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红梅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半夏
  • 3篇植物
  • 2篇电泳谱带
  • 2篇植物生物
  • 2篇植物生物化学
  • 2篇生长节律
  • 2篇生物化学
  • 2篇牛膝
  • 2篇谱带
  • 2篇种茎
  • 2篇种子
  • 2篇种子蛋白
  • 2篇物种
  • 2篇成株
  • 2篇川牛膝
  • 1篇药用
  • 1篇药用植物
  • 1篇野生
  • 1篇野生居群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机构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4篇成都中医药大...

作者

  • 9篇潘红梅
  • 8篇吴卫
  • 5篇申浩
  • 4篇侯凯
  • 4篇李敏
  • 2篇官玲亮
  • 2篇陈黎
  • 2篇蔡文国
  • 2篇邵金凤
  • 2篇刘千
  • 2篇陈鹊
  • 2篇王元彪
  • 1篇赵欢
  • 1篇翟娟园
  • 1篇郑有良
  • 1篇唐六华

传媒

  • 2篇中国中药杂志
  • 2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药房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核糖体DNA ITS序列分析在药用植物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21
2009年
药用植物核rDNA是高度重复的串联序列,由于同步进化的力量,大多数物种中这些重复单位间已发生纯合或接近纯合。5.8SrDNA把核rDNA的内转录间隔区分为ITS1和ITS2两部分。由于ITS序列变异较快,能够提供较丰富的变异位点和信息位点,已在药用植物鉴别、道地性研究、栽培与野生药用植物遗传差异分析、较低分类阶元的系统发育和分类研究中发挥重要作用。
赵欢吴卫郑有良潘红梅翟娟园
关键词:核糖体DNAITS区药用植物
川半夏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
半夏是一味我国常用的中药,其原植物为天南星科半夏属多年生草本植物半夏[Pinetlia terna ta(Thunb.) Breit.]的干燥块茎。近年来由于人们的过度采挖和生态环境的改变,其野生资源濒临枯竭,人工栽培在...
潘红梅
关键词:减数分裂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生长节律Β-谷甾醇
不同施肥水平对川半夏产量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7
2011年
目的: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施肥水平对川半夏产量和主要有效成分的影响,为川半夏标准化栽培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来自川半夏主产区的野生半夏居群作为试验材料,采用3因素5水平L25(56)正交表设计田间试验,3次重复。生长期间定期考察各小区出苗,抽薹和开花情况;采收后计算其单株增重率和单株增殖率,并取样测定其生物碱,β-谷甾醇的含量。结果:不同施肥水平下川半夏出苗、珠芽产生和抽薹等生长节律基本一致。但生长期间平均出苗数间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而平均抽薹数、平均珠芽产生数、单株增重率、单株增殖率、β-谷甾醇以及生物碱含量间差异则达极显著水平(P<0.01)。各施肥因子及因子间互作对β-谷甾醇含量无显著影响,但对其他指标均有影响。结论:川半夏生产栽培中最佳施肥组合为每公顷施N,P2O5,K2O为315,225,270 kg,建议在生产上采用。
申浩吴卫侯凯潘红梅李敏官玲亮
关键词:施肥
一种川牛膝与其易混物种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牛膝与其易混物种的鉴别方法,涉及植物生物化学领域。为解决川牛膝生产用种混杂,以及川牛膝及其易混物种的鉴别往往只能在出苗或成株乃至收获后才能进行且实施复杂、成本高,目前尚无有效鉴别川牛膝与杂牛膝的方法等问...
吴卫刘千邵金凤蔡文国潘红梅陈鹊侯凯王元彪陈黎
一种川牛膝与其易混物种的鉴别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川牛膝与其易混物种的鉴别方法,涉及植物生物化学领域。为解决川牛膝生产用种混杂,以及川牛膝及其易混物种的鉴别往往只能在出苗或成株乃至收获后才能进行且实施复杂、成本高,目前尚无有效鉴别川牛膝与杂牛膝的方法等问...
吴卫刘千邵金凤蔡文国潘红梅陈鹊侯凯王元彪陈黎
文献传递
川半夏种茎大小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不同大小川半夏种茎对产量和质量的影响,为川半夏规范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川半夏主产区3份不同来源地的材料,分别按种茎直径(d)大(d>1.5 cm)、中(1.0 cm
申浩吴卫侯凯潘红梅李敏
关键词:种茎栽培
川半夏资源可溶蛋白图谱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为阐明川半夏资源间亲缘关系,准确鉴定半夏药材提供更多证据。方法采用SDS-PAGE技术分析对以川半夏资源为主的23份半夏材料以及2份掌叶半夏材料的叶片和块茎可溶性蛋白进行分析;采用NTSYS软件计算材料间相似系数,并用UPGMA法构建了系统树。结果叶片共分离出19条迁移率不同的谱带,3条带纹为所有材料共有,每份材料可分离出11~18条比较清晰的带,平均14.5条。块茎共分离出12条迁移率不同的带纹,3条带纹为所有材料共有,每份材料可分离出4~12条比较清晰的带,平均9.4条。与块茎可溶蛋白图谱相比较,叶片可溶蛋白图谱能更好的鉴定半夏与掌叶半夏;无论是块茎还是叶片,其可溶蛋白在GS值为0.817水平上所有材料都可以聚为五大类,染色体数目相同或相近的材料有聚在一起的趋势。结论川半夏资源具有较丰富的可溶蛋白遗传多样性;叶片可溶蛋白图谱可用于鉴别半夏与掌叶半夏,但块茎可溶蛋白图谱难以区分二者。
潘红梅吴卫申浩官玲亮
关键词:SDS-PAGE聚类分析
不同居群野生半夏的生长节律及产量和质量比较研究
2012年
目的:观察不同居群野生半夏的生长节律,比较其不同居群产量和品质的差异,为川半夏的引种和良种选育提供依据。方法:将来源于四川主产区和部分省外的野生半夏种质共12份,引种于四川雅安,在生育期内详细考察各居群出苗、开花抽薹、珠芽产生情况;收获后考察各自的增殖率和增重率,并测定其主要化学成分。结果:不同居群半夏的生长节律基本表现一致;增殖率、增重率和可溶蛋白含量差异较大;生物碱和β-谷甾醇含量差异不大。采自四川渠县的S07-28居群产量和品质较优,值得进一步研究。结论:本试验结果可为川半夏的引种栽培和育种提供理论支持。
申浩吴卫潘红梅李敏
关键词:半夏野生居群生长节律
不同贮藏方式对川半夏种茎出苗及其生理指标影响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研究川半夏种茎的最佳贮藏方法。方法:采用9种不同贮藏方式对川半夏种茎进行越冬贮藏处理;次年播种后观察其发芽情况,统计不同贮藏条件下种茎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成苗后取样测定其种苗发根数、根长、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和过氧化氢酶活力等生理指标。结果:川半夏在不同贮藏条件下,除叶绿素含量差异未达显著水平外,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发根数、根长、根系活力、过氧化氢酶活力的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川半夏种茎收获后,建议采用室内湿沙(土)贮藏或4℃冰箱贮藏。在此条件下,种茎的萌发和生长活力表现最好。
申浩吴卫唐六华潘红梅李敏
关键词:贮藏方式出苗种茎生理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