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国良

作品数:25 被引量:72H指数:5
供职机构:云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0篇地震
  • 12篇强震
  • 10篇强震动
  • 8篇M
  • 4篇强震动记录
  • 4篇烈度
  • 3篇地震预警
  • 3篇持时
  • 2篇地震动
  • 2篇地震异常
  • 2篇余震
  • 2篇震区
  • 2篇速报
  • 2篇谱比法
  • 2篇强震记录
  • 2篇综合管理
  • 2篇系统架构
  • 2篇烈度速报
  • 2篇经验格林函数
  • 2篇极震区

机构

  • 25篇云南省地震局
  • 6篇中国地震局地...
  • 5篇昆明学院
  • 2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爱知工业大学
  • 1篇山东建筑大学
  • 1篇中国科学技术...
  • 1篇四川省地震局
  • 1篇中国铁道科学...

作者

  • 25篇林国良
  • 12篇杨黎薇
  • 12篇崔建文
  • 7篇刘琼仙
  • 5篇李世成
  • 5篇邱志刚
  • 4篇张潜
  • 4篇赵昆
  • 3篇王玉石
  • 3篇徐硕
  • 3篇段建新
  • 3篇段洪杰
  • 3篇傅磊
  • 2篇曲保安
  • 2篇李小军
  • 2篇高东
  • 2篇包一峰
  • 2篇张彦琪
  • 2篇蔡寅
  • 1篇卢永坤

