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梨
- 作品数:5 被引量:12H指数:3
-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探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淋巴组织增殖性疾病(PTLD)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例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PTLD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过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2007年1月至2012年11月196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受者中有1例发生PTLD,发生率为0.5%。该例受者的临床表现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热、多处淋巴结肿大和肺部多发性结节病变等,淋巴结活检提示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停用免疫抑制剂2个月后体温恢复正常,肿大的淋巴结和肺部结节病变完全消失。结论PTL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具有独特的形态和临床特征。病因可能与EB病毒感染和免疫抑制有关,需经病理组织学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多样,减少免疫抑制剂用量可能是一种有效治疗措施。
- 唐晓琼刘林罗小华陈建斌杨梨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移植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
- 虚拟现实技术运用于临床见习教学的思考被引量:4
- 2021年
- 临床见习作为临床前阶段和临床实习阶段的衔接,对医学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传统临床见习教学模式改革势在必行。虚拟现实技术能突破时空限制,实现人的临场化,使教学更加生动、形象。该文阐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临床见习教学的应用情况,总结其优缺点,为探索高效完成教学任务,提高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提供一定的参考。
- 杨梨
- 关键词:虚拟现实技术临床见习教学教学模式
- 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3例报告并文献复习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总结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特点及诊治疗效。方法收集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内科收治的3例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结果 3例患者均为男性,均有高血压基础疾病,治疗均采用含地塞米松的方案化疗。1例随访21个月仍处于完全缓解状态,另2例经首次化疗均达到非常好的部分缓解状态。结论双克隆型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罕见,治疗多以全身化疗为主,部分还可联合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预后不详。
- 彭印印肖青王欣杨梨余成
-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免疫球蛋白
- 临床专业学位研究生血液科专科轮转多导师制的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为适应国家发展,我国从1998年开始探索临床医学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经过多年的实践取得了宝贵经验。专科轮转是临床研究生培养过程的重要环节,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单一导师制存在一定弊端,可能导致培养结果迥异化。通过摸索血液科专科轮转多导师制的培养方法,建立医技生三位一体的模式,弥补单一制不足,旨在充分调动研究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综合能力培养,从而提升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水平。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初步经验,得到师生的肯定,为今后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供了新思路。
- 罗红春吴忠均陈建斌张皑频吴婧袁飞李招权杨梨张红宾
- 关键词:血液科
- 脉冲式激素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疗效观察
- 2020年
- 目的探讨脉冲式激素给药的改良长春新碱+柔红霉素+左旋门冬酰胺酶+地塞米松(VDLP)方案治疗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1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83例成人初治ALL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诱导缓解治疗方案分为传统VDLP方案组(对照组,n=71)和改良VDLP方案组(观察组,n=12),对两组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完全缓解(CR)率分别为91.67%和83.1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粒细胞缺乏持续时间、继发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良VDLP方案治疗成人初治ALL可获得与传统VDLP方案相当的近期疗效,但骨髓抑制恢复更快、不良反应更小,值得进一步研究及临床推广应用。
- 魏莉罗小华张丽霞杨梨王欣肖青
- 关键词: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