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洪冬玲

作品数:10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细胞
  • 8篇干细胞
  • 7篇间充质干细胞
  • 7篇充质干细胞
  • 6篇骨髓间充质
  • 5篇造血
  • 5篇造血干
  • 5篇骨髓间充质干...
  • 4篇造血干细胞
  • 4篇造血干细胞移...
  • 4篇致敏小鼠
  • 4篇小鼠
  • 4篇干细胞移植
  • 2篇致敏受者
  • 2篇受者
  • 2篇基因
  • 2篇间充质
  • 1篇单抗
  • 1篇凋亡
  • 1篇异基因

机构

  • 9篇中山大学孙逸...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 2篇哈佛医学院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作者

  • 10篇洪冬玲
  • 10篇方建培
  • 10篇许吕宏
  • 6篇吴燕峰
  • 4篇翁文骏
  • 1篇魏菁

传媒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实验血液...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应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寻找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植入的策略研究,探讨抗CD20单抗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第14d及第7d予BALB/c小鼠输注C57BL/6小鼠的脾细胞建立致敏模型。实验组于移植前第11d经尾静脉输注抗CD20单抗(美罗华)2mg/mouse,对照组于移植前第11d予输注RPMI-1640培养液0.2mL/mouse。于第0d(移植当天)取部分小鼠分离得血清及脾细胞,并检测供者反应性抗体及CD19+B细胞;部分小鼠予[^(60)Co]致死量照射,4h后予1×107C57BL/6小鼠骨髓细胞进行移植,观察生存情况及血常规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清细胞毒性指数分别为(37.00±3.46)%和(51.80±3.49)%,差异显著(P<0.01);2组的脾细胞CD19+B细胞百分比分别为(17.32±3.02)%和(34.26±2.87)%,差异显著(P<0.01)。照射移植后2组受者均于14d左右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分别为第13d及第11d,Log-rank检验2组间的差别无显著(P>0.05)。濒死动物血常规结果示三系减少,提示受者死于造血衰竭。结论:抗CD20单抗能杀伤受者B细胞,降低致敏程度,但实验中该单抗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细胞在致敏受者的植入。
许吕宏方建培Le Yi洪冬玲翁文骏魏菁
关键词:致敏受者抗CD20单抗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致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
2011年
本研究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体外对致敏小鼠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作用方式,以便进一步了解MSC对致敏小鼠影响的可能机制。建立致敏模型后,将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的正常小鼠骨髓MSC或其培养上清液作为免疫细胞或免疫因子,致敏小鼠的淋巴细胞作为效应细胞,用植物血凝素(phytohemagglutinin,PHA)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在体外应用MTT法检测两者的混合淋巴细胞增殖反应。结果表明,正常小鼠骨髓MSC在体外能很好地抑制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同时在MSC培养上清液也能观察到类似现象,而且随着两者细胞比例或浓度比的增大,抑制作用有所加大,当两者比例为1∶1时抑制作用最大(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MSC能在体外明显抑制致敏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该作用可以通过细胞与细胞(MSC和淋巴细胞)直接接触抑制,也可通过细胞与细胞的间接作用(如MSC的培养上清液与淋巴细胞)方式发挥作用。
洪冬玲吴燕峰许吕宏方建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致敏小鼠混合淋巴细胞反应
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在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中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通过异基因脾细胞输注方法建立致敏动物模型;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骨髓MSC,分别移植到非致敏及致敏受者体内,并于移植后不同时间点检测MSC的归巢情况。致敏BALB/c小鼠经照射预处理,联合应用同基因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每日观察小鼠的生存情况。【结果】体外培养第4代MSC表现为长梭形,阴性表达造血细胞表面分子而阳性表达粘附分子。动物体内实验发现移植后第48小时,MSC在非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骨髓,而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造血干细胞移植实验中,致敏小鼠接受同基因骨髓MSC与异基因骨髓细胞移植,结果发现致敏小鼠在移植后第12~16天全部死亡,生存中位数时间是14 d。【结论】成功培养小鼠骨髓MSC;移植后MSC在致敏受者体内主要归巢于脾脏组织;联合应用MSC移植并不能有效促进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在致敏受者体内植入。
许吕宏洪冬玲吴燕峰方建培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致敏受者造血干细胞移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研究
目的本实验拟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在致敏造血干细胞移植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BALB/c小鼠骨髓细胞,通过贴壁培养方法获得MSC;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分子标记,混...
许吕宏洪冬玲吴燕峰方建培
