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凌

作品数:8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动脉
  • 2篇血管
  • 2篇细胞
  • 2篇老年
  • 1篇蛋白
  • 1篇地平
  • 1篇凋亡
  • 1篇心动描记术
  • 1篇心室
  • 1篇心室重构
  • 1篇心脏
  • 1篇血管扩张
  • 1篇血管重构
  • 1篇血浆
  • 1篇血浆肿瘤坏死...
  • 1篇血清
  • 1篇血栓
  • 1篇血栓素
  • 1篇血栓素B2
  • 1篇血小板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8篇江凌
  • 6篇杨彬
  • 3篇成蓓
  • 3篇陈学林
  • 2篇徐秋梅
  • 2篇刘承云
  • 2篇汪金锋
  • 1篇王秋芬
  • 1篇黄芸
  • 1篇张湖萍
  • 1篇李景东
  • 1篇彭雯
  • 1篇戴淼
  • 1篇柯丽
  • 1篇白丽娟
  • 1篇袁杰

传媒

  • 1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实用老年医学
  • 1篇心脏杂志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实用心脑肺血...
  • 1篇中华老年心脑...
  • 1篇中国临床保健...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1
  • 1篇2008
  • 1篇2006
  • 1篇2004
  • 1篇2003
  • 1篇2002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改善老年消化道肿瘤48例机体状况的观察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观察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血压、血红蛋白以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4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参芪扶正注射液组48例;B组,胸腺肽α1(Tα1)组46例,分别配合化疗治疗1个疗程,比较两组血压(BP)、心率(HR)、血红蛋白(Hb)、T淋巴细胞核仁形成区嗜银蛋白(Ag-NORs)含量变化。结果:A组治疗后BP、Hb、Ag-NORs与治疗前比较明显改善,P<0.05。B组治疗后Ag-NORs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B组治疗后Hb明显下降(P<0.05)。组间比较治疗后A组BP、Hb均较B组明显改善,P<0.05。A、B组治疗前后心率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参芪扶正注射液配合化疗能较全面改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机体状况,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陈学林袁杰刘承云江凌杨彬
关键词:肿瘤消化道补气剂老年消化道肿瘤化疗
氯沙坦在损伤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的探讨被引量:9
2004年
目的 ::探讨氯沙坦在大鼠血管内膜剥脱术后血管重塑中的作用及其内在机制。方法 :将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氯沙坦组及单纯 PTCA组。后两组大鼠行胸主动脉球囊损伤术 ,术后不同时间段处死。对主动脉的组织切片分别进行 HE染色及计算机图像分析、Tunel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率、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血管壁凋亡相关基因表达物 Fas、Fas-L、Bcl-2、Bax的变化。结果 :单纯 PTCA组术后 7、14 d管壁面积明显增加 ,与假手术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术后 14 d,氯沙坦组与单纯 PTCA组比较 ,管壁增生程度较轻。术后 7d,管壁面积增生比与细胞凋亡率之间有负相关性 (r=-0 .586,P<0 .0 5) ,氯沙坦组的细胞凋亡率显著高于单纯 PTCA组。氯沙坦组与单纯PTCA组比较 ,术后 7d管壁组织内 Fas-L表达增加 ,Bcl-2表达降低 (P<0 .0 5)。结论 :AT1受体拮抗剂氯沙坦可有效防止大鼠动脉损伤后的血管增生性重塑。其机制可能与促进 Fas的表达、抑制 Bcl-2的表达 。
杨彬成蓓刘承云张湖萍江凌陈学林
关键词:氯沙坦细胞凋亡术后再狭窄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D105水平测定及意义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CD105水平及意义。方法分别对临床诊断的8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6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及60例健康自愿者,采血检测血清CD105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1)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CD105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5. 12±2. 76)μg/L、(1. 32±0. 76)μg/L、(0. 82±0. 36)μg/L,P均<0. 01),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CD105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2)急性冠脉综合征组血清hs-CRP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性心绞痛组及健康对照组[分别为[(16. 12±5. 06) mg/L、(4. 26±1. 25) mg/L、(2. 26±1. 62) mg/L,P均<0. 01],稳定性心绞痛组与健康对照组间血清hs-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3)急性冠脉综合征组患者血清CD105与hs-CRP水平呈正相关(r=0. 812,P <0. 01)。结论血清CD105有望成为早期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敏感标志物。
黄芸姚东晓李景东戴淼戴淼江凌
关键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反应蛋白质CD105
721例中老年体检者原发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状况调查被引量:12
2011年
