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金兰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南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黄瓜
  • 1篇霜霉病
  • 1篇普力克
  • 1篇全蚀病
  • 1篇专化型
  • 1篇小麦
  • 1篇小麦全蚀病
  • 1篇霉病
  • 1篇枯萎
  • 1篇枯萎病
  • 1篇枯萎病菌
  • 1篇黄瓜枯萎病
  • 1篇黄瓜枯萎病菌
  • 1篇黄瓜霜霉病
  • 1篇黑斑
  • 1篇黑斑病
  • 1篇斑病
  • 1篇病菌

机构

  • 4篇河南农业大学
  • 1篇河南省植保植...

作者

  • 4篇梁金兰
  • 2篇王守正
  • 1篇韩世平
  • 1篇王振跃
  • 1篇袁红霞
  • 1篇周淑华
  • 1篇张善侠
  • 1篇李洪连

传媒

  • 3篇河南农业科学
  • 1篇河南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1996
  • 1篇1993
  • 1篇1992
  • 1篇199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河南省小麦全蚀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被引量:7
1993年
小麦全蚀病是小麦的一种毁灭性病害,国外各主要产麦国均有发性,危害十分严重,轻病地减产10%~20%,重病地减产50%以上,是我国小麦上的检疫对象之一,目前国内20多中省(区)已有发生的报道。1992~1993年,我们在送检材料鉴定和病害调查中,首次发现该病在我省原阳、浚县、扶沟县发生危害,并有逐渐蔓延之势。如扶沟县包屯镇陈岗村三年前只有一块麦田发病,而今年发病面积扩大了几十倍,造成很大损失。全蚀病是以土传为主的病害。
李洪连袁红霞王守正王振跃梁金兰周淑华柴合印韩世平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
黄瓜黑斑病的发生与防治被引量:5
1992年
近年来,黄瓜黑斑病在郑州郊区的蔬菜大棚内发生越来越严重,发病率高达60%以上,减产10~20%。为了及时有效地控制黑斑病的危害,进行了以下观察和防治试验。一、症状观察和病原鉴定黄瓜黑斑病主要危害黄瓜的叶片。叶片上初形成黄绿色的斑块,病健部交界的边缘不明显,后病斑呈圆形,黄褐色,叶片正面病斑稍隆起,表面粗糙,叶背面病斑呈水渍状,病斑周围更明显,容易和黄瓜霜霉病混淆。病斑上霉层很少,但在高温高湿条件下,病斑上生稀疏的灰褐色霉层。病斑直径一般为5—6毫米,最大的约10毫米。发病严重时,常数个病斑连片汇合,使叶肉组织枯死,叶片枯焦,叶缘上卷,似火烤状。
梁金兰
关键词:黄瓜黑斑病
普力克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被引量:3
1996年
普力克防治黄瓜霜霉病试验梁金兰,张善侠(河南农业大学植保系,郑州450002)(河南省植保植检站)72.2%普力克杀菌剂,对由鞭毛菌门真菌引起的病害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为了比较普力克与常用其它杀菌剂对黄瓜霜霉病的防效,我们选用7种杀菌剂,分别做了室内抑...
梁金兰张善侠
关键词:普力克黄瓜霜霉病
黄瓜枯萎病菌专化型鉴定及其防治研究被引量:7
1991年
鉴定结果表明:黄瓜枯萎病菌属于尖孢镰刀菌黄瓜专化型(Fusariumoxysporoum f sp cucumerium)。主要侵染黄瓜,也可以侵染西瓜和甜瓜,但发病较轻;不侵染冬瓜、丝瓜、葫芦和西葫芦。用4种药液灌根防治黄瓜枯萎病,以“三合一”药液防治效果最好,达90.1%,每亩增产44.98%,其他药液灌根也有防病效果。4种药液处理对黄瓜品质有所改善。以“三合一”处理较好,糖、氮比为7.39:1。
梁金兰王守正
关键词:黄瓜枯萎病专化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