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宝莹

作品数:17 被引量:194H指数:8
供职机构: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广东省护理学会护理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9篇护理
  • 8篇造口
  • 8篇肠造口
  • 4篇造口患者
  • 4篇乳腺
  • 4篇乳腺癌
  • 4篇腺癌
  • 4篇肠造口患者
  • 3篇术后
  • 3篇自我护理
  • 3篇PICC
  • 3篇肠癌
  • 2篇心理
  • 2篇晕轮效应
  • 2篇直肠
  • 2篇直肠癌
  • 2篇生活质量
  • 2篇手术
  • 2篇自我
  • 2篇自我效能

机构

  • 16篇广州医科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作者

  • 17篇潘宝莹
  • 13篇何小霞
  • 9篇阳红娟
  • 8篇严银英
  • 6篇区瑞莲
  • 5篇张密
  • 2篇徐学虎
  • 2篇陈戎
  • 2篇黎淑玲
  • 1篇何小霞
  • 1篇岑东芝
  • 1篇唐毅
  • 1篇黄隽
  • 1篇陆晓鹏
  • 1篇罗林英
  • 1篇黄霞

传媒

  • 6篇国际护理学杂...
  • 2篇护理学杂志
  • 1篇国际医药卫生...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齐鲁护理杂志
  • 1篇现代临床护理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华现代护理...
  • 1篇医学信息(下...
  • 1篇中国科技期刊...
  • 1篇循证护理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22
  • 2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支气管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哮喘模块)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支气管哮喘儿童的生活质量(哮喘模块)与哮喘控制水平的相关性。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相关治疗信息记录表、儿童生活质量(哮喘模块)量表和儿童哮喘控制测试量表对在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儿科门诊就诊的90例哮喘儿童进行横断面研究。结果儿童哮喘未控制为62例(68.89%);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儿童生活质量(哮喘模块)量表的总分及哮喘症状维度呈正相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被动吸烟、因哮喘加重就诊次数和儿童生活质量中的哮喘症状维度是儿童控制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哮喘儿童目前整体控制水平不容乐观。哮喘儿童生活质量(哮喘模块)与儿童哮喘控制水平有密切联系,医务工作者在为哮喘患儿进行药物治疗时,也应把哮喘儿童生活质量这一因素考虑在内。
严银英何小霞潘宝莹张密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生活质量儿童哮喘控制测试
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对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早期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60
2020年
目的探讨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对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早期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行PICC置管并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按PICC置管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赋能教育模式,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配偶同步赋能教育。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前、第2次化疗前和第3次化疗前进行调查,比较化疗早期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与生活质量水平的差异。结果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配偶同步赋能教育模式应用于乳腺癌PICC化疗患者,有助于在化疗早期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和生活质量水平,相比对患者单独实施赋能教育的效果更具优势。
阳红娟何小霞严银英潘宝莹李宁宁
关键词:乳腺癌PICC配偶自我效能生活质量
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全程无缝连接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病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探讨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全程无缝连接护理对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病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7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8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为对象,按电脑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基于微信互动平台予以全程无缝隙连接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应对方式、病耻感及自我护理能力。结果护理后,实验组应对方式中面对维度评分是(19.03±0.13)分,较对照组的(16.26±0.78)分高,实验组屈服维度评分是(8.19±0.16)分,回避维度是(14.08±0.23)分,分别较对照组的屈服维度(9.16±0.18)分、回避维度(15.71±0.53)分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实验组病耻感评分较对照组低,自我护理能力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基于微信互动平台的全程无缝连接护理可改善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应对方式,减轻病耻感,进而提升其自我护理能力。
潘宝莹何小霞阳红娟严银英
关键词:肠造口病耻感
自我超越思维下干预策略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23年
目的:探讨自我超越架构下干预策略对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负担、应对方式及希望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及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5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73例)及对照组(7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及健康指导,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干预策略,于干预前及干预结束后1周采用自我超越量表(ST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Herth希望量表、自我管理效能量表、癌因性疲乏量表对患者自我超越水平、心理负担、应对方式、希望水平、自我效能、癌因性疲乏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T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SDS、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4.278,-3.345,-3.393;P<0.05);干预后观察组积极应对得分高于对照组(t=2.037,P<0.05),消极应对得分低于对照组(t=-2.917,P<0.05);干预后观察组Herth希望量表中现实及未来积极态度、积极行动、与他人亲密关系3个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5.581,2.239,3.447;P<0.05),自我效能量表中正性态度、自我减压维度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t=3.963,5.372;P<0.05);干预后观察组认知疲乏、情感疲乏及总疲乏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t=-3.005,-4.584,-2.623;P<0.05)。结论:自我超越思维架构下的干预策略可改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心理负担,帮助患者积极应对疾病,提高自身希望水平及自我效能,减轻癌因性疲乏。