目的了解目前中老年人群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的患病率和相应的甲状腺形态学改变。方法参加我院体检的40~79岁的中老年721例为研究对象。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A-TPO)和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TG)。全部行甲状腺高灵敏度超声探查。结果筛查出原发性临床甲减患者17例,原发性亚临床甲减患者64例。老年组与中年组临床甲减患病率之比为1.27∶1;亚临床甲减患病率之比为2.26∶1。其中,老年组女性亚临床甲减患病率较中年组女性患病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老年组亚临床甲减总患病率高达11.50%,较中年组明显升高(P<0.05)。甲减患者甲状腺抗体阳性的患病率、临床甲减和亚临床甲减患者甲状腺结节的患病率均较高。结论与中年人群相比,老年人群具有更高的原发性甲减患病率;甲减患者的甲状腺抗体阳性率和甲状腺结节患病率均明显升高。应加强对老年人甲减和甲状腺结节的筛查。
杨彬徐秋梅柯丽陈学林江凌
关键词:甲状腺功能减退甲状腺结节老年人
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对内毒素引起大鼠急性肺动脉高压影响的观察被引量:1
2002年
目的 探讨特异性血小板活化因子 (PAF)受体拮抗剂 -BN 5 2 0 2 1对内毒素引起的肺动脉高压的影响。 方法 Wistar大鼠静脉注入内毒素引起急性肺动脉高压 ;应用BN 5 2 0 2 1预处理 ;观察BN 5 2 0 2 1对经内毒素处理大鼠的血液动力学、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 α)、血栓素B2 (TXB2 )及动脉血气变化的影响。 结果 BN5 2 0 2 1可部分抑制内毒素引起的急性肺动脉高压 ;降低血浆TNF α和TXB2 的含量 ;提高动脉血氧分压。 结论 BN 5 2 0 2 1能减轻内毒素引起的肺损伤 ;降低内毒素引起的大鼠肺动脉高压。
汪金锋江凌张劲农
关键词: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拮抗剂BN52021内毒素肺动脉高压血浆肿瘤坏死因子血栓素B2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对高血压患者肾功能保护作用的研究被引量:20
2011年
目的评价缬沙坦与氨氯地平联合应用对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患者肾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的患者439例,分为氨氯地平组(A组)79例,缬沙坦组(B组)167例,缬沙坦和氨氯地平联合组(C组)193例。比较3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血压、联合降压药物的数量、尿α1-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血清肌酐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等指标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A、B、C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明显下降(P<0.05),B组和C组尿α1-微球蛋白和尿微量白蛋白明显下降(P<0.05)。B组联合用药最多。A组尿微量白蛋白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血肌酐较A、B组患者明显下降,肾小球滤过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对于中老年高血压合并尿微量白蛋白患者,缬沙坦加氨氯地平联合治疗,可以达到强效降压和减轻蛋白尿双重目的 ,有利于延缓肾功能损害。
杨彬成蓓王秋芬江凌徐秋梅
关键词:高血压氨氯地平肾功能不全抗高血压药
有氧训练对猪慢性冠状动脉狭窄后内皮细胞介导的侧支循环依赖血管扩张的影响被引量:6
2003年
目的 探讨有氧训练后侧支循环依赖血管的扩张与内皮介导的一氧化氮合酶 (ecNOS)的基因表达之间的关系。方法 健康雄性 3月龄猪 2 2只 ,采用Ameroid缩窄器建立慢性冠状动脉左回旋支 (LCX)狭窄模型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7)和运动组 (n =8)。对照组保持安静饲养 7周 ;运动组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 7周。以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法测定未狭窄冠状动脉左前降支 (LAD)和侧支循环依赖的LCX小动脉ecNOS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运动组LCX和LAD小动脉的ecNOSmRNA的表达无差异 ,P >0 .0 5 ;对照组LCX小动脉ecNOS的mRNA表达较LAD显著下降 ,P <0 .0 1。结论 运动训练可以上调狭窄的冠状动脉ecNOS的基因表达 ,增加一氧化氮 (NO)的产生 ,改善侧支循环依赖的血管的扩张 。
彭雯成蓓杨彬汪金锋江凌
关键词:有氧训练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表达内皮细胞
左心室在增龄过程中的形态变化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2008年
目的:探讨左心室结构在增龄过程中的变化特点及其潜在的相关因素。方法:106例男性患者。其中,年龄40~50岁的患者41例作为对照组,年龄60~70岁的患者65例作为老年组。比较两组患者的超声心动图结果;对心脏超声指标与各种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较,老年组的平均收缩压、室间隔厚度(IVS)、左室后壁厚度(LVPW)、左室质量指数(LVMI)均有显著意义的增加(P<0.05)。同时,老年组IVS/LVPW值亦较对照组有明显增加(1.18±1.33、1.05±1.32,P<0.05)。(2)相关性分析显示,IVS、LVPW、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LVMI等与患者的年龄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231、0.232、-0.283和0.315,P<0.05或P<0.01)。IVS与收缩压(SBP)、低密度高脂蛋白胆固醇(LDL-C)正相关(r值分别为0.246、0.215,均P<0.05);LVPW与SBP正相关(r值为0.249,P<0.05)。LVMI与BMI、SBP、舒张压(DBP)有相关性(r值分别为0.218、0.247、0.235,P均<0.05)。结论:在增龄过程中,左心室室壁逐渐增厚,尤其室间隔的厚度增加更为显著。室壁增厚既与年龄有关,也与SBP等因素有关。
杨彬白丽娟江凌
关键词:心室重构增龄心脏超声心动描记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