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烨

作品数:6 被引量:10H指数:3
供职机构:清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篇化学工程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理学

主题

  • 6篇气固
  • 6篇气固两相
  • 6篇气固两相流
  • 6篇两相流
  • 4篇两相流动
  • 3篇悬浮床
  • 3篇数值模拟
  • 3篇气固两相流动
  • 3篇值模拟
  • 2篇烟气
  • 2篇烟气脱硫
  • 2篇气脱
  • 2篇脱硫
  • 2篇进气
  • 2篇进气结构
  • 2篇P
  • 1篇代数模型
  • 1篇数模
  • 1篇流动特性
  • 1篇内构件

机构

  • 6篇清华大学
  • 1篇西安热工研究...

作者

  • 6篇杨烨
  • 5篇李定凯
  • 5篇吕子安
  • 4篇王翠苹
  • 1篇王智微

传媒

  • 2篇中国工程热物...
  • 1篇热力发电
  • 1篇北京化工大学...
  • 1篇过程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03
  • 2篇2002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杨烨
关键词:悬浮床气固两相流
射流悬浮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
本文从多相流多流体模型、气相湍流k-ε模型与颗粒湍流k<,p>模型出发,对底部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得到了不同入口气速下各截面的颗粒相速度场、颗粒相脉动速度场的分布,结果与实验定性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
杨烨王翠苹李定凯吕子安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悬浮床
文献传递
射流悬浮床气固两相流动的数值模拟被引量:4
2003年
从多相流多流体模型、气相湍流k ε模型与颗粒湍流kp 模型出发 ,对底部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数值模拟 ,得到了不同入口气速下各截面的颗粒相速度场、颗粒相脉动速度场的分布 ,结果与实验定性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的结果表明 ,数值模拟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指导意义。数值结果与实测值间存在的差异则有待于进行直接三维流动模拟。
杨烨王翠苹李定凯吕子安
关键词:数值模拟气固两相流
k-ε-A_p两相湍流模型用于模拟悬浮床两相流动被引量:3
2003年
从气固流动的kεAp 模型出发 ,对底部向上射流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进行了数值模拟 ,得到了不同入口气速下各截面的颗粒相速度场和脉动速度场的分布 ,计算结果与实验定性一致。计算结果与实验值对比的结果表明 。
杨烨李定凯王智微吕子安
关键词:悬浮床两相流动气固两相流代数模型
方截面循环悬浮床内流动特性的试验研究
在方形截面的循环悬浮床冷态试验台架上,以空气为流化介质,平均粒径40μm的玻璃粉为循环物料,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探头,测量了不同轴向高度的截面上径向颗粒浓度分布.底部射流进气结构分别采用四管喷口、单管喷口,床顶气体出口下方...
王翠苹杨烨李定凯吕子安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光纤测量进气结构烟气脱硫
文献传递
循环悬浮床内气固两相流动优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在截面尺寸为400 mm400 mm的方形截面循环悬浮床冷态实验台架上,以空气为流化介质,平均粒径40 祄的玻璃粉为循环物料,采用双光路光纤密度探头,测量了颗粒浓度随床底部进气结构、顶部结构和内构件等几何结构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在改变表观气速和循环流率等操作参数的情况下测量了床内颗粒浓度的分布;根据部分测量结果分析了这些因素对边角处颗粒回流效应的影响. 结果表明,优化几何结构和选取合理的操作参数都可以提高烟气脱硫循环悬浮床内气固接触反应的脱硫效率.
王翠苹杨烨李定凯吕子安
关键词:气固两相流进气结构内构件烟气脱硫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