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凌
- 作品数:6 被引量:4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青年科技启明星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糖康胶囊制剂的临床研究
- 宁光王卫庆瞿青陈瑛郁人海赵正福张锡明赵咏桔张翼飞汤正义戴蒙江凌
- 该课题组对糖康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及安全性进行了研究。在基础实验部分,制备了试验用中药制剂,制定了生产工艺,质量标准及方解;进行了制剂的动物药效学研究;完成了制剂的动物急性实验。在临床试验部分,完成了病人的征集,筛选...
- 关键词:
- 中国汉族人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位点的定位研究
- 罗敏黄薇骆天红李果董艳赵萸吴刚赵家军张芳林左祥生戴蒙袁文涛江凌孙卫华
- 该课题旨在阐明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对来自我国华东地区102个2型糖尿病家系(其中282名糖尿病患者和196名正常人)进行了全基因组扫描分析,初步确定在2号、6号、9号、11号、16号和20号染色体上可...
- 关键词:
- 关键词: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SNP
- 部分基因组扫描研究2型糖尿病易感基因座位的初步报告被引量:5
- 2000年
- 目的 通过部分基因组扫描筛查与 2型糖尿病连锁的位点 ,为进一步定位和克隆 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奠定基础。方法 采用以微卫星DNA标记为基础的荧光标记 半自动基因组扫描技术 ,应用Perkin Elmer的试剂盒 (ABIPrismLinkageMappingSetVersion 2 ) ,共 6 3对引物 ,研究 2型糖尿病家系 5 8个 ,共 2 6 4份样品 ,其中糖尿病患者 15 2人 ,非糖尿病患者 112人 ,有同胞关系的患者74人 ,组成 45对患病同胞对 ,对 1号、12号、18号、2 0号染色体进行部分基因组扫描。连锁分析采用GENEHUNTERversion 2连锁分析软件包。结果 非参数连锁分析结果提示 ,1号染色体 1p31区域的D1S2 86 8位点同 2型糖尿病连锁 ,其NPL值为 1.192 ,P值为 0 .0 45 ,2 0号染色体短臂末端 2 0 p13区域的位点D2 0S117和D2 0S889以及 2 0号染色体长臂 2 0q13 .3区域的D2 0S196位点同 2型糖尿病连锁 ,其NPL值分别为 1.36 2、1.36 0、1.199,P值分别为 0 .0 30、0 .0 30和 0 .0 49。结论 1号染色体短臂 1p31区域及 2 0号染色体短臂 2 0 p13区域及长臂 2 0 q13.3区域可能存在有 2型糖尿病的易感基因。
- 骆天红赵萸袁文涛李果黄薇王琴琴郁忠勤赵家军何海屏杨明功孙卫华戴蒙江凌左祥生陈家伦罗敏
- 关键词:易感基因
- 以基因芯片技术研究胸腺类癌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基因表达被引量:7
- 2005年
- 目的 研究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胸腺类癌组织与正常胸腺组织的基因表达差异,探讨胸腺类癌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方法 利用基因芯片技术,通过不同荧光(Cy3和Cy5)标记的对照和胸腺类癌组织RNA样本与芯片杂交,观察两种组织间的基因差异表达。结果 研究发现,基因芯片的4 224个基因中403个基因在胸腺类癌组织中表达下调, 394个基因表达上调2倍以上(其中23个与细胞分裂有关), 51个基因上调5倍以上(其中与细胞分裂有关的基因1个,即PAK3)。结论 引起异位ACTH综合征的胸腺类癌组织与正常胸腺组织存在多个差异表达的基因,PAK3可能参与了该肿瘤的发生。
- 毕宇芳叶蕾宁光江凌范惠咏赵春军张济王侃侃戴蒙孙首悦赵咏桔陈中元金晓龙李小英王卫庆
- 关键词:基因芯片技术胸腺类癌异位ACTH综合征基因表达细胞分裂
- 降钙素受体基因多态性与上海地区妇女骨密度的关系被引量:21
- 2003年
- 目的探讨降钙素受体(calcitoninreceptor,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前和绝经后妇女骨密度(bonemineraldensity,BMD)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chainreaction-restrictionfragmentlengthpolymorphism,PCR-RFLP)方法,对上海地区184名绝经前和199名绝经后妇女进行CTR基因型的检测。应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ual-energyX-rayabsorptiometry,DEXA)测定腰椎和股骨颈BMD。结果383名上海地区妇女CTR基因型频率分布依次为CC型占83.8%,TC型14.6%,TT型1.6%。在绝经后妇女组,CC型的股骨颈BMD明显高于TC和TT型(P<0.01),而在绝经前组不同基因型的各部位BMD无差别。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提示,CTR基因型与绝经后妇女股骨颈BMD相关(P<0.05)。结论CTR基因多态性与绝经后妇女BMD存在一定的关联。
- 赵红燕刘建民宁光张连珍江凌戴蒙许曼音陈家伦
- 关键词:降钙素受体骨密度绝经前绝经后
- 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和肥胖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3
- 2006年
- 目的研究中国人群中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PTP-1B)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2型糖尿病及肥胖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直接测序法对PTP-1B基因作SNP筛查,并在夫妻配对样本中对所检出的SNP作基因分型。结果共检出6个SNPs位点,其中内含子区3个(I5/37C→A,I6/82A→G,I7/301C→T),外显子区3个(E8/45C→T,E9/35G→A,E10/372G→A),其中E9/35G→A为新发现的突变类型;在病例-配偶对照研究中发现,I5/37C→A,I6/82A→G和I7/301C→T等位基因频率在糖尿病患者和正常人配偶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余位点的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的分布则无明显差异。与肥胖的相关性研究中发现I5/37C→A和I7/301C→T位点与男性的腰臀比(WHR)相关(P<0.05)。结论PTP-1B基因的SNP位点I5/37C→A,I6/82A→G和I7/301C→T多态性可能和2型糖尿病的发病相关,其中I5/37C→A和I7/301C→T与男性的WHR相关。
- 张宏利朱鋐达骆天红王琴琴苏莉珍陆骆赵列宾戴蒙刘优萍李纪平杨键刘赟江凌李果罗敏
- 关键词:肥胖症蛋白酪氨酸磷酸酶-1B腰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