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裂褶菌F17锰过氧化物酶酶活力影响因素的响应面优化(英文)被引量:2
- 2010年
- 锰过氧化物酶是真菌分泌的一种糖基化的含有血红素辅基的胞外蛋白,在染料降解和脱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本实验室保存的的白腐真菌裂褶菌Schizophyllum sp.F17产锰过氧化物酶(MnP),研究MnP的酶学性质,并对酶活条件进行优化。实验通过超滤浓缩、DEAE-纤维素、DE52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dex G-75凝胶过滤等步骤,分离纯化得到电泳纯的锰过氧化物酶。该酶蛋白含量为23μg/mL,分子量大小为49.2kDa,在0.1mmol/L H2O2中半衰期为5~6min。Mn^2+、H2O2以及酶的用量可以影响MnP酶促反应的效率,在单因子分析法的基础上,通过全因子中心组合设计响应面分析表明:H2O2以及H2O2与酶用量之间的交互作用对酶促反应的作用是最显著的。在优化条件下,酶对偶氮染料金橙G、刚果红显示出较强的脱色能力。
- 查诚荚荣陶香林姚祖亮
- 关键词:锰过氧化物酶纯化偶氮染料
- 脱氮菌株P6的分离鉴定及其处理氨氮废水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4
- 2007年
- 目的:从污水处理池的污泥中分离得到去除氨氮效果较好的菌株,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和去除氨氮的最佳条件的研究。方法:根据维诺格拉斯基柱法分离出几种纯菌株,选取其中脱氮效果较好的一株,经形态观察和生理生化实验,鉴定其分类地位。研究不同培养条件对该菌生长的影响,用滴定法测定不同条件下其对氨氮的去除率。结果:获得一脱氮菌株P6,初步推测该菌为产碱杆菌。其最适生长条件为:温度29℃,初始pH值7.5以及摇床(100r/min)培养,且在温度29℃、废水的初始pH值11、接种量与废水体积的比例为1.2g/150mL、添加乙酸钠浓度为0.1%、废水的氨氮浓度为600mg/L和摇床(100r/min)的条件下,3d后该菌对氨氮的去除率达到45%。结论:P6菌有一定的去除氨氮能力,具有应用价值。
- 李帆荚荣查诚
- 关键词:氨氮废水去除率
- 裂褶菌F17锰过氧化物酶酶学性质的研究以及酶活力影响因素的响应面优化
- 锰过氧化物酶是由真菌分泌的一种含有血红素辅基的糖基化的胞外蛋白,在染料脱色和降解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作用。本实验利用本实验室自主分离保存的的白腐真菌裂褶菌F17固态发酵所生产的锰过氧化物酶(MnP),对酶进行了分离纯化,研...
- 查诚
- 关键词:锰过氧化物酶偶氮染料基因克隆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