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颖
-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2
-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吉林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 特发性肺纤维化治疗的研究进展被引量:7
- 2015年
-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IPF)是一类好发于中老年人的慢性疾病,具有病情进展快、预后不良等特点,随诊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加剧,生活环境的不断恶化,致使罹患IPF的患者不断增加,而关注与该疾病的治疗文献,相对不足。本文根据现有文献,作一篇关于IPF治疗的综述,为IPF的治疗提供一点思路。1概述IPF是一种弥漫性间质性肺病(ILD),也称为隐源性致纤维化性肺泡炎(CFA),
- 杨颖华树成白晓雪刘晗
- 关键词: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抗氧化治疗
- 大气细颗粒物污染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关系研究被引量:13
- 2015年
- 目的明确大气细颗粒物(PM 2.5)污染与慢性阻塞肺疾病(慢阻肺)患者气道炎症及其氧化应激的关系。方法选择2013年8—9月在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内科确诊为慢阻肺的78例患者(市区组41例,市郊组37例)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时期体检中心体健健康者28名为对照组。对所有受试者行肺功能、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血清丙二醛(MDA)含量等进行3个月的监测,并收集长春地区同期各监测点PM 2.5实时监控数据。结果 PM 2.5水平与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呈负相关,其中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和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百分比均呈负相关(r为-0.425和-0.815,P<0.05);与慢阻肺患者SOD、MDA含量呈正相关(r为0.539和0.498,P<0.05)。结论环境PM 2.5污染会影响慢阻肺患者的肺功能,并加重慢阻肺患者的气道炎症和氧化应激反应。
- 杨颖华树成李丹周丽婷赵丹
- 关键词:PM慢性阻塞肺疾病气道炎症氧化应激
- 缺血后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蛋白酶体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酶体活性及氧化性蛋白质损伤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istar大鼠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后处理组,每组按照再灌注时间进一步分为12 h恢复组,24 h恢复组,48 h恢复组及72 h恢复组。缺血后处理为在脑缺血结束后给予三个循环的30 s缺血和30 s再灌注处理。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用Succinyl-LLVY-AMC作为底物检测蛋白酶体的活性变化;差速离心结合蛋白印迹分析蛋白酶体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 HE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酶活性检测,缺血后处理使得蛋白酶体的活性显著提高;蛋白印迹分析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提高了蛋白酶表达。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改善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酶体的活性,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
- 杨颖王光明徐宁葛鹏飞罗毅男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脑缺血再灌注
- 普通哮喘与难治性哮喘的临床特征与痰细胞学分类
- 目的 对比难治性哮喘与普通哮喘患者的临床特点以及经痰诱导后的细胞学分类;方法 随机选择2013年1月至12月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呼吸科门诊和住院治疗过的难治性哮喘25例,普通哮喘25例,记录临床资料,并行肺功能测定、痰诱...
- 杨颖华树成
- 缺血后处理对大鼠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的影响
- 2012年
- 目的探讨缺血后处理对短暂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蛋白伴侣的影响。方法采用大鼠全脑缺血模型。Wistar大鼠分为缺血组及缺血后处理组,每组按照再灌注时间进一步分为12 h恢复组、24 h恢复组、48 h恢复组及72 h恢复组。采用HE染色光镜观察脑缺血后神经元死亡;差速离心结合蛋白印迹分析短暂脑缺血后蛋白伴侣hsp70和hsp40在细胞内数量的变化。结果 HE染色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降低了脑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蛋白印迹分析显示,缺血后处理显著提高了hsp70的表达,同时还降低了缺血再灌注所致的hsp40的减少。结论缺血后处理能够显著减少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内hsp70和hsp40的含量,进而抑制蛋白聚集物的形成,降低了缺血再灌注后海马CA1区神经元死亡。
- 李光民葛鹏飞孟繁凯杨颖王光明罗毅男
- 关键词:缺血后处理脑缺血再灌注
- 白三烯受体调节剂在老年哮喘患者治疗中的作用
- 目的 物不良反应;结论白三烯受体调节剂是一类哮喘治疗中较为安全而有效的药物,有望联合其他药物在老年性哮喘的治疗中发挥其独特优势.
- 杨颖华树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