潘宝莹刘文明黄隽岑东芝郭龙斌
关键词:自我超越乳腺癌心理负担
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在老年肠造口患者感恩与创伤后成长间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5
2017年
目的探讨老年肠造口患者感恩、创伤后成长、目的性反刍性沉思的关系。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对324例老年肠造口患者采用创伤后成长评定量表、感恩问卷、事件相关性反刍性沉思问卷进行调查。结果老年肠造口患者感恩、创伤后成长、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得分分别为21.79±3.35、51.42±8.42、13.02±2.65,三者呈正相关(均P<0.01);目的性反刍性沉思对感恩与创伤后成长起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为31.4%。结论老年肠造口患者创伤后成长水平不容乐观,护理人员应关注其思维变化,制定相应的护理策略提高患者感恩,促进其进行目的性反刍性沉思,提高创伤后成长水平。
潘宝莹何小霞张密陈戎
关键词:造口感恩创伤后成长
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探讨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对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及病耻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20年3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肠造口80例病人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分别于干预前、出院前1 d、出院后3个月采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和社会影响量表进行调查,比较两组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和病耻感水平。结果:两组领悟社会支持和病耻感得分的组间效应、时间效应及交互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干预后不同时间点的领悟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对照组,病耻感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芳香疗法联合音乐治疗有助于提高肠造口病人术后早期领悟社会支持水平,降低病耻感。
阳红娟区瑞莲潘宝莹黄霞李黎叶
关键词:肠造口芳香疗法音乐治疗术后早期病耻感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延续护理结合PDSA循环对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被引量:13
2016年
目的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延续护理结合PDSA循环在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80例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肠造口患者,按照出院日期先后顺序依次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延续护理,干预组采取基于积极心理学结合PDSA循环对患者进行延续护理,分别于患者出院后1周、出院后第1、2、3个月各进行1次干预。分别于干预前(即基线资料)、第4次干预结束后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分别用T0、T1、T2表示),采用造口相关自我效能问卷进行测评。结果除了对性生活的信心这个单独条目外,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各维度、各单独条目和总分的干预主效应及时间主效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交互效应(P〈0.05),对性生活的信心此单独条目的干预时间主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存在交互效应(P〈0.05);干预组在干预结束后即刻及干预结束后3个月造口相关自我效能各维度、各单独条目和总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结论基于积极心理学结合PDSA循环的延续护理有助于提高肠造口患者自我效能水平。
何小霞潘宝莹徐学虎陈戎严银英区瑞莲阳红娟
关键词:肠造口积极心理学自我效能
快速康复护理对肠癌患者疗效影响的meta分析
2015年
目的采用meta分析来评估快速康复护理在肠癌患者护理中临床效果。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检索年限为1998年至2014年。2名评议员独立评估每篇纳入文献情况,所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是基于Jadad制定的量表。采用Chochrane协作网的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篇文献(470例患者,其中快速康复组233例,对照组237例),8篇文献均被评为低质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快速康复组与对照组相比较,其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提前[均数差(MD)=-5.27,95%CI(-5.51,-5.03)】,首次排便时间提前【MD=-1.76,95%CI(-2.17,-1.36)],术后进食时间提前[MD=-1.58,95%CI(-1.88,-1.29)】,住院时间减少住院时间[MD=-4.66,95%CI(-5.19,-4.13)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俨〈0.05)。结论快速康复干预对肠癌患者的疗效优于传统的干预方式,由于纳入文献的质量较低,尚需要高质量的研究文献来进一步探讨快速康复干预对肠癌患者疗效的影响。
严银英何小霞潘宝莹区瑞莲陆晓鹏
关键词:META分析快速康复肠癌
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对肠造口患者造口适应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被引量:4
2022年
目的探讨以操作技能直接观察评估(DOPS)为工具的形成性评价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住院期间造口适应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严格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选择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76例,按照手术的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设两次以DOPS为考评工具的形成性评价,时间分别为第2阶段和第3阶段的健康教育实施后。于出院前1 d采用造口适应量表和造口患者自我护理量表进行调查。结果干预组患者造口适应总分(54.42±3.67)分高于对照组(41.63±9.8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组患者造口自我护理得分总分(47.32±1.63)分高于对照组(40.61±3.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DOPS的形成性评价应用于肠造口患者住院期间的健康教育中,有助于提高患者该阶段的造口适应水平和自我护理能力。
区瑞莲阳红娟何小霞严银英潘宝莹
关键词:肠造口自我护理
晕轮效应在乳腺癌术后PICC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应用晕轮效应进行PICC术后护理的效果。方法:108例乳腺癌患者按入院月份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照PICC常规护理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晕轮理论将患者安排同一间病房,组成互助小组,PICC护理教育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设互助组组长和病友qq群,自主监督,护士电话随访。观察两组患者PICC异位拔管率、上肢肿胀发生率、康复锻炼依从性、更换敷料频率,局部伤口红肿、湿疹、溃疡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晕轮效应干预的PICC组拔管率低(1.47%),上肢肿胀发生率低(5.88%),患肢功能锻炼依从性好(94.12%),按时更换辅料率高(91.18%),局部伤口并发症发生率低(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晕轮效应干预,可降低乳腺癌术后留置PICC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延长置管时间,有助于术后恢复。
何小霞张密黎淑玲潘宝莹
关键词:乳腺癌PICC晕轮效应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