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万军

作品数:26 被引量:41H指数:4
供职机构:中北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10篇专利

领域

  • 6篇电子电信
  • 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篇自动化与计算...
  • 3篇理学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机械工程
  • 2篇电气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6篇PDMS
  • 4篇掩膜
  • 4篇掩膜板
  • 4篇腔体
  • 4篇腔体结构
  • 4篇腔体滤波器
  • 4篇滤波器
  • 4篇光刻
  • 4篇毫米波
  • 3篇电镀
  • 3篇透镜
  • 3篇芯片
  • 3篇纳米
  • 3篇UV-LIG...
  • 2篇血细胞
  • 2篇血细胞仪
  • 2篇有限元
  • 2篇制作方法
  • 2篇三维成像
  • 2篇水听器

机构

  • 24篇中北大学
  • 4篇路易斯安那州...
  • 2篇教育部
  • 2篇山西大学
  • 1篇中国航天科工...

作者

  • 25篇王万军
  • 21篇张斌珍
  • 15篇段俊萍
  • 10篇张勇
  • 8篇杨潞霞
  • 6篇李向红
  • 6篇崔敏
  • 6篇姚德启
  • 6篇范新磊
  • 5篇郝晓剑
  • 4篇张安学
  • 4篇王研
  • 3篇张国军
  • 3篇张勇
  • 3篇王春水
  • 3篇薛南
  • 2篇唐军
  • 2篇毛静
  • 2篇薛晨阳
  • 2篇石云波

传媒

  • 3篇材料导报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光电子.激光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电子学报
  • 1篇功能材料
  • 1篇仪表技术与传...
  • 1篇材料工程
  • 1篇电光与控制
  • 1篇电子器件
  • 1篇舰船科学技术

