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群培

作品数:16 被引量:100H指数:6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卫生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细胞
  • 9篇淋巴
  • 8篇淋巴瘤
  • 7篇细胞淋巴瘤
  • 6篇增生
  • 6篇病理
  • 5篇增生症
  • 5篇细胞增生
  • 4篇肿瘤
  • 4篇组织细胞
  • 4篇细胞增生症
  • 4篇临床病理
  • 4篇免疫
  • 4篇免疫表型
  • 4篇免疫表型分型
  • 4篇T细胞
  • 4篇T细胞淋巴瘤
  • 4篇表型
  • 3篇性疾病
  • 3篇组织细胞增生...

机构

  • 14篇四川大学华西...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 2篇华西医科大学
  • 2篇牡丹江医学院
  • 1篇贵阳医学院附...
  • 1篇内江市第一人...
  • 1篇徐州医学院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成都医学院第...
  • 1篇绵阳市中心医...

作者

  • 16篇杨群培
  • 14篇刘卫平
  • 6篇王威亚
  • 5篇唐源
  • 5篇赵莎
  • 5篇于建渤
  • 4篇廖殿英
  • 4篇左卓
  • 4篇高立敏
  • 3篇张文燕
  • 3篇毕成峰
  • 3篇许霞
  • 2篇张迎春
  • 2篇刘艳梅
  • 2篇王晓卿
  • 2篇林莉
  • 2篇闵敏
  • 1篇李珀
  • 1篇黄蓉飞
  • 1篇叶云霞

