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伟华
- 作品数:22 被引量:59H指数:5
- 供职机构: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州市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更多>>
- 重度烧伤病人深静脉导管相关性细菌定植分析
- 目的分析重症烧伤病人发生深静脉导管细菌定植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我科2005年1月~2007年4月重症烧伤病人行深静脉置管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导管相关性细菌定植(CAC)的发生率。结果重度烧伤病人深静脉导管相关...
- 李孝建张琰霍丽贞张志林伟华钟晓雯张涛
- 文献传递
- 我国商业性房地产融资模式研究——以恒大地产为例
- 房地产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但是融资问题是我国房地产企业当前面临的重要难题。作为典型的资金密集型行业,房地产企业具有资金投入大、回收周期长等特点,仅靠企业的内部资金远远无法满足企业...
- 林伟华
- 关键词:资本结构融资模式恒大地产
- 文献传递
- 网状皮片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 2006年
- 目的探讨网状皮片移植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方法118例大面积重烧伤患休克期后的第1次四肢切削痂手术,随机分为两组:A组(61例)应用网状皮片的移植;B组(57例)应用大张中厚皮与邮票皮片混植加用异体覆盖术。结果(1)手术时间:A组手术时间为(4.1±1.2)h,B组手术时间(6.2±1.9)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手术参加人员次数:A组每例参加手术人数为(5±1)人,B组每例参加手术人数为(9±1)人(P<0.01);(3)植皮成活率:A组为99.6%,B组为92.1%(P<0.05);皮下积血率:A组为0.2%,B组为6.3%(P<0.01);残创发生率:A组为1.2%,B组为8.4%(P<0.05);(4)两组术中及术后48 h内输液量和输血量比较:第1个24 h输液总量A组为(11.4±1.2)L,B组为(11.2±2.3)L(P>0.05);输血量A组为(2.4±1.0)L,B组为(2.4±1.1)L(P>0.05);第2个24 h输液总量A组为(8.9±1.4)L,B组为(9.2±1.5)L(P>0.05);输血量A组为(1.8±0.6)L,B组为(2.0±0.8)L(P>0.05);(5)远期观察疤痕增生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在烧伤早期手术中网状皮片能缩短手术时间,避免过长时间加重患者的痛苦,并能提高皮片成活率,减少皮下积血,节约手术人员的配备,明显提高效率。
- 刘志勇李叶扬林伟华
- 关键词:烧伤网状皮片植皮
-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对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的效果评价被引量:4
- 2006年
- 目的 观察外用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recombinant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rhEGF)对促进脱细胞异体真皮自体表皮复合移植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2003年6月~2005年6月应用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构成的复合皮修复切除瘢痕后的创面36例,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8例:治疗组术中用rhEGF冲洗创面及皮片,术后用rhEGF湿敷于创面。对照组单用油纱布覆盖创面,每两天换药1次至创面愈合。观察复合移植皮片的成活及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复合移植皮片愈合速度较对照组加快,复合移植皮片全部成活。20例获5个月~2年随访,移植皮片柔软光滑,无明显瘢痕增生,功能活动改善。治疗过程未见毒副作用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 外用rhEGF可以促进脱细胞异体真皮与自体表皮复合移植愈合速度,提高愈合质量,安全可靠。
- 矫立仁林伟华钟穗航梁珉李叶扬
- 关键词:表皮生长因子脱细胞异体真皮
- 重度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分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分析重症烧伤患者发生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的原因并探讨其防治措施。方法收集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烧伤整形科2005年1月至2007年4月重症烧伤患者行中心静脉置管的相关临床资料,对比导管细菌定植(CAC)的发生率。结果重度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发生率为55.56%,明显高于文献报道的其他危重患者的发生率26.3%。不同置管部位,是否经过创面以及置管时间是否大于两周的导管细菌定植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烧伤患者中心静脉导管细菌定植的高发生率与创面感染不易控制、导管留置部位多在股静脉、导管经创面留置、留置时间过长等因素有关。多方面的干预才能减少导管相关性感染(CRI)的危险性。
