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雪峰 作品数:20 被引量:287 H指数:10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教委科研基金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防治老年大肠癌患者奥沙利铂周围神经毒性致感觉异常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 研究外用活血通络方对减弱老年大肠癌患者奥沙利铂诱发神经毒性的疗效观察.方法 将65例使用含奥沙利铂化疗方案的老年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分别用安慰剂(40℃温水)和活血通络方(40℃)浸泡四肢末端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 治疗组33例中未发生神经毒性有26例(78.8%),发生Ⅰ级神经毒性有5例(15.2%),发生Ⅱ级神经毒性有2例(6.1%),无Ⅲ、Ⅳ级神经毒性发生.对照组32例中未发生神经毒性有14例(43.8%),发生Ⅰ级神经毒性有8例(25%),发生Ⅱ级神经毒性有6例(18.8%),发生Ⅲ级神经毒性有3例(9.4%),发生Ⅳ级神经毒性有1例(3.1%).经非参数检验,Mann-WhitneyU统计量为3.106,P=0.01.提示两组间不同神经毒性分级的构成比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通络方外用能有效减弱老年大肠癌患者奥沙利铂所致的神经毒性. 汤雪峰 李财宝 黄建平关键词:奥沙利铂 神经毒性 活血通络方 针刺阳陵泉、胆囊穴治疗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9 2016年 目的观察针刺阳陵泉、胆囊穴对急性胆囊炎胆绞痛的临床镇痛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就诊于我院普外科的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患者共60例,随机平均分成针刺组及药物组。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疼痛评分,并检测患者外周血浆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β-内啡肽(β-Endorphin,β-EP)、胆囊收缩素(Cholecystokinin,CCK)水平。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前临床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5、10及15 min这三个时间点,针刺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而在治疗后20、25及30 min,两组的疼痛治疗有效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针刺组在降低血浆CRP方面优于药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4),但血浆β-EP及CCK的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此次研究证实针刺对于急性胆囊炎胆绞痛治疗效果优于麻醉镇痛药联合抗胆碱能药物的镇痛效果,具有起效快、效果好、持续久的优势,同时能降低胆绞痛患者的CRP水平,安全可靠。 蒋海锋 赵聪 汤雪峰 孔宪诚 沙粒 阎良 刘令圭 饶文龙 黄建平关键词:针刺 胆囊穴 阳陵泉 胆绞痛 急性胆囊炎 两种术式对近端胃癌患者预后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探讨两种不同的术式在近端胃癌患者中的疗效以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180例近端胃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所选患者分为根治性全胃切除/食管空肠Roux-en-Y吻合组(TG组)和根治性近端胃切除/胃食管吻合组(PG组),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以及预后生存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TNM分期以及肿瘤分型等指标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住院时间及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PG相比,TG组患者的淋巴结数目及阳性数增多,而并发症减少,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的1年生存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3、5年生存率,TG组明显高于PG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患者饮食情况、腹部不适、大便习惯或性状改变、体重减轻、身体状况及劳动能力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尽管全胃切除患者存在的不良临床病理因素较近端胃切除患者为多,但两种手术方式对手术操作本身及手术的难易程度的影响差异无显著性。全胃切除能通过增加淋巴结的清扫率,从而减少复发,改善预后,提高生存质量。全胃切除并不增加影响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的不利因素。 张浩 汤雪峰 刘岗 张熹玮 黄建平关键词:胃癌 根治性全胃切除 预后 术中胆道造影在急性胆囊炎胆囊切除术中的评估 被引量:1 2003年 许文捷 薛志祥 汤雪峰关键词:胆道造影 急性胆囊炎 胆囊切除术 手术治疗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理念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2021年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Chinese medicine enhanced recovery around surgery,CMERAS)理念在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围手术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2017年7月-2019年7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普外科行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术的直肠癌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的围手术期处理方案,观察组采用CMERAS理念的围术期处理方案。2组均治疗7 d。观察2组患者手术过程中肠道清洁度及术后康复质量,包括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IL-6水平,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4、CD8和CD4/CD8,记录不良反应。结果2组手术过程中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140,P=0.254)。观察组术后首次排气时间[(29.7±4.6)h比(36.1±3.8)h,t=7.590]早于对照组,术后住院时间[(4.2±0.5)d比(4.7±0.6)d,t=4.379]少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8.0%(4/50)比30.0%(15/50),χ^(2)=6.498]低于对照组(P<0.01)。术后第3天,观察组血清CRP[(11.84±4.69)mg/L比(23.63±5.04)mg/L,t=12.106]、IL-6[(34.31±5.93)ng/L比(44.39±8.81)ng/L,t=6.714]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D4水平[(37.74±7.28)%比(33.55±5.07)%,t=-3.344]、CD4/CD8比值[(1.36±0.27)比(1.13±0.22),t=-4.920]高于对照组(P<0.01),CD8水平[(28.04±4.68)%比(30.22±4.04)%,t=2.487]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CMERAS理念可促进腹腔镜直肠前切除患者围手术期恢复,且安全性较好。 蒋海锋 阎良 沙粒 孔宪诚 汤雪峰 刘岗 黄建平关键词:直肠肿瘤 直肠切除术 加速康复外科 中西医结合 围手术期 康复 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 2023年 目的探讨丹红注射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颈动脉斑块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8月至2022年6月于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就诊的120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按照住院期间是否使用丹红注射液将其分为丹红组(n=56)和对照组(n=64)。收集两组患者入院时的一般信息、病史信息、血液检测指标、影像学检查等。