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林婉莲

作品数:10 被引量:6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有机碎屑
  • 3篇
  • 2篇植物
  • 2篇生态学
  • 2篇碎屑
  • 2篇浮游
  • 2篇浮游生物
  • 2篇
  • 2篇
  • 1篇营养
  • 1篇营养化
  • 1篇营养结构
  • 1篇生态系统
  • 1篇生态学研究
  • 1篇水生生物学
  • 1篇水温
  • 1篇微藻
  • 1篇现存量
  • 1篇活饵料
  • 1篇饵料

机构

  • 10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10篇林婉莲
  • 7篇刘鑫洲
  • 2篇刘建康
  • 1篇李纯厚
  • 1篇黄祥飞
  • 1篇陈少莲
  • 1篇王骥
  • 1篇王建

传媒

  • 5篇水生生物学集...
  • 2篇海洋与湖沼
  • 1篇生态学报
  • 1篇湖泊科学

年份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90
  • 1篇1989
  • 2篇1985
  • 3篇1984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四种浮游生物的碎屑形成过程被引量:9
1984年
本文就不同学者的观点,讨论了有机碎屑的具体定义问题。从有机碎屑产生的具体途径来看,细菌侵入已死亡的有机体这一时刻,就是碎屑形成的开始。根据Golterman的藻类矿化概念,以细菌侵入藻细胞这一时相作为有机碎屑的开始期;作者将隆线溞,水华束丝藻、螺旋鱼腥藻和铜绿微囊藻的碎屑开始期分别定为:心跳停止和细菌入侵(枝角类)、藻丝体断裂期(水华束丝藻及螺旋鱼腥藻)、灰蓝色细胞质显现期(铜绿微囊藻)。碎屑开始期及其后的各种形态均属碎屑范畴。
林婉莲刘鑫洲刘建康
关键词:浮游生物有机碎屑生态系统
武汉东湖颗粒有机碎屑现存量的测定被引量:4
1984年
对武汉东湖三个采样点的颗粒有机碎屑现存量进行了测定,三个站的平均量(以dmm^3/l表示)分别为72,505、18,125和52,398,其现存量与湖水的pH值无关;与水温有一定的正相关,但这种关系是间接的。
林婉莲刘鑫洲
关键词:现存量水温富营养化
武汉东湖生态系中浮游物的营养结构被引量:10
1990年
本工作主要探讨东湖水柱浮游物的颗粒有机物在营养结构上量的关系。定量测定武汉东湖浮游物的干重、无灰重及浮游动、植物生物量并进行相应的碳、氮、磷分析。1983和1984两年东湖浮游物总颗粒有机碳现存量(mg/m^3)分别为3993与2819(Ⅰ站),2958与1856(Ⅱ站);总颗粒有机氮为762与584(I站),565与369(Ⅱ站);总颗粒有机磷为105与56(Ⅰ站),59与37(Ⅱ站)。颗粒有机碎屑碳一般占浮游物总颗粒有机碳的50%,占浮游生物活体碳的61%—104%。与浮游植物生物量碳相比,有机碎屑碳是它的2—6倍。
林婉莲刘鑫洲
关键词:浮游物营养结构植物
武汉东湖浮游植物各种成份分析与沉淀物中浮游植物活体碳、氮、磷的测定被引量:5
1985年
本实验调查了武汉东湖浮游植物水华的各种成份以及水柱沉淀物内叶绿素α含量,根据碳与叶绿素α关系,给定了一回归方程,并计算出沉淀物中藻类活体相应的碳、氮、磷含量。从平均数值看,武汉东湖浮游植物水华的C,N,P含量分别为39.30,7.98及0.94(%);其干湿比为0.20,碳、氮比为5.10,碳、磷比为46.54,碳与叶绿素α之比则为133.32。 1983年东湖水柱沉淀物中浮游植物活体叶绿素α下沉量平均每天每平方米为43.8675微克(Ⅰ站)及35.5881微克(Ⅱ站)。利用东湖浮游植物水华各种成份含量及其各种比率计算出的东湖水柱沉淀物中浮游植物活体碳、氮、磷量,按顺序每天每平方米分别为2.53,0.50,0.05毫克(Ⅰ站)及2.09,0.41,0.04毫克(Ⅱ站)。
林婉莲刘鑫洲
关键词:浮游植物沉淀物浮游植物有机碎屑
东湖生态学研究
刘建康黄祥飞林婉莲陈少莲王骥