传媒

  • 9篇中华病理学杂...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中华放射学杂...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中国肺癌杂志
  • 1篇西部医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病...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6
  • 1篇2015
  • 4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3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6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58例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被引量:20
2013年
目的观察睾丸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LBCL)的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特点,探讨其病理诊断及预后。方法对58例睾丸DLBCL进行回顾性临床病理研究,包括形态学复习、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法)染色、EB病毒编码小RNA(EBER)1/2原位杂交以及预后相关因素分析。结果58例睾丸DLBCL患者平均年龄62.1岁,中位年龄65岁。多数病程较短,51例(87.9%)就诊时处于临床I~Ⅱ期;48例(82.8%)为单侧睾丸受累。12例(20.7%)伴同侧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少有其他器官累及。52例(89.7%)病理形态学表现为中心母细胞样细胞在睾丸间质内弥漫性浸润,并浸润曲细精管。睾丸白膜受侵、血管浸润分别见于14例(24.1%)和10例(17.2%)。Hans分型以非生发中心B细胞型为主(48/58,82.8%)。缺乏EB病毒感染。所有病例行病变睾丸切除,35例(60.3%)接受了术后化疗和(或)放疗。随访率为82.8%(48/58),其中28例(58.3%)患者死亡;1、3、5年总体生存率分别为55.7%、31.6%和27.6%。年龄〉60岁、B症状、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升高、高临床分期及未接受术后联合治疗者预后差。结论睾丸DLBCL确诊时以局部病变为主,低临床分期,有一定的病理形态学特征,多为非生发中心型DLBCL,预后不良;术后联合化疗可延长患者的生存期。
杨志蓉毕成峰张文燕杨群培刘卫平
关键词:睾丸肿瘤免疫表型分型
系统性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1
2011年
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是一种朗格汉斯细胞的克隆性、肿瘤性增生性疾病,其肿瘤细胞表达CDla、Langerin和S-100蛋白,电镜下可见特征性的Birbeck小体。根据病变部位及范围,临床上分为三型:(1)单系统、单病灶(嗜酸性肉芽肿,EG);(2)单系统、多病灶(Hand-Schuller-Christian病);(3)多系统、多病灶(Letterer-Siwe病)。系统性LCH以同时或先后有多器官、组织受累为特征,常累及骨,并有淋巴结、肝脾肿大、出血和贫血等表现。
许霞刘卫平杨群培赵莎王威亚廖殿英王晓卿林莉闵敏
关键词: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病理分析S-100蛋白肿瘤细胞表达嗜酸性肉芽肿增生性疾病
鼻的结外Rosai—Dorfman病十例临床病理观察及文献复习被引量:7
2012年
Rosai—Dorfman病(RDD)是少见的良性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患者常以无痛性淋巴结肿大为主要症状。该疾病在亚洲地区发病率较低,且鼻的结外RDD组织学表现随病程进展变异性增大,故易误诊或漏诊。我们对10例鼻的结外RDD病例回顾性研究,讨论其病理诊断与鉴别诊断。
刘艳梅杨群培高立敏于建渤廖殿英彭礼清刘清松杨文秀李珀刘卫平
关键词:文献复习病理观察结外组织细胞增生性疾病地区发病率
阿霉素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SNK-6细胞株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耐受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2013年
目的探讨阿霉素对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SNK-6细胞株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TRAIL)耐受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以不同浓度的阿霉素单独或与TRAIL联合作用于SNK-6细胞,采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生长情况。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SNK-6细胞的凋亡情况和TRAIL受体的表达情况。结果100和1000ng/ml阿霉素单独处理SNK-6细胞24h时,SNK-6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80.9±7.2)%和(53.7±2.8)%,与联合TRAI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64.9±1.1)%和(34.0±3.9)%,P〈0.05]。