FAK基因沉默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本研究靶向黏着斑激酶(FAK)基因,构建FAK-shRNA慢病毒载体,并研究FAK基因沉默对白血病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化学合成人FAK基因的shRNA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将该FAK shRNA序列插入含荧光素GFP慢病毒质粒。该FAK shRNA慢病毒载体在体外包装、浓缩,然后转染至人白血病细胞株。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FAK基因表达水平,予Annexin V标记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经核苷酸序列分析提示FAK shRNA正确插入慢病毒质粒,该病毒载体在白血病细胞株的转染率为10%-25%。与对照组相比(无FAK shRNA的慢病毒载体),FAK shRNA慢病毒载体在细胞FAK mRNA及蛋白水平的抑制率分别为40%和70%。凋亡实验表明,对照组与FAK shRNA慢病毒载体组的Annexin V阳性率分别为(4.19±0.36)%和(8.48±0.58)%,两者差异明显(P<0.05)。结论:我们成功构建FAK shRNA慢病毒载体,该载体能抑制FAK基因表达并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
许吕宏方建培Le Yi翁文骏洪冬玲
关键词:黏着斑激酶基因沉默白血病细胞凋亡
致敏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培养及多向分化功能的测定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评价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骨髓源性间充质干细胞(MSCs)的体外培养生长能力及其多向分化功能。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间充质干细胞,流式检测其表面标志以及检测其成骨、成脂和成肌多向分化状况;结果: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与非致敏小鼠骨髓源性MSCs比较,形态学无差异且均表达CD29+、CD105+、CD44+和Sca-1+;CD34-、CD11b-;同时在相应的诱导条件下具有向成骨、成脂、成肌多向分化的能力。结论: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的小鼠,其骨髓源性MSCs的形态学和功能与正常小鼠的MSCs比较评估未见异常。
洪冬玲吴燕峰许吕宏方建培
关键词:致敏小鼠间充质干细胞细胞分化
脾细胞输注致敏对异基因骨髓细胞损伤的机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脾细胞输注致敏对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应用异基因脾细胞输注的BALB/c小鼠作为致敏模型,未致敏(正常)BALB/c小鼠作为对照,异基因供者骨髓细胞来源于C57BL/6小鼠。通过补体依赖细胞毒性反应(CDC)、细胞毒性免疫细胞杀伤作用、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作用(ADCC)、粒-单核细胞集落培养(CFU-GM)等实验研究致敏血清及致敏免疫细胞对异基因骨髓细胞的影响。【结果】与补体孵育30min或1hr后,致敏血清组死亡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正常血清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细胞毒性免疫细胞杀伤作用及ADCC实验中致敏组的细胞毒性指数均高于正常组,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致敏血清与骨髓细胞孵育组的CFU-GM数量比单纯骨髓细胞组有所减少,但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致敏受者通过体液免疫及细胞免疫途径损伤异基因骨髓细胞。
许吕宏方建培翁文骏洪冬玲
关键词:脾细胞骨髓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小鼠体内的示踪归巢实验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以异基因脾细胞输注致敏小鼠体内的归巢情况。【方法】正常同种异基因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培养及鉴定后,体外予羧基荧光素二醋酸盐琥珀酰亚胺酯荧光染料标志,经尾静脉注射到致敏组和非致敏组小鼠体内(每组10只),在6 h、24 h和48 h处死动物,分别应用冰冻切片和流式检测方法了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各个脏器的分布情况。【结果】冰冻切片和流式检测结果均表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致敏小鼠体内迅速和持久在脾、肝脏聚集,而非致敏动物却没有明显聚集到肝脾等脏器,而是最终归巢到了骨髓。其中流式细胞仪定量结果表明:6 h时致敏小鼠脾脏荧光阳性细胞为(3.78±0.66)%,与同期正常小鼠脾脏结果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而在48 h时致敏小鼠骨髓荧光阳性细胞为(0.43±0.35)%,同期正常小鼠骨髓为(5.40±1.58)%,两者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异基因脾细胞致敏的小鼠体内肝脾等免疫脏器明显受到致敏影响,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内归巢的定位具有很高的趋化吸附作用,中止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正常状态下向骨髓的归巢。
洪冬玲吴燕峰许吕宏方建培
关键词:致敏小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致敏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植入的影响
2012年
目的:前期的研究已经证实致敏小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植入失败率高。本研究拟通过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进行干预,观察能否提高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植入率。方法:应用贴壁培养法体外培养正常小鼠骨髓MSCs,并分为6个实验组,包括实验组1:d11 MSCs干预的致敏组;实验组2:d0 MSCs干预的致敏组;实验组3:d11和d0 2次MSCs干预的致敏组;实验组4:无MSCs干预的致敏小鼠对照组;实验组5:无MSCs干预的正常小鼠(非致敏小鼠)移植对照组;实验组6:无MSCs干预的正常小鼠不移植对照组。观察指标包括生存分析、移植效果分析(血象改变、骨髓细胞恢复及嵌合分析等)和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检测,最终评估MSCs干预对各实验组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植入率的影响效果。结果:与对照组(实验组4、5、6)比较,MSCs干预(实验组1、2、3)在2次异基因脾细胞注射法致敏的动物模型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时,未能促进骨髓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植入,也未能延长致敏动物移植后的生存时间。结论:体内应用1×106MSCs干预,未能促进2次异基因1×106C57BL/6小鼠脾细胞输注法建立的重度致敏模型异基因造血干/祖细胞移植的植入。
洪冬玲吴燕峰许吕宏方建培
关键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致敏小鼠
联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造血干细胞移植在致敏动物模型应用的实验研究
许吕宏洪冬玲翁文骏方建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