- 张琰李孝建霍丽贞张志林伟华钟晓旻张涛
- 关键词:中心静脉置管细菌定植重度烧伤
- QLT0267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对人皮肤成纤维细胞生物学特征的影响被引量:4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的QLT0267抑制整合素连接激酶(ILK)的活性对成纤维细胞(Fb)生物学特征的影响。方法收集整形手术后剩余的皮肤标本,采用机械法加酶消化法分离培养Fb,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5 nM组、10 nM组、20 nM组、30 nM组、DMSO组,其中空白对照组常规培养不做任何处理,5 nM组、10 nM组、20 nM组、30 nM组按培养基中QLT0267浓度分别为5、10、20、30 nmol/L加入QLT0267溶液[二甲基亚酮(DMSO)为溶剂],DMSO组加入与30 nM组中QLT0267溶液同体积的DMSO,分组处理12、24、48、72 h后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CellTiter试剂盒检测分组处理24、48、72 h后各组Fb的增殖情况,并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计算增殖抑制率;在48 h时间点,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细胞凋亡情况以及Western Blot法观察Fb表达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总蛋白激酶B(tAKT)蛋白的变化。对数据进行LDS-t检验和重复测量设计方差分析检验。结果经浓度大于10 nmol/L的ILK特异性抑制剂作用下,Fb膨胀,细胞核固缩或破碎,并出现细胞凋亡,随QLT0267浓度的增高和刺激时间的延长,细胞形态的改变更加明显。CellTiter试剂盒检测结果显示10 nmol/L以上的QLT0267能明显抑制Fb的增殖,且随着QLT0267浓度的增高和刺激时间的延长,增殖抑制率也升高(F处理组=94.242,P<0.05;F时间=240.490,P<0.05;F处理与时间=11.551,P<0.05)。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10 nmol/L以上的ILK特异性抑制剂能诱导Fb凋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在各组tAKT的表达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的前提下,不同浓度QLT0267组pAKT的表达比空白对照组低,并随着QLT0267浓度的上升而pAKT蛋白生成下降(P<0.05)。结论 10 nmol/L浓度以上ILK特异性抑制剂QLT0267能刺激Fb发生形态改变,抑制细胞增殖和促进细胞凋亡。推测ILK可能通过影响Fb中pAKT的生成参与创面愈合过程的调控。
- 梁振文李叶扬林伟华李罡孙敬恩王仁坤王晓红
- 关键词:伤口愈合成纤维细胞整合素连接激酶
- 胶原敷料治疗烧伤创面愈合后色素沉着被引量:11
- 2006年
- 目的探讨烧伤创面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应用胶原敷料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烧伤创面愈合后遗留色素沉着的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各50例。观察组的患者采用广州创尔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的胶原敷料。而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膏作对照治疗。结果采用胶原敷料的观察组有效例数44例,有效率为88%,对照组有效例数为8例,有效率为1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胶原敷料对于烧伤创面愈合后遗留的早期色素沉着,有一定的治疗效果;对颜面部的色素沉着,效果尤为明显。
- 李叶扬刘志勇林伟华荣新洲黄冬晶黄开根
- 关键词:色素沉着烧伤创面
- 严重烧伤后深静脉导管相关感染并发颅内多发性脓肿一例被引量:2
- 2008年
- 患者男,36岁,火焰烧伤后3h入院。患者意识清楚,体温36.1℃,脉搏96次/min,呼吸22次/min,烧伤创面分布于头、面、颈、躯干及四肢,创面基底大部分呈黄白色。烧伤总面积35%,其中浅Ⅱ度15%、深Ⅱ度20%TBSA。
- 李孝建霍丽贞钟晓雯林伟华张涛
- 关键词:导管相关感染烧伤后多发性脓肿颅内并发TBSA
- 胶原酶软膏对烧伤创面的临床应用研究
- 深Ⅱ度烧伤创面热力的损伤累及到真皮的深层,目前的治疗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让其自然溶痂,等坏死组织脱落后,位于真皮深层的残存皮肤附件,如毛囊、汗腺和皮脂腺向上生成皮岛,并逐渐蔓延进而覆盖创面,这种愈合过程需时较长、容易并发...
- 李叶扬刘志勇林伟华梁岷
- 关键词:烧伤创面胶原酶创面感染
- 文献传递
- 整合素连接激酶对瘢痕成纤维细胞增殖分化影响及机理研究
- 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ed kinase, ILK)是一种胞内的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参与整合素介导的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调节多种蛋白激酶的磷酸化及多种信号通路。国内外对ILK的研究领域主要...
- 林伟华
- 关键词:整合素连接激酶增生性瘢痕成纤维细胞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生长因子Β1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