100和1000ng/ml阿霉素单独处理SNK-6细胞48h时,SNK-6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69.9±6.1)%和(31.1±1.9)%,与联合TRAIL组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37.5±6.4)%和(15.0±1.8)%,P〈0.05]。经100和1000ng/ml阿霉素单独处理48h后,SNK-6细胞的早期凋亡率分别为(14.8±0.6)%和(30.8±1.5)%,与联合TRAIL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28.7±0.6)%和(46.6±2.8)%,P〈0.05]。经100ng/ml阿霉素处理24h后,SHK-6细胞表面TRAIL死亡受体和欺骗受体的表达明显增加。结论阿霉素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SNK6细胞对TRAIL的耐受,但需要较大剂量的TRAIL才能起作用,这可能与阿霉素同时诱导了TRAIL死亡受体和欺骗受体表达上调有关。
张迎春杨群培唐源王威亚于建渤刘卫平
关键词:T细胞淋巴瘤阿霉素肿瘤坏死因子相关凋亡诱导配体
淋巴结空芯针穿刺活检对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意义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 探讨淋巴结空芯针穿刺活检(CNB)对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的诊断意义.方法收集并分析2009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1013例淋巴结CNB诊断淋巴组织增生性疾病病例的年度分布、疾病构成、患者的临床信息、样本大体检查、组织学特征、辅助检测应用情况、多次活检结果.结果 (1)淋巴结CNB样本占同期总活检样本病例的比例由0.2%(2009年)递增至0.8%(2015年).(2)包括淋巴瘤471例、不典型淋巴增生(ALH)12例、疑似淋巴瘤136例、良性病变372例、描述性诊断22例.(3)淋巴造血组织肿瘤患者以〈20岁的青少年儿童和〉60岁的老人居多.53.1%(538/1013)样本组织条数≥4条,40.5%(410/1013)样本总长度〉2 cm.(4)104例既往手术切除活检后行淋巴结CNB,包括45例癌的引流区淋巴结 CNB均未见癌转移;32例淋巴瘤以CNB为疗效观察;4例疑似淋巴瘤、1例ALH、22例良性病变行CNB后分别有1例、1例和3例为淋巴瘤.(5)217例淋巴结CNB后再行CNB(70例)或手术切除活检(147例)诊断淋巴瘤,包括78.5%(73/93)疑似淋巴瘤、5/7 ALH和32.3%(20/62)良性病变.结论 淋巴结CNB有一定的临床应用指征.对淋巴增生性疾病诊断的应用价值相对局限.CNB诊断为疑似淋巴瘤和ALH需再次活检,良性病变者不排除再次活检.
黄蓉飞张文燕刘卫平赵莎叶云霞孙虹高立敏王健超杨群培
关键词:淋巴瘤淋巴结穿刺术
自然杀伤细胞相关受体CD16在结外鼻型自然杀伤细胞/T细胞淋巴瘤中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分析结外鼻型自然杀伤(NK)细胞/T细胞淋巴瘤(ENKTCL-N)临床病理特点,探讨NK细胞表面受体在ENKTCL.N中的表达及其与ENKTCL-N预后的关系,并建立预后模型。方法对126例ENKTCL-N进行临床资料收集、组织病理学观察及随访,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或EliVision法检测CD16、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和淋巴细胞功能相关抗原(LFA)-1的表达,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CD94、NKG2和KIR受体家族的表达,统计分析临床特征和组织病理学特征,以及上述标记的表达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患者年龄6-84岁,中位年龄41岁,男女比为3.2:1。病变部位以鼻部(101例)多见,鼻外(25例)累及部位主要是消化道和皮肤,仅6例累及2个或以上结外部位,86.5%(109/126)的患者就诊时处于临床I/Ⅱ期。肿瘤细胞以中等大小细胞型多见,大细胞型者占9.5%(12/126)。CD56、CD16、CD94、LFA-1和ICAM-1的表达率分别为82.6%(95/115)、15.1%(19/126)、55.4%(41/74)、40.5%(51/126)和0,NKG2受体总体表达率为90.5%(67/74),NKG2受体可单独表达于肿瘤细胞表面。KIR受体家族总体表达率为33.8%(25/74),检出KIR受体的病例中有20.8%(5/24)未出现限制性表达现象。126例患者平均生存时间20.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15个月。对其临床表现、组织病理学形态和细胞表面抗原等方面的多种因素进行了比较,发现包括性别、年龄、部位、累及结外2个或以上部位、临床分期、CD16表达、CD94表达和LFA-1表达在内的8个因素与预后相关,其中年龄、累及部位、临床分期、CD16表达情况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根据年龄、累及部位、临床分期、CD16表达情况4个因素构建预后模型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估ENKTCL-N的预后。鼻NK/T细胞淋巴瘤和鼻外NK/T细胞淋巴瘤�
左卓杨群培唐源赵莎于建渤刘艳梅高立敏刘卫平