该项目以长江中下游流域具代表性的武汉东湖为对象,对其生态学进行了长达30余年的定位观测和系统研究,已发表论文130余篇,专著二部,从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的不同层次上详尽地阐明了东湖主要营养元素氮、磷的收支及其在水体...
关键词:
关键词:生态学水生生物学
大茨藻的碎屑形成过程被引量:1
1984年
在实验室条件下,大茨藻(Najas major)死亡前后的形态变化可分为如下几个阶段:临界期或死亡前期;细胞核变色期;细胞质收缩期和胶体形成期。作者把细胞核变色期定为大茨藻的碎屑开始期。同时,还考察了天然条件下大茨藻死亡后形态的降解情况。
林婉莲刘鑫洲
关键词:有机碎屑草鱼活饵料
武汉东湖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的牧食力研究被引量:8
1995年
利用35μm、64μm、90μm和360μm等不同大小孔径的筛绢网过滤湖水进行了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牧食力的研究。结果表明,东湖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总滤过率为180.19mll ̄(-1)h ̄(-1).摄食率为0.40μgCl ̄(-1)h ̄(-1)。90μm以下的个体为原生动物和轮虫,它们组成了群落总生物量的75%,其对细菌的牧食力占总牧食力的44.8%,大于360μm的浮游动物(主要是甲壳动物)的牧食力占总牧食力的35.1%。大于90到小于360μm的浮游动物其牧食力最小,只占总牧食力的20%。文中分别用滤过率、摄食率和特定摄食率对各浮游动物组分进行了比较,甲壳动物的特定摄食率比原生动物和轮虫的特定摄食率之和大。文中并讨论了可能影响浮游动物对浮游细菌牧食力的有关因素。
李纯厚林婉莲
关键词:浮游动物浮游细菌浮游生物
武汉东湖颗粒有机碎屑碳、氮、磷的沉降速率被引量:3
1989年
1983—1984年,测定了东湖水柱总沉降颗粒有机物中的碳、氮、磷、叶绿素a含量和浮游动物数量,以及该湖浮游动、植物优势种的干重/湿重、C/N及C/P比值。利用所得数值计算出其颗粒有机碎屑的沉降速率。东湖这两年的颗粒有机碎屑的沉降速率[g/m^2·a),Ⅰ站分别为10.67与10.97(碳),2.15与2.68(氮)及0.29与0.30(磷);Ⅱ站分别为10.35与7.26(碳),2.17与1.12(氮)及0.22与0.16(磷)。与水柱浮游植物净生产量相比,这两年有机碎屑碳的沉降量,Ⅰ站仅占1.96%与2.39%,Ⅱ站占1.36%与0.93%。
林婉莲刘鑫洲
关键词:沉降速率
武汉东湖超微藻生态学的初步研究被引量:16
1998年
论述了武汉东湖超微藻年数量、叶绿素含量、生产量分布;于室内模拟了不同光强与不同浓度P营养对超微藻光合性能的影响,同时与国外海洋与淡水超微藻的生产力、生物量和各自所占百分比进行了比较.文中还就东湖超微藻分布特点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进行了讨论.
王建林婉莲
关键词:微藻生态学
武汉东湖优势浮游动物元素含量分析被引量:7
1985年
利用武汉东湖不同季节各种浮游动物优势种的高峰期,选取了枝角类中的透明溞和透明薄皮溞,桡足类中的特异荡镖水蚤,轮虫中的矩形龟甲轮虫、前节晶囊轮虫、矩形臂尾轮虫、萼花臂尾轮虫,原生动物中的篮口虫及草履虫进行碳(C)、氮(N)、磷(P)含量分析,分别测出了上述各个种的C/N和C/P比值。就C、N、P的平均百分数看,原生动物所占的C、N、P的百分数最高,相反,其C/N与C/P比率则是最低的。透明薄皮溞所占的C%接近原生动物,特异荡镖水蚤和透明溞的C%相差不远。透明薄皮溞与特异荡镖水蚤的N%极为接近,而轮虫的N%和P%则仅低于原生动物。按实测数据计算的结果,东湖优势浮游动物的个体重(干)是其C含量的2.07—2.46倍。列举了各个种的个体碳、氮和磷量,并对一些较大个体给定了个体重与个体碳关系的回归方程式。
林婉莲刘鑫洲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