清楚地暴露在人们面前。通过揭示该生产方式对自然环境的压迫与掠夺,20世纪的马克思主义者开始从政治经济学批判转向政治生态学批判。在此批判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不仅发展出生态马克思主义,同时也根据生态学的发展而对自身的某些观点予以调整,以准确反映人类社会的发展状况和趋势。
- 杨志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
- 从老子的'无为'分析'有为'的生态保护
- 生态保护是全世界共同的议题,然而十几年来收获甚微。老子的无为思想指出这是由于我们一直在用一种"有为"的方式保护自然,依赖科技和渗透着"有为"的语境是我们实现"无为&quo...
- 彭小凡杨志华
- 关键词:生态保护老子
- 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生态文明观——小约翰·B.科布访谈录被引量:20
- 2016年
- 生态文明至少有三个主要理论源泉,即生态马克思主义、传统中国文化以及基于过程思想的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同时,生态文明在主观方面还需要人们改变短浅目光和自私自利之心,因此要改变以美国为代表的现代教育制度。
- 小约翰.B.科布杨志华王治河
- 关键词:生态文明环境灾难
- 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及建设策略被引量:6
- 2012年
- 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整体性事业,它不仅要求提高生态系统活力、环境质量水平和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还要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生产生活方式。因此,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因素也非常多。基于全国各省面板数据的最新相关性分析显示,各省的协调发展能力和社会发展水平对生态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生态系统活力也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积极因素,而环境质量仍然不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要求。各省应准确掌握中国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关键影响因素,并制定恰当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
- 杨志华严耕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影响因素
-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六大类型及其策略被引量:11
- 2012年
- 对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进行量化评价,有利于准确把握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趋势及关键影响因素。最新量化评价结果显示,当前中国各省份的生态文明建设可归纳为六种基本类型,即均衡发展型、社会发达型、生态优势型、环境优势型、相对均衡型和低度均衡型。不同类型的省份均有各自的长处和短处,应采取相应不同的生态文明建设策略,提高生态文明建设的针对性。
- 杨志华严耕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
- 弘扬集体主义生态道德原则被引量:2
- 2020年
- 2019年底以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具体是怎样发生的,目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此次疫情提醒我们有很多值得反思的问题,其中,在对待野生动物方面,人类过去缺乏相关规范。关于野生动物保护、交易、食用等相关法律或道德,要么阙如,要么存在很多漏洞和不足。由此,人类往往会暴露于无心或有意作恶的危险面前,并终究受到"自然的报复"。
- 杨志华
- 关键词:野生动物保护生态道德集体主义疫情
- 2009年各省生态文明建设评价快报被引量:29
- 2010年
- 2009年9月,北京林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中心ECCI课题组经过近两年的艰苦探索,发布了中国首份综合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引起了社会广泛反响,有报道称,从此"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定量化时代"。此次发布的快报,不仅充分吸收了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对评价体系做了进一步的完善,更是在最新权威数据的基础上,把所评价的截止年份从2007年推进至2008年。对我国各地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实际状况进行科学的量化评价,是一项社会亟需的创造性工作,对推进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国土生态安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成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两型社会",都具有重要意义。本刊发表此文,意在引起社会各界的更多关注,为深化这一学术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开拓性研究略尽绵薄之力。
- 严耕杨志华林震刘洋吴明红黄军辉吴守蓉樊阳程张秀芹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快报科学发展观国土生态安全
- 高校开展生态文明教育是时代发展的新要求被引量:12
- 2010年
- 在全国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高校应适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加强绿色大学建设。绿色大学建设的关键,是要积极开展生态文明教育。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是指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为培养具有明确的生态文明观念和意识、丰富的生态文明知识、正确对待生态文明的态度、高度的生态文明建设热情和实用的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技能的新型人才而实施的教育。目前,我国高校的生态文明教育存在教育内容较为散乱、缺乏独立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等突出问题。因此,高校要在处理好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和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承接关系的基础上,从课程目标、结构、建设原则、组织实施等方面加强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
- 杨志华严耕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教育课程体系
- 低碳社会建设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内在统一性
- 2010年
- 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目的、内涵都是相通的.都是为了克服发展过程中碰到的资源、环境、生态问题.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重要内容都是发展新能源、新的生产生活方式、新的经济增长方式.从源头上做到节能减排。另外,低碳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都是城市.都必须因地制宜、扬长避短,都必须作为整体一盘棋来考虑。对低碳城市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有助于推进这些事业.但也都要符合中国国情。
- 杨志华
-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社会建设低碳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增长方式
- 生态现代化
- 2019年
- 一、生态现代化理论起源和代表“生态现代化”,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西方社会(西欧一些发达国家如德国、荷兰、英国等)反思并应对传统现代化(也叫“一次现代化”)带来的环境和生态危机而兴起的一种社会发展理论或环境政治学说,是直接针对早期环境社会学发展状况提出的。随后被一些西方发达国家作为环境政治实践新策略所采用,其经验研究逐渐拓展到芬兰、丹麦乃至整个欧洲、美国、加拿大以及东南亚等地。
- 杨志华李建波
- 关键词:生态现代化环境政治环境社会学西方社会生态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