传媒

  • 13篇地震研究
  • 3篇世界地震工程
  • 1篇地震地质
  • 1篇地球物理学报
  • 1篇地震学报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 1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地震科学进展
  • 1篇2014年中...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3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4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2年彝良M_s5.7、M_s5.6地震场地地震动反应
2018年
2012年9月7日云南昭通彝良发生了M_s5.和、M_s5.6级两次地震,此次地震引发了极其严重的滑坡和崩塌等地震地质灾害,同时地震波放大效应还引起高烈度异常区。利用彝良地震烈度圈内6个台站记录到的主震加速度时程,通过截取S波窗,采用标准谱比法和水平垂直谱比法研究其场地地震动反应。结果表明:两种方法能给出较为一致的谱比曲线和卓越频率,但场地反应数值差异较大,标准谱比法的结果受到参考台站自身场地反应的影响;靖安台的软弱土层对地震动的放大作用较为显著,是造成烈度异常的主要原因。
杨黎薇林国良邱志刚
关键词:烈度异常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观测记录及初步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2014年8月3日云南鲁甸发生MS6.5地震,在震中及其周边地区分布的中国数字强震动台网的81个台站获取了这次地震的主震强震动记录。特别是位于极震区鲁甸龙头山镇财政所强震动台,完整记录到这次地震的地震动时程,其东西向PGA达948.5 cm/s2,该台站周边多栋多层建筑物底层完全倒塌和损毁,与记录所反映的强烈震动相吻合。初步分析强震动观测记录,讨论了本次地震的震中位置、破裂方向和强震动衰减速率等问题。
崔建文刘琼仙段建新杨黎薇高东李世成徐硕林国良张潜包一峰段洪杰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PGA极震区
龙江特大桥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设计被引量:1
2020年
主跨1196 m的龙江特大桥是我国第一座位于高烈度地震区的大跨度悬索桥,频繁的地震活动对大桥结构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大桥建设时建立了健康监测系统,其中包含多个结构地震反应观测点,随后布设了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这是对大桥地震响应观测的进一步补充和完善。本文详细介绍场地强震动观测系统的设计方案、系统构成、通信方式等。该系统获取的观测结果,可为龙江大桥在地震作用下结构健康诊断提供依据,为大桥结构地震响应分析提供可靠的地震动输入,有助于了解大桥结构在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特征,提高大跨桥梁的抗震设计水平。
赵昆林国良段建新崔建文
关键词:龙江特大桥健康监测
利用地脉动HVSR研究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场地效应被引量:7
2019年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导致龙头山镇位于洪积扇上的大量房屋倒塌,而位于河流阶地上的房屋破坏相对较轻。为找出造成该震害差异的原因,在龙头山镇布设间距50~200 m的高密度观测台阵进行连续地脉动观测,采用HVSR谱比法来研究该地区的场地地震响应,确定场地的卓越频率和放大系数。结果表明:HVSR谱比结果与钻孔资料给出的结果较为一致,位于洪积扇上的场地HVSR峰值频率介于1.5~5.0 Hz,河流阶地上的峰值频率多介于6.0~10 Hz,卓越频率值相对较小(5 Hz以下)的场地与地震中破坏最严重的区域较为相符。
林国良张潜崔建文赵昆杨黎薇
关键词:地脉动谱比法
大理市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在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中的响应研究
2021年
对建筑结构地震反应观测台阵在结构抗震设计中的意义进行了简要论述,介绍了大理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框架剪力墙大楼内的地震观测台阵测点布设,概述了该台阵在2021年云南漾濞M_(S)6.4地震中获取的强震记录情况,并从峰值加速度和频谱等方面对主震及5.0级以上地震的观测记录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和竖向峰值加速度随着楼层的增加均存在放大现象,震级越大,楼层的水平振动放大效果越明显;该结构的第一振型和第二振型的自振频率分别为0.48 Hz和1.86 Hz。
林国良林国良傅磊崔建文赵昆杨黎薇
关键词:反应谱地震震害
2014年鲁甸6.5级地震强震动频率非平稳特性相关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以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的加速度记录为研究样本,分别对强震动三分量的加速度时程进行持续时间与穿零率分析,通过对三分量记录间频率特性差异的研究,总结了鲁甸6.5级地震中强震动记录三个分量的相对峰值持时离散特点,以及穿零率随震中距的走势特征,侧重分析了强震动频率的非平稳变化。
刘琼仙邱志刚杨黎薇林国良
关键词:持时
基于人工神经元网络和多特征参数的预警震级估算被引量:4
2018年
预警震级测定是地震预警的关键技术环节之一。在满足地震预警系统时效要求的前提下,以国内现有的人工神经元网络构架为基础,考虑采用更多的特征参数,对实时持续计算确定预警地震震级的方法进行研究。通过对日本部分实际强震数据进行持续估算预警震级与实际震级间的偏差情况,对预警震级和实际震级进行线性拟合,提出对预警震级结果的修正公式,进一步完善本方法快速估算预警震级的准确程度。
杨黎薇林国良邱志刚江汶乡王玉石
关键词:地震预警人工神经元网络特征参数
基于JavaEE设计模式的烈度速报建设与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通过对Java EE设计模式、软件框架和软件能力成熟度模型的研究应用,实现了云南强震动台网中心烈度速报系统的整体建设。在系统总结关键技术的基础上,全面统计了近两年发生的所有5.0级及以上地震烈度速报系统自动生成地震烈度图所需要的时间。通过对比2014年8月3日鲁甸6.5级地震后的地震烈度图与中国地震局现场工作队发布的地震烈度图,结果表明:两者的烈度强度和烈度分布范围一致。此外烈度速报系统产生的地震烈度图显示出的局部场地效应明显,其主要集中在山谷和盆地等人口密集居住区域,应用效果理想。
杨黎薇段洪杰林国良崔建文刘琼仙邱志刚
关键词:烈度速报软件框架软件能力成熟度
地震异常综合管理系统架构
中国的地震预报工作作为防震减灾三大工作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长期以来一直受到高度的重视,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地震异常综合管理系统架构,首先介绍了系统功能集地震专业异常数据采集、管理,地震宏观异常采集展示,地震分析预...
曲保安蔡寅林国良张明于庆民
关键词:地震预报体系架构
文献传递
2021年5月21日漾濞M_(S)6.4地震近场地震动特征和方向性效应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利用中国国家强震动观测台网(NSMONS)和云南地震预警台网获得的158组强震动记录,分析了漾濞M_(S)6.4地震观测的近场地震动幅值、反应谱值特征以及不同周期反应谱值的空间分布.将近场台站反应谱值与NGA-West2预测方程进行对比,结合现场震害调查结果验证此次地震近场地震动的方向性效应.研究结果表明,近场30 km内地震动峰值加速度(PGA)表现出南北向(NS)高于东西向(EW)的方向性差异,PGA最大相差达1.86倍;在水平向加速度反应谱值(SA)卓越周期附近的谱值普遍高于基本设计谱,漾濞台NS向卓越周期对应的SA是罕遇设计谱平台值的3.87倍;空间分布显示,断层破裂前方(震中东南方向)观测的水平向SA显著大于破裂后方,在短周期更为明显,随着周期的增大差异有所减小;破裂前方台站观测的短周期SA大于NGA-West2预测结果,而破裂后方台站观测的SA在整个周期范围内均小于NGA-West2预测结果,表现出显著的方向性效应;震害调查结果也表明近场区域的建筑物破坏呈现NS向破坏较EW向严重的方向性差异.
张斌李小军林国良荣棉水俞言祥王玉石傅磊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