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成凤

作品数:19 被引量:66H指数:4
供职机构: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能源与动力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航天支撑技术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2篇航空宇航科学...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12篇气膜
  • 11篇气膜冷却
  • 8篇传热
  • 7篇换热
  • 5篇数值模拟
  • 5篇值模拟
  • 4篇气膜冷却效率
  • 4篇前缘
  • 4篇强化传热
  • 4篇航天
  • 4篇航天推进
  • 3篇气膜孔
  • 3篇气膜冷却效果
  • 3篇流动传热
  • 3篇换热特性
  • 3篇航空
  • 3篇航天推进系统
  • 2篇预旋
  • 2篇预旋进气
  • 2篇扰流

机构

  • 19篇南京航空航天...

作者

  • 19篇杨成凤
  • 18篇张靖周
  • 7篇陈利强
  • 4篇吴世勋
  • 3篇杨卫华
  • 2篇谭晓茗
  • 2篇李伟

传媒

  • 5篇航空动力学报
  • 2篇工程热物理学...
  • 2篇2007年传...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推进技术
  • 1篇燃气涡轮试验...
  • 1篇2006中国...
  • 1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 1篇中国航空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3篇2008
  • 5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前缘突脊倾斜气膜冷却效果的实验被引量:7
2008年
为了研究前缘突脊结构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堵塞比的突脊模型,研究了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堵塞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圆柱型气膜孔相比,前缘突脊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前缘突脊在大吹风比下的作用更加明显;研究范围内存在最佳堵塞比。
杨成凤张靖周陈利强吴世勋
关键词:气膜冷却
前缘突脊倾斜气膜冷却效果的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前缘突脊结构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堵塞比的突脊模型,采用红外热像仪对壁面温度场进行了测量,研究了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堵塞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圆柱型气膜孔相比,前缘突脊的存在大大提高...
杨成凤张靖周陈利强吴世勋
关键词:气膜冷却
文献传递
梯形突片气膜冷却特性的实验被引量:2
2008年
为了研究突片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堵塞比的梯形突片,采用红外摄像仪对不同形状突片冷却结构的壁面温度场进行了测试,并对气膜冷却特性的影响规律进行了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突片的气膜冷却相比,突片的存在大大提高了气膜冷却效率和对流换热系数;冷却效率沿气流方向存在一个最佳吹风比值;对流换热系数在本实验范围内,堵塞比为0.214时气膜冷却对流换热系数最大.
陈利强杨卫华杨成凤张靖周
关键词:换热系数气膜冷却
扩展型面排孔气膜冷却的实验被引量:1
2008年
设计了三种型面的气膜孔扩展结构,研究了气膜冷却效率、壁面换热系数及流量系数随吹风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圆柱形气膜孔相比,有后向扩展型面的气膜孔具有相对较高的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流量系数略有降低.扩展型面的流向扩展角对冷却效率和换热系数的影响大于侧向扩展角的影响.侧向扩展角只在特定吹风比下才对提高气膜的侧向覆盖率、进而提高气膜冷却效率起作用,它使得位于二次流出流下游的低压区域范围增大,流量系数减小.
杨成凤张靖周陈利强吴世勋
关键词:气膜冷却换热系数
前缘凸脊倾斜气膜冷却效果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研究前缘凸脊结构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规律,设计3种不同堵塞比的凸脊模型,研究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堵塞比的变化规律,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再附区域的流场分布。研究结果表明,与典型的圆柱形气膜孔相比,前缘凸脊的存在可以使气膜冷却效率提高130%以上;前缘凸脊在大吹风比下的作用更加明显;堵塞比B为0.21时气膜冷却效率最高;数值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得较好;在特定范围内,吹风比的增大或凸脊堵塞比的增大有利于提高气膜再附区域的展向覆盖,进而提高气膜冷却效率。
杨成凤张靖周陈利强
关键词:气膜冷却效率
全覆盖气膜孔阵列方式对冷却特性的影响被引量:17
2010年
运用标准k-ε湍流模型对不同吹风比下正菱形、长菱形和超长菱形三种气膜孔阵列方式的多孔全覆盖气膜冷却的气膜出流流场特性、气膜绝热冷却效率和气膜综合冷却效率进行了数值模拟对比研究.结果表明:气膜孔阵列超长菱形排布是较优的排布方案,在该排布方式下,气膜出流向主流的穿透相对较弱,气膜沿展向的覆盖率也较高,因而气膜绝热冷却效率相对最高;气膜孔排布方式对气膜综合冷却效率的影响规律与气膜绝热冷却效率的基本一致,超长菱形排布仍然是较优的排布方案.
杨成凤张靖周杨卫华
关键词:流场
气膜孔内置扰动条作用下的射流-横流流场被引量:3
2009年
为改善气膜冷却效率,提出了在倾斜气膜孔前缘内置扰动条的结构。通过与典型的圆柱形气膜孔流场的对比研究,总结出内置扰动条对流场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射流-横流流场中,内置扰动条减小了射流向主流的穿透,使反向旋转涡对向壁面靠拢,穿透顶点下移;扰动条使下游反向涡对的强度增大;随着吹风比的增大,气膜孔下游同一位置处的流向涡强度增大,这一方面增加了主次流的相互掺混,另一方面也增大了流体沿展向的相互掺混。
杨成凤张靖周
关键词:射流流场
高旋转雷诺数下预旋进气转-静盘腔流动换热特性被引量:8
2006年
运用RNG k-ε湍流模型对高旋转雷诺数和预旋进口速度下,静盘外缘预旋进气、转盘外缘轴向出流模型的流动和换热过程进行了三维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了冷气流量Cw、旋转雷诺数R ee等参数对转盘对流换热系数和出流口温度分布的影响,并与垂直进气方式进行了对比。研究表明:预旋进气方式与垂直进气相比可降低涡轮叶片冷气入口总温;冷气流量增大以及旋转雷诺数增大均使得转盘平均换热增强;涡轮叶片入口温度随冷气流量增大而降低,随着旋转雷诺数的增大先升高后降低。
杨成凤张靖周
关键词:航空航天推进系统预旋传热
多级转-静盘腔内的流动换热特性研究
运用RNG κ-ε湍流模型对有轴向贯通流、外围屏上有径向出口的多级转静盘腔内的流动和换热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主要研究了冷气流量Cw、旋转雷诺数Reθ等参数对转盘迎风面对流换热系数及各个盘腔内流量分配、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
杨成凤张靖周
关键词:流动传热数值模拟
梯形突片气膜冷却效率的实验研究
为了研究突片对气膜冷却的影响规律,设计了3种不同堵塞比的梯形突片,采用红外摄像仪对不同形状突片冷却结构的壁面温度场进行了测试,研究了气膜冷却效率随吹风比、堵塞比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与无突片的气膜冷却相比,突片的存在...
陈利强杨卫华张靖周杨成凤
关键词:气膜冷却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