关键词:免疫表型分型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预后
160例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患者临床特征分析被引量:21
2015年
目的 观察成人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患者的临床特征,以提高其早期诊断与治疗水平.方法 对1992年1月至2013年12月间年龄≥18岁的160例LCH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患者中男110例,女50例(男、女比例为2.2∶1),中位年龄33(18~73)岁.160例患者共有222个病变部位,包括骨骼172处(77.5%),淋巴结13处(5.8%),口腔8处(3.6%),皮肤及肝脏各5处(2.2%),眼眶及肺各4处(1.8%),胸锁关节3处(1.4%),消化道、耳及甲状腺各2处(0.9%),肾上腺及舌下腺各1处(0.5%).1个脏器受累150例(93.8%),2个以上脏器受累10例(6.2%).外院临床误诊77例(48.1%),其中骨肿瘤(包括骨巨细胞瘤、纤维结构不良、软骨母细胞瘤、骨母细胞瘤及骨肉瘤)28例,骨结核13例,脑膜瘤9例,骨囊肿、慢性骨髓炎及尿崩症各5例,皮肤病及恶性淋巴瘤各4例,皮肤慢性溃疡、慢性中耳炎、肺癌及口腔癌各1例.结论 成人LCH患者以男性居多,以单系统病灶占绝对优势,多发生于骨骼系统.成人LCH临床表现多样化,易于延误诊断.
许霞聂秀熊文潘华雄王威亚杨群培廖殿英刘卫平
关键词:成年人误诊
骨孤立性浆细胞瘤的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骨孤立性浆细胞瘤(SPB)的临床病理特征,了解免疫表型在SPB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意义和作用。方法收集1990—2008年21例SPB的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或EJiVision法)检测17种抗原的表达情况,并用半套式PCR技术,以免疫球蛋白重链通用型引物,以及BIOMED一2系统引物IgK和IgL进行免疫球蛋白基因重排检测。结果21例SPB患者年龄36~72岁,中位年龄50岁。主要病变部位为中轴骨骼(14例,66.7%),其次为四肢骨骼(7例,33.3%)。5例有血清Ig升高,其中3例为IgA型,2例为IgG型。临床表现与肿瘤部位有关,有局部疼痛、脊神经压迫征和病理性骨折等。所有病例均表现为局部孤立性占位病变伴骨质破坏。组织学分级:21例中Ⅰ、Ⅱ和Ⅲ级者分别为12例(57.1%)、5例(23.8%)和4例(19.0%)。免疫表型:所有病例之瘤细胞均表达两种及以上浆细胞抗原,如CD138、CD38和浆细胞抗体;均不表达CD19和CD20,CD79a表达率为23.8%(5/21)。CD56、CD27和CD44v6的表达率分别为57.1%(12/21)、15.0%(3/20)和23.8%(5/21)。21例SPB中12例(57.1%)检出IgH基因克隆性重排。12例(57.1%)有随访,7例死亡,5例存活;其中3例发展为多发性骨髓瘤并已死亡。结论SPB以骨的孤立性占位伴疼痛为其临床特征,诊断需排除多发性骨髓瘤髓外浸润之可能。免疫表型及Ig基因重排检测在该肿瘤的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左卓刘卫平唐源毕成峰王晓卿张文燕杨群培邹立群
关键词:骨肿瘤浆细胞瘤基因重排
小细胞性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病理形态和免疫表型分析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探讨小细胞性非特指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NOS)的临床病理与免疫表型及其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对5例小细胞性PTCL,NOS进行临床病理回顾性研究和随访,免疫表型检测(SP和EnVision法),以及EBER原位杂交和T细胞受体(TCR)基因重排分析。结果5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52.6岁。中位病程1个月。5例中3例为临床Ⅳ期,2例为临床Ⅲ期。4例有全身浅表淋巴结及脾脏肿大,1例有肝肿大。2例有浆膜腔积液。行骨髓检查的4例中,3例有肿瘤累及。1例有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淋巴细胞分类计数升高。主要病理改变为淋巴结结构的破坏和单一形态的小淋巴细胞弥漫性浸润,4例可见少数大的异形细胞散在分布,2例见小血管增生现象。5例之肿瘤细胞均表达两种以上T细胞分化抗原和CD43,表达CD99(3/4),均不表达CD20、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CD56和粒酶B。Ki-67指数为5%~15%。4例行TCR基因重排分析,均存在TCRγ基因克隆性重排,1例检出TCRβ基因克隆性重排。EBER原位杂交检测均为阴性。获得3例随访资料,且患者均死亡,平均生存时间21.7个月。结论小细胞性PTCL,NOS少见,呈高临床分期,预后差,组织形态表现为惰性淋巴瘤。
李亚林刘卫平唐源赵莎左卓杨永红杨群培罗添友
关键词:淋巴瘤外周淋巴瘤小细胞免疫表型分型
人-猪链球菌感染:四例尸体解剖观察及文献复习
2005年6月下旬至8月间在四川省部分地区发生暴发性人-猪链球菌感染,据卫生部和农业部在2005年8月20日联合发布的关于四川省人-猪链球菌病疫情评估报告先后有204人患病,死亡38人。病例分布在资阳、内江、成都等 12...
郭立新姜勇刘卫平李甘地杨群培白艳琼李世辉吴涛石杨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