年份

  • 2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9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2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混有Fe_3O_4纳米颗粒的PDMS薄膜磁力激励变形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为基体,以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过的20nm Fe3O4纳米颗粒为填充物,将这两种材料以不同比例进行混合得到磁性PDMS薄膜,对该磁性薄膜受力进行理论分析,用微米X射线三维成像系统测试同一永磁铁激励下不同半径、支撑腔体不同高度下(磁性薄膜距离永磁铁高度)和Fe3O4纳米颗粒不同质量分数下磁性薄膜的变形大小,以及不同表面磁场强度的永磁铁激励下磁性薄膜的变形大小,通过振动样品磁强计对磁性薄膜样品的磁滞曲线进行了检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激励下半径越大、支撑腔体高度越小、质量分数越大薄膜中心位移越大,不同激励下永磁铁磁场强度越大薄膜中心位移的也越大,与理论分析一致。薄膜变形引起空腔内的体积变化,体积变化证明了薄膜驱动液体的能力,该实验为应用于微流体中的微泵提供了理论依据。
段俊萍王春水张斌珍王万军
关键词:磁性薄膜FE3O4纳米颗粒PDMS
微流体细胞仪及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学检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流体细胞仪及制作方法。解决了目前传统的血细胞仪体积庞大、价格昂贵,特别是互染率高的技术问题。一种微流体细胞仪,主要包括微流体芯片和特制的外部检测部件,所述微流体芯片上设有样本通道、聚焦...
王万军杨潞霞段俊萍张斌珍王春水郝晓剑张勇范新磊李向红邵国成
文献传递
超材料在完美吸波器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6年
超材料的电磁响应不仅由其构成材料决定,更与其谐振单元的微结构和排列组合息息相关,基于电磁超材料的完美吸波器(Perfect Metamaterial Absorber,PMA)通过设计合理的谐振器微结构可实现对特定频段电磁波的100%吸收。PMA具备设计灵活、响应可调、吸波强、频带宽、厚度薄、质量轻等诸多优点,可广泛用于隐身材料、频率选择表面、太赫兹成像、微型天线、智能通信、电磁波探测及调控等领域。本文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基于PMA发展历程、结构特征、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以期获得对PMA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最后对PMA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了探讨,具备多功能的主动智能PMA和基于新工艺、新材料的新型PMA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张勇张斌珍段俊萍王万军
关键词:超材料隐身衣
采用盲孔填充技术制备金属微电极阵列
2017年
针对目前MEMS工艺里由于微电铸铸层内应力导致的金属微结构与基底容易脱离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一种借助盲孔填充技术制备微电极阵列的方法。选择KMPR作为胶模材料,首先通过UV-LIGA工艺制备出180μm厚的阵列孔缝胶模结构,然后在胶模表面溅射Cu种子层,优化电铸工艺参数:电铸前采用真空润湿的方法排出孔缝内气泡,电铸液中加速剂与抑制剂浓度分别为4×10^(-6)mol/L和24×10^(-6)mol/L,电流密度为1 A/dm^2,在孔缝内电铸铜,并在胶模表面电铸出铜基底,最后获得了高180μm,线宽200μm的两种柱状金属微电极阵列。试验结果表明,盲孔填充技术是一种低成本、安全的制作金属微电极阵列的方法。
杨昕张斌珍南雪莉崔建利王万军
关键词:UV-LIGA
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微流控芯片被引量:9
2013年
为了使用微流体细胞仪对细胞精确计数,采用紫外光刻工艺制作了能够真正实现三维聚焦功能的微流体检测芯片(微流控芯片)。使用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二次倒模复制其结构以缩短微流控芯片制作周期、降低制作成本,并进行了芯片的封装与测试。首先,利用沉浸式光刻技术和斜曝光工艺制作了具有三维聚焦功能的SU-8微流沟道;然后,利用PDMS对所制作的SU-8微流沟道进行一次倒模,得到其负模结构;对负模结构进行表面处理后,再进行二次倒模,得到PDMS微流沟道;最后,封装PDMS微流沟道与盖片,制得微流控芯片,并对微流控芯片的沟道聚焦效果进行了测试。实验测试发现随着鞘流与样本流流速比不同,得到样本流的聚焦宽度也不同。当鞘流与样本流流速比为20∶1时,可以得到约10.4μm的聚焦宽度。结果表明,该芯片结构可靠,可以满足进一步的流体聚焦检测要求。采用该方法制作的微流控芯片具有生产周期短、成本低、效率高和结构可靠的特点。
杨潞霞郝晓剑王春水张斌珍王万军
关键词:微流控芯片SU-8胶倒模
基于PDMS的纳米级光栅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栅制作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PDMS的纳米级光栅制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纳米光栅制作方法所用设备昂贵、工艺条件苛刻复杂、难以控制、制作成本高、周期长的问题。一种基于PDMS的纳米级光栅制作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闫树斌段俊萍张斌珍王万军王伟崔敏贾志浩张勇杨潞霞毛静范新磊姚德启
文献传递
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使用光刻胶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电镀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并配合不同图案的掩膜板,采用多层匀胶、逐层光刻并显影、电镀、最终剥离固化的光刻胶的技术,可以精确构造出腔体滤波器复杂的三...
王万军段俊萍张斌珍张安学吴淑娟张勇王研姚德启崔敏王春水
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使用光刻胶作为辅助材料,使用电镀金属材料作为结构材料,并配合不同图案的掩膜板,采用多层匀胶、逐层光刻并显影、电镀、最终剥离固化的光刻胶的技术,可以精确构造出腔体滤波器复杂的三...
段俊萍王万军张安学张斌珍吴淑娟张勇王研姚德启崔敏王春水
文献传递
左手材料的研究进展与应用前景被引量:4
2015年
左手材料是一种介电常数ε和磁导率μ同时为负的人工复合材料,具有许多反常的物理性质,是材料、电磁、光学等领域的热门研究方向。在结合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综述了左手材料的理论、结构特征、制备工艺、性能测试等,最后探讨了左手材料的发展趋势、应用前景和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期获得对左手材料更为深刻和全面的理解。
张勇张斌珍段俊萍王万军
关键词:左手材料负介电常数负磁导率
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为一种毫米波腔体滤波器的制作方法。本发明使用光刻胶作为结构材料并配合不同图案的掩膜板,采用多层匀胶、逐层光刻、最终一次显影技术,可以精确构造出腔体滤波器复杂的三维结构。利用弹性优异的柔性材料PDMS对其进行翻模,构...
王万军段俊萍张斌珍张安学张勇王研杨潞霞崔敏姚德启范新磊郝晓剑李向红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