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燕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3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通市科技局社会发展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GPC-3和HIF-1α异常表达对肝癌诊断与预后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分析肝癌组织缺氧诱导因子(HIF)-1α和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GPC)-3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以自身配对法分别收集经手术切除的36份肝癌及癌周组织,以免疫组织化学法分析肝癌及癌周组织HIF-1α和GPC-3的表达及分布,探讨其临床意义。结果肝癌及癌周组织HIF-1α和GPC-3表达呈棕黄色,颗粒状。前者主要定位于胞浆中,中央静脉周围明显;后者定位于胞浆和细胞膜。癌组织HIF-1α表达阳性率为80.6%,明显低于癌旁的100.0%(P<0.01),与肿瘤大小相关,其强度与分化程度负相关,与HBV感染、肿瘤数目及AFP浓度均无关;癌组织GPC-3阳性率为80.6%,明显高于癌旁的41.7%(P<0.01),与分化程度、肿瘤数目、AFP和HBsAg阳性与否之间未见明显相关。结论肝癌组织HIF-1α和GPC-3的异常表达反映肝癌的生物学行为,可作为诊断肝癌和浸润转移的有用指标。
- 杨燕姚登福董志珍姚宁华邱历伟吴玮杨君伶
- 关键词:肝癌缺氧诱导因子-1Α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3
- 循环血单核细胞GPC-3mRNA和甲胎蛋白对肝癌诊断与转移监测的潜在价值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分析肝癌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中磷脂酰肌醇蛋白多糖(GPC)-3 mRNA表达及甲胎蛋白(AFP)对肝癌诊断与转移监测的价值。方法收集住院肝病患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制备总RNA,经逆转录合成GPC-3cDNA,以荧光定量PCR扩增并分析其对肝癌诊断与转移监测的价值。结果外周血单核细胞中GPC-3 mRNA阳性仅见肝癌患者,55例肝癌患者中39例阳性(70.9%);肝硬化、肝炎、转移性肝癌、非肝肿瘤患者及正常对照组中未检出阳性(χ2=26.773,P<0.001)。外周血单核细胞GPC-3 mRNA阳性表达与HBsAg阳性(χ2=14.601,P<0.001)、肝癌的TNM分期(χ2=15.252,P<0.001)、门静脉癌栓(χ2=45.658,P<0.001)及伴肝外转移显著相关(χ2=22.273,P<0.001),与瘤体直径、数目、AFP浓度及分化程度间无明显相关;与血AFP可互补诊断,提高肝癌诊断阳性率(90.9%)。结论循环血单核细胞GPC-3 mRNA分析,有助于肝癌诊断和肝外转移监测,对AFP阴性肝癌具互补诊断价值。
- 姚敏杨燕姚登福卞银珠蔚丹丹严晓娣陈洁
- 关键词:甲胎蛋白类
- 分子标志物监测肝细胞恶性转化及肝癌早期诊断被引量:6
- 2017年
- 如何监测肝细胞的恶性转化或早期诊断原发性肝细胞癌(PHC)仍是医学界的难题。常规的血清甲胎蛋白水平及B超检查,对小肝癌诊断价值有限,然而PHC的有效治疗取决于早期诊断。近来发现的PHC相关通路关键信号分子、癌胚型蛋白和非编码RNA等分子标志物,有助于监测肝细胞恶性转化及肝癌的早期诊断。现综述监测肝细胞恶性转化及肝癌早期诊断有价值的分子标志物。
- 杨燕姚敏方淼郑文杰董志珍姚登福
- 关键词:肝细胞分子标志物恶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