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记录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丹红组患者颈动脉斑块面积、颈动脉斑块厚度、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均小于对照组患者,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期间丹红组患者并发生总发生率为8.9%(5/56),与对照组患者的12.5%(8/6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可以降低血清中的C反应蛋白水平,缩小颈动脉斑块,安全有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张卓成 计高荣 汤雪峰 何淼关键词:颈动脉斑块 C反应蛋白 丹红注射液 中医快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评价及对患者中医证型的影响 被引量:12 2020年 目的探讨直肠癌中医快速康复外科(CMERAS)在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90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传统快速康复外科(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治疗组予CMERAS进行围手术期管理。采用"云中医"视诊仪观察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中医证型的变化情况,比较术中肠道清洁程度、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直接医疗费用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①治疗前、术后第1天组间比较,脾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无证型人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当天组间比较,治疗组脾虚证、阴虚证、气虚证、痰湿证人数少于对照组(P<0.05),无证型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组术中肠道清洁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首次排气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术后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直接医疗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③治疗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4%、2.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ERAS相比,CMERAS有利于改善直肠癌患者术后脾虚、气虚、痰湿、阴虚等病理状态,加速术后康复,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刘岗 杜磊 阎良 张熹玮 张浩 蒋海锋 孔宪诚 李财宝 汤雪峰 黄建平关键词:直肠癌 快速康复外科 术后康复 中医证型 添加精氨酸的TPN对胃肠癌术后营养和免疫方面的影响 被引量:25 2004年 目的 :评价添加精氨酸 (Arg)的全肠外营养 (TPN)对胃肠癌根治术后病人的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手术并发症的影响。 方法 :将 88例胃肠道癌根治术后的病人随机分为常规TPN组 (常规组 ) 30例、添加ArgTPN组(Arg组 ) 30例及对照组 2 8例。术后第 1天起常规组与Arg组连续给予TPN支持 7天 ;Arg组则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再加Arg 80~ 1 0 0ml/d ;对照组给予葡萄糖、复方氨基酸及其电解质溶液 ,后逐步过渡到口服饮食。手术前 1天、术后第 1、8天分别检测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等营养和各种免疫指标 ,并观察病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结果 :术后第 8天 ,在营养指标方面 ,常规组和Arg组病人的前清蛋白与转铁蛋白均出现明显改善 ;在免疫指标方面 ,Arg组IgG、IgE、CD3、CD4、及CD4 /CD8自然杀伤细胞活性 (NKCA)和IL 2浓度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 ;Arg组术后感染性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低于其他两组。 结论 :胃肠道癌根治术后添加Arg的TPN ,不仅能预防和纠正营养状况低下 ,而且能刺激免疫细胞 ,增强免疫应答功能 ,维持正常、适度的免疫反应 ,调控细胞因子的产生和释放 。 龚航军 祝涛 吴瑶瑶 汤雪峰 李财宝 薛志祥关键词:精氨酸 TPN 全肠外营养 胃肠癌 营养学 健脾清肠方结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观察健脾清肠方联合化疗治疗大肠癌术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免疫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例大肠癌术后脾虚湿热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以5-Fu+CF+奥沙利铂化疗方案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化疗间期加用中药健脾清肠方;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脾虚湿热证证候、生活质量(KPS评分)、化疗毒副反应和细胞因子IL-2、IL-10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脾虚湿热证候总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00%,对照组为23.33%(P<0.01)。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较治疗前有显著升高(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在外周血白细胞、粒细胞,肝功能、肾功能及周围神经(感觉障碍)方面以及化疗毒副反应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治疗组治疗后IL-2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增加(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前后IL-10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清肠结合化疗能明显改善大肠癌术后患者脾虚湿热证证候,提高生活质量,改善KPS体力状态,增强细胞免疫。 韩力 潘永福 黄春锦 丁皓 黄建平 汤雪峰 蔡淦关键词:大肠癌 脾虚湿热 化疗 细胞因子 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全程参与大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21年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参与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管理后对患者康复的效果。方法:将142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概念管理,对照组给予传统快速康复外科概念管理。分别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生活质量、睡眠质量、术后并发症、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以及术后机体免疫炎症状态。结果:研究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及睡眠质量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并发症各项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总发生率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排便时间均较对照组有所提前(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TNF-α和IL-6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3天,研究组CD4;T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中西医结合快速康复外科概念应用于大肠癌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可提高患者的恢复能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杜磊 黄建平 刘岗 储文梅 汤雪峰 刘小双关键词:中西医结合 快速康复外科 大肠癌 围手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