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髋关节
  • 2篇关节
  • 2篇X线摄影
  • 1篇低氧
  • 1篇低氧血
  • 1篇低氧血症
  • 1篇动脉
  • 1篇新型冠状病毒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成像
  • 1篇血症
  • 1篇用药
  • 1篇时间密度曲线
  • 1篇投照
  • 1篇投照技术
  • 1篇轻症
  • 1篇颌关节
  • 1篇颞颌
  • 1篇颞颌关节
  • 1篇下肢动脉

机构

  • 5篇南昌大学第一...

作者

  • 5篇杨文
  • 4篇曾献军
  • 3篇刘庭贵
  • 3篇汪小华
  • 3篇王军
  • 2篇肖香佐
  • 2篇杨德明
  • 2篇谭卫昌
  • 2篇龚洪翰
  • 1篇周福庆
  • 1篇潘德城

传媒

  • 1篇医疗装备
  • 1篇实用临床医学...
  • 1篇儿科药学杂志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0
  • 2篇2010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颞颌关节功能位投照方法的改良
2007年
刘庭贵曾献军王军杨文汪小华
关键词:X线投照技术颞颌关节功能位
1例轻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婴儿用药方案分析
2020年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是由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2(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感染导致的肺炎。潜伏期多为3~7 d,轻症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干咳,重症多表现为呼吸困难/低氧血症,甚至危及生命[1]。据指南[2-3]报道,儿童COVID-19病例症状相对较轻,但考虑到儿童用药的特殊性,临床对治疗方案和用药的选择必须慎重。本研究对1例轻症COVID-19婴儿治愈病例的药物治疗过程进行分析,旨在为相似病例的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焦守峰杨文潘德城
关键词:低氧血症新型冠状病毒儿童用药
髋关节水平侧位X线摄影改良摆位法
目的:探讨一种新X线摄影摆位方法,解决传统髋关节水平摄影对股骨颈、股骨头显示率偏低,操作复杂。方法:传统髋关节水平侧位:病人仰卧于摄影床上,被检测臀部抬高,I P板侧立于髂骨脊外上方,与身体
刘庭贵龚洪翰肖香佐曾献军汪小华杨文谭卫昌王军杨德明
文献传递
髋关节水平侧位X线摄影新摆位法探讨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一种新X线摄影摆位方法。方法 2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2组,每组100例。分别采用传统方法(传统组)和新摆位法(新摆位组)行髋关节水平侧位X线摄影。比较2组股骨头、股骨颈显示情况。结果新摆位组股骨头、股骨颈显示率(98.0%)显著高于传统组(7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摆位法行髋关节水平侧位X线摄影操作简单,患者痛苦少,对股骨头、股骨颈的显示率大大提高。
刘庭贵龚洪翰肖香佐曾献军汪小华杨文谭卫昌王军杨德明
关键词:X线摄影髋关节
三种触发扫描技术在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中的应用
2023年
目的比较经3种触发扫描技术得到的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CTA)图像质量,探讨最适合下肢动脉CTA的扫描方式。方法选取2021年1—9月医院收治的需行CTA检查的疑似下肢动脉疾病患者4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A、B、C组,每组15例。3组分别采用腹主动脉自动触发技术、腘动脉手动触发技术和腹主动脉手动触发技术,比较3组的延迟扫描时间和图像质量。结果A组的延迟扫描时间短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组的延迟扫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动脉血管的CT值、动脉分支评分、动脉清晰度评分这3个图像质量指标方面:B、C组的图像CT值及评分在多个下肢血管区域均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静脉干扰评分方面:B组的图像静脉干扰评分高于A、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主动脉手动触发技术能够兼顾患者的个体差异性,可操作性强,能够精准把握扫描时机,且受患者血管闭塞与钙化的影响较小,能够有效提高下肢动脉CTA的图像质量。
杨文周福庆曾献军
关键词:下肢动脉CT血管成像时间密度曲线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