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祖君
- 作品数:12 被引量:23H指数:3
-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教育厅科研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更多>>
- 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音乐与革命历史歌曲——以“金韬红军三部曲”音乐创作为例被引量:1
- 2019年
- 严肃的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音乐创作有着不同的审美取向,有更多使用原创音乐的,也有合理地利用革命历史歌曲的,进而也事半功倍地利用了这些革命历史歌曲潜在的艺术表现力,故极大深化了这些剧目的思想主题。"金韬红军三部曲"即如此。
- 潘祖君
- 关键词:原创音乐历史歌曲音乐创作思想主题
- 斯托克豪森早中期电子音乐创作及其影响研究
- 2015年
- 20世纪中期,经历了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文化艺术领域出现了各种新的形式,传统的有调性音乐逐步瓦解,一些新的思维、新的作曲方式被作曲家广泛采用,随着现代工业社会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音乐也应运而生。它的产生是在新的社会时期,人类思维的得到解放,传统乐音音高音乐逐步往噪音音乐延伸的道路上继续实验的结果。斯托克豪森作为德国严肃电子音乐作曲家,在这一时期创作了大量的电子音乐作品,其作品中体现出的电子音响、拼贴技术、声音空间、世界音乐、序列电子音乐、偶然音乐等特性,以及其创作思维观念等直接或间接影响到现当代作曲家的创作。
- 潘祖君
- 关键词:电子音乐
- 约翰·威廉姆斯的音乐主题与电影主题——以电影《辛德勒名单》与《拯救大兵瑞恩》为例被引量:3
- 2014年
- 一 在国际影坛,约翰·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是一位了不起的人物。作为一位久负盛名的作曲家,他与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合作,从1974年的《横冲直撞大逃亡》(The Sugarland Express)到近期的《战马》(WarHorse),已有近40年的历史,为好莱坞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更是为广大听众留下了许多经典的音乐主题旋律。
- 潘祖君
- 关键词:《拯救大兵瑞恩》音乐主题《辛德勒名单》电影主题主题旋律
- 从单一技术训练到综合素质培养——作曲专业本科学段课程设置的反思与构想被引量:2
- 2013年
- 高等音乐院校无疑是培养“职业作曲家”的教育机构,其作曲专业的课程设置直接影响人才培养的质量。
- 潘祖君
- 关键词:综合素质培养课程设置专业本科学段高等音乐院校
- 流行歌曲创作中的“藏族音乐元素”探究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国当代流行歌曲的创作及传播发展,是受多元文化发展及时代条件影响的。"藏族音乐元素"日益渗透进中国流行歌曲创作,取得听众集体共鸣。这种将藏民族文化元素拆分,再进行艺术加工创作的音乐作品,已成为流行歌曲创作中的一个突出门类。
- 潘祖君
- 关键词:流行歌曲创作
- 调式半音体系:中国形态与中国诠释被引量:2
- 2020年
- 调式半音体系是巴托克1943年对匈牙利新音乐特征的一种描述,作为一种作曲技法理论,在中国现代音乐创作和理论中既体现为特定的和声形态和调性思维,又体现为特定的乐音体系和音高组织,还是一种特定的现代音乐分析理论和方法。调式半音体系之所以在中国得到充分呈现和阐发,并有其中国形态和中国诠释,就在于中国传统音乐中本来就存在同宫或多宫系统的调式综合,甚至还呈现为由多宫系统自然调式音级组成的综合调式半音体系。故调式半音体系在中国不仅有其独特的形态,而且还能得到基于中国传统音乐理论的诠释。
- 潘祖君
- 关键词:调性思维音高结构
- 论斯托克豪森作品《天狼星》的声音材料组织结构 ——析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天狼星》
- 本论文是关于斯托克豪森创作的电子音乐《天狼星》的分析研究。该论文从声音材料的组织结构角度对该部作品进行了剖析。论文由引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构成,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斯托克豪森与电子音乐”。该章讨论了关于斯托克豪森的...
- 潘祖君
- 关键词: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
- 唢呐随想曲《敦煌魂》音乐评析
- 2010年
- 对古典戏曲经典的改编遵循去芜存精,含英咀华的艺术原则,依据当代剧场需要和地方戏曲声腔特点,对原著情节、动作、场面进行了巧妙的整合和提炼,化"戏"入"曲",雅俗相融,为传统戏曲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活力。
- 潘祖君
- 关键词:戏曲改编
- 论斯托克豪森作品《天狼星》的声音材料组织结构
- 本论文是关于斯托克豪森创作的电子音乐《天狼星》的分析研究。该论文从声音材料的组织结构角度对该部作品进行了剖析。论文由引言、正文、注释、参考文献构成,共分为两章。第一章为“斯托克豪森与电子音乐”。该章讨论了关于斯托克豪森的...
- 潘祖君
- 关键词:斯托克豪森电子音乐
- 文献传递
- “交互式”电子音乐的特点之浅见——“音乐与高科技”音乐会有感被引量:11
- 2005年
- 随着二十世纪科学技术发展的日新月异及其向人类社会当代文明的各个领域的浸透,一些作曲家走向了音乐与高科技相互结合的道路,寻求一种更加符合他们音乐音响观念和音乐审美情趣的方式,这促使作曲家与科技专家相互协作,共同完成音乐作品的创作,“电子音乐”即是作曲家与音乐工程师协同创作的作品类型之一。
- 潘祖君
- 关键词:电子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