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晓东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天津市肿瘤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前哨
  • 2篇前哨淋巴结
  • 2篇腺癌
  • 2篇淋巴
  • 2篇淋巴结
  • 1篇蛋白
  • 1篇蛋白表达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癌
  • 1篇乳头
  • 1篇乳头状
  • 1篇乳头状瘤
  • 1篇乳头状瘤病
  • 1篇乳腺癌前哨淋...
  • 1篇乳腺癌外科
  • 1篇乳腺肿
  • 1篇乳腺肿瘤

机构

  • 3篇天津医科大学
  • 1篇天津市肿瘤医...

作者

  • 3篇杨晓东
  • 3篇于泳
  • 2篇方志沂
  • 2篇刘君
  • 2篇张洁
  • 2篇刘耀林
  • 1篇吕阿娟
  • 1篇赵颖
  • 1篇牛昀
  • 1篇刘铁菊

传媒

  • 2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检测在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6
2001年
目的:通过对腋淋巴结阴性乳腺癌行前哨淋巴结(sentinel lymph node, SLN)活检,可推测全腋窝淋巴结受累状况。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再行连续切片检查,则能更准确查明微转移的有无,以更可靠地评价该项技术作为设计治疗方案依据的价值。方法:对本组52例采用染料法(1% Patent Blue V)检出SLN,并对阴性的SLN再行连续切片,检查有无常规病理检查未能发现的微转移。结果:52例中检出SLN 44例(84.6%),检出率与肿瘤部位(P<0.01)相关。常规病理检查见SLN(+)13例,SLN(-)31例,此31例中有“跳跃转移”2例。总诊断符合率95.5%,假阴性率13.3%。对31例阴性SLN行连续切片检测微转移,在无“跳跃转移”的29例中又检出3例阳性,假阴性率降至11.1%。结论:SLN活检对评估全腋淋巴结受累状态有一定价值,可作为选择术式及术后治疗方案的参考。本组常规病理检查假阴性率为13.3%,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相符,此为影响该项技术应用于临床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采用连续切片检出常规法难以发现的微转移,减少了假阴性。若再结合免疫组化及RT-PCR技术,将能进一步提高SLN勘测技术的可靠性。
刘君方志沂于泳赵颖刘耀林杨晓东张洁
关键词:乳腺癌前哨淋巴结微转移
前哨淋巴结检测在乳腺癌外科中应用价值的研究
方志沂刘君于泳杨晓东刘耀林张洁
该课题采用专利兰染料显示法检测118例临床腋淋巴结阴性的乳腺癌,检出SLN并与腋清扫的全腋淋巴结作病理检查对照分析,评估该项技术预测全腋淋巴结受累状态的准确性。对常规病理检查阴性的SLN再采用次连续切片和免疫组化法检测漏...
关键词:
关键词:前哨淋巴结乳腺肿瘤活检
乳腺轻、重度乳头状瘤病和导管内癌中p16蛋白表达的比较观察被引量:4
2002年
目的:探讨p16基因蛋白表达与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0例导管内癌、40例重度乳头状瘤病、40例轻度乳头状瘤病、2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1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p16基因蛋白在导管内癌组表达阳性率为40.0%,重度乳头状瘤病组为52.5%,轻度乳头状瘤病组为72.5%,正常乳腺组织为92.0%,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1.018,P<0.05;导管内癌组与重度乳头状瘤病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257,P>0.05;导管内癌组与重度乳头状瘤病组合并与轻度乳头状瘤病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7.424,P<0.05;p16基因蛋白表达强度在四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χ2=23.474,P<0.05。结论:p16基因蛋白表达异常在乳腺乳头状瘤病及导管内癌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可为乳头状瘤病变的临床治疗提供较有价值的依据。
刘铁菊牛昀于泳吕阿娟杨晓东
关键词:P16乳腺乳头状瘤病导管内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