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胡子鲶
  • 5篇革胡
  • 4篇胡子鲇
  • 4篇革胡子鲇
  • 4篇斑点胡子鲶
  • 3篇杂交子一代
  • 3篇胚胎
  • 3篇子一代
  • 2篇养殖
  • 2篇鱼类
  • 2篇胚胎发育
  • 2篇F
  • 1篇淡水
  • 1篇形态学
  • 1篇盐度
  • 1篇养殖技术
  • 1篇养殖技术研究
  • 1篇养殖鱼
  • 1篇养殖鱼类
  • 1篇营养

机构

  • 9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广州师范学院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9篇林国光
  • 9篇罗建仁
  • 9篇邬国民
  • 5篇陈焜慈
  • 3篇胡红
  • 3篇李大疆
  • 3篇李恒颂
  • 3篇冼炽彬
  • 2篇马进
  • 1篇钟海浪
  • 1篇潘坤清
  • 1篇罗俊烈
  • 1篇陈慈
  • 1篇王正询
  • 1篇林兆平
  • 1篇胡隐昌

传媒

  • 2篇中国水产科学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淡水渔业
  • 1篇Zoolog...
  • 1篇水生生物学报
  • 1篇水产科技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4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4
  • 1篇1991
  • 2篇1990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斑点胡子鲶的胚胎和仔鱼发育观察被引量:3
1994年
斑点胡子鲶胚胎和仔鱼发育分化的次序与同属的胡子鲶相似,但胚胎发育速度较快。在水温25-27℃范围内,从受精到孵化出膜的时间约为26小时。出膜仔鱼4天后卵黄囊被吸收耗尽,并在此前1天开始摄饵;经12天左右初步完成器官分化发育,总长达1.6-1.8厘米,具有成鱼的基本外观。
罗建仁邬国民陈焜慈林国光胡红
关键词:斑点胡子鲶胚胎仔鱼发育
斑点胡子鲶的营养分析
1991年
斑点胡子鲶(Clarias macrocephalus)又称大头胡子鲶,是泰国的主要养殖鱼类之一,它可以在水外或含氧极低的水体中长时间生存,也能生活于咸淡水中,而且产量极高(6厘米的鱼种经五个月养殖,产量高达107500公斤/公顷)。1982年7月,我所从泰国引进斑点胡子鲶,
林国光邬国民罗建仁陈焜慈
关键词:胡子鲶养殖鱼类咸淡水鱼种
全文增补中
斑点胡子鲶和革胡子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被引量:4
1996年
本文以肾脏为材料,用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对斑点胡子鲶和革胡子鲶杂交子一代的染色体组型进行分析研究。研究表明杂交种为2n=55,为真杂种胡子鲶。
马进邬国民胡红罗建仁陈焜慈林国光
关键词:斑点胡子鲶革胡子鲶染色体组型
盐度对胡子鲇、革胡子鲇及其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3
1998年
胡子鲇、革胡子鲇及其杂交子一代珠胡子鲶胚胎发育各期的存活率和孵化率均随着盐度的升高而降低,该类鱼胚胎发育的环境盐度以不超过5为宜;发育至孵化期胚胎所能耐受的最高盐度革胡子鲇是10,胡子鲇和珠胡子鲇是11。盐度对3种胡子鲇胚胎发育速度影响不大,总的趋势是随着盐度的升高而变慢。
邬国民罗建仁林国光林国光李恒颂
关键词:胡子鲇革胡子鲇杂交种盐度胚胎发育
胡子鲇×革胡子鲇F_1与其亲本的形态学和细胞学分析比较被引量:2
1990年
胡子鲇×革胡子鲇的绝大多数形态学性状兼具双亲的特点。其中可数性状较多偏近母本,体型性状则大约有一半偏近父本,一半偏近母本,其中有些性状表现为超亲偏离。核型也具有双亲的特点,染色体组可分为父本组和母本组。减数分裂前期出现数目不等的单价体、二价体以及三联以上的多价体环或链。形态和核型特点表明杂交种为真杂种胡子鲇。本文还对亲本核型的演化途径和杂种的育性以及在育种上的意义作了讨论。
邬国民罗建仁陈焜慈冼炽彬林国光王正询林兆平罗俊烈潘坤清
关键词:胡子鲇革胡子鲇形态学细胞学
水温对胡子鲇、革胡子鲇及其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的影响被引量:1
1998年
报道了水温对胡子鲇、革胡子鲇及其杂交子一代珠胡子鲇胚胎发育的影响的研究结果.3种胡子鲇胚胎孵化临界水温上限35℃,下限18℃;合适温度范围是20~34℃,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可以用方程式表示:胡子鲇TF=40174θ-21765,革胡子鲇TL=41776θ-22714,珠胡子鲇TP=41683θ-21946.最适孵化温度分别是胡子鲇30~34℃,革胡子鲇26~32℃和珠胡子鲇24~34℃.
邬国民邬国民罗建仁李大疆林国光胡隐昌
关键词:水温胡子鲇革胡子鲇杂交子一代胚胎发育
三种胡子鲶及其杂种F_1的乳酸脱氢酶同功酶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1990年
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图谱揭示所有实验鱼的LDH-A_4均表现相同的迁移率,革胡子鲶的LDH-B_4比另两种的迁移较缓慢。胡子鲶和斑点胡子鲶具有五条由A、B座位编码的LDH谱带,且其迁移位置对应相同;革胡子鲶则只有三条LDH酶带。全部实验鱼的肝组织、斑点胡子鲶和革胡子鲶的脑组织存在靠近阴极的酶带,杂种斑点胡子鲶×胡子鲶的LDH与双亲的相问,而杂种胡子鲶×革胡子鲶、斑点胡子鲶×革胡子鲶则显示一些由来自双亲的基因编码的杂合带。利用LDH的表型差异对三种鱼的进化关系、遗传特性和杂交育种问题进行讨论。
邬国民陈焜慈罗建仁林国光冼炽彬钟海浪
关键词:胡子鲶乳酸脱氢酶同功酶
斑点胡子鲶繁殖养殖技术研究
邬国民罗建仁陈慈林国光冼炽彬胡红马进
该鱼原产于东南亚地区,引进后经十年努力,完成了该鱼的主要生物学、人工繁殖和养殖技术研究,并已逐步推广应用,形成了一定的商业性生产规模,显示了巨大的经济效益。该胡子鲶与当地胡子鲶比,长速快50~90%,个体大一倍,耐寒临界...
关键词:
关键词:胡子鲶鱼类
胡子鲇、革胡子鲇及其杂交子1代的耗氧规律被引量:2
1998年
鱼类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是反映鱼体能量代谢的重要生理指标,也可作为良种选育时的性状指标之一。同时,可以估算鱼类单位水体的容纳量和运输密度以及鱼类的需饵量。因此,研究鱼类的耗氧规律,在理论上和养殖生产上都有很大的意义。有关鱼类耗氧规律的资料报道很多[1~...
邬国民罗建仁林国光李大疆李恒颂
关键词:胡子鲇革胡子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