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国勋

作品数:11 被引量:182H指数:6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0篇大豆
  • 3篇栽培
  • 3篇青春
  • 3篇青春期
  • 3篇夏大豆
  • 3篇高产
  • 3篇春期
  • 2篇选育
  • 2篇育种
  • 2篇作物
  • 2篇敏感性
  • 1篇短日照
  • 1篇性状
  • 1篇油料
  • 1篇油料作物
  • 1篇育种目标
  • 1篇杂交
  • 1篇杂交育种
  • 1篇栽培技术
  • 1篇质优

机构

  • 10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 10篇王国勋
  • 7篇周新安
  • 4篇蔡淑平
  • 3篇杨志攀
  • 3篇邱德珍
  • 3篇张晓娟
  • 2篇吴学军
  • 2篇常汝镇
  • 2篇彭玉华
  • 1篇许占有
  • 1篇曹永生
  • 1篇李向华
  • 1篇刘立宏
  • 1篇刘家琳
  • 1篇邱丽娟
  • 1篇朱健超
  • 1篇谢华
  • 1篇孙建英
  • 1篇张博

传媒

  • 4篇中国油料作物...
  • 1篇大豆通报
  • 1篇大豆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作物品种资源

年份

  • 1篇2005
  • 1篇2003
  • 2篇2001
  • 2篇2000
  • 1篇1998
  • 1篇1996
  • 1篇1995
  • 1篇198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中国栽培大豆品种的分类检索研究被引量:8
1998年
中国大豆品种资源十分丰富,已经编目的栽培大豆品种22637份,为了充分利用和研究我国的这些品种资源,对其进行系统的分类十分必要。本文将编入《中国大豆品种资源目录》(包括续编一、续编二)的栽培大豆品种按其来源地所属栽培区、生育日数等性状,将其分为8种类型、480群。
周新安彭玉华王国勋常汝镇
关键词:大豆品种资源
广适应性高产夏大豆新品种-“中豆19”
王国勋吴学军袁建中彭玉华刘家琳
该项目属农艺学中的作物育种与育种选育学领域。在我国25-35℃N地区,旱、涝灾害频繁,大豆花叶病毒病普遍,大砰褐纹病时有发生,南半部大豆锈病严重。现有品种存在着产量不高、不稳产,并区域适应范围也窄等问题。为此,急需选育高...
关键词:
关键词:大豆选育抗逆性
中国大豆(Glycine max)核心种质构建Ⅰ.取样方法研究被引量:105
2003年
以 2 3 587份中国栽培大豆为试验材料 ,根据农艺性状 ,用 2 0种方法构建了大豆初级核心种质 ,对 3种分层法、3种确定取样数法和 2种个体选择法进行了比较 ,明确了栽培大豆核心种质构建的适宜取样方法和取样比例。不同取样方法与总体都进行了品种分类数、各性状符合度、数量性状平均数、各性状多样性指数方差和平均品种距离共 5个指标的比较分析 ,结果表明 ,三层次取样方法 (品种分类法 )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二层次或一层次取样法 ,按比例和平方根确定取样数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多样性指数法 ,聚类选择的方法对总体的代表性优于随机选择方法。在 2 0种方法不同取样比例条件下 ,方法 17的平均品种距离降低幅度大于方法 15。因此 ,利用品种分类法进行分层 ,用比例法确定取样数目 ,根据聚类结果进行个体选择的方法 15是构建大豆初级核心种质的最佳方法。用最佳方法构建的初级核心种质 ,比较不同取样比例的品种平均距离 ,确定品种平均距离由缓慢降低到明显降低点 (9.0 % )
邱丽娟曹永生常汝镇周新安王国勋孙建英谢华张博李向华许占有刘立宏
关键词:中国大豆核心种质取样方法农艺性状
长江中、下游地区秋大豆育种目标的商榷
1981年
近年,在长江中、下游及其附近地区,从一年多熟制的发展和用地养地的要求出发,早稻—秋大豆—冬播作物的一年三熟轮作,正在试行和发展。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处我国秋大豆产区的北缘。秋大豆由于前、后作的约束、一般最早只能在7月中旬开始播种,要求到10月中旬就成熟(实际生育日数90天以内),才能符合三熟轮作配套要求。这与本地区过去秋大豆在立秋左右播种。
王国勋
关键词:秋大豆作物育种目标河段长江
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的光(温)反应研究Ⅰ.播季反应被引量:9
2000年
利用包括“短青春期”在内的 8个大豆品种类型 ,通过分期播种观察大豆出苗至开花天数与开花至成熟天数对不同光 (温 )条件的反应 ,以进一步明确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生育期性状的光 (温 )敏感性特征。结果表明 :“短青春期”品种中豆 2 4和巨丰出苗至开花天数播季敏感性与春大豆泰兴黑豆和矮脚早相似 ,出苗至开花天数短 ,对播季不敏感 ;但开花至成熟天数长 ,对播季敏感 ,与春大豆品种明显不同。秋大豆丽秋 2号出苗至开花天数很长 ,对播季非常敏感 ,开花至成熟天数较短 ,播季敏感性仅较春大豆泰兴黑豆和矮脚早略高。“长青春期”类型 F90 -7354出苗至开花天数和开花至成熟天数比夏大豆晚熟类型略短 ,敏感性略弱。中豆 2 4和巨丰生殖生长期播期敏感性明显大于营养生长期播期敏感性 ,其比值分别为 5.79和 5.1 8。
杨志攀张晓娟蔡淑平邱德珍王国勋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播期
高产、高蛋白夏大豆新品种中豆8号的选育被引量:5
2000年
选用多个优良亲本经复合杂交育成的中豆 8号产量高 ,在南方夏大豆区试中居第一位。蛋白质及蛋白质与脂肪总量分别高达 4 9.61 %和 66.72 %,百粒重 1 8g,粒近圆形 ,外观品质优商品性好 ,是一个集高产、优质、多抗、综合性状优于一体的夏大豆新品种 。
蔡淑平王国勋周新安朱健超吴学军
关键词:夏大豆中豆8号选育栽培技术
夏大豆新品种鄂豆2号
王国勋邓祥惠李有华郭鼎新熊定中
鄂豆2号系油料所于1963年以猴子毛为母本,大白壳为父木杂交育成。1970-1975年在长江流域协作区进行多点鉴定,表现植株生长繁茂、多花多荚、抗旱耐渍感病较轻等特性。在64个试验点中有50个点增产,增产幅度为2.1%-...
关键词:
关键词:油料作物大豆新品种杂交育种
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的光(温)反应研究 Ⅲ.对长日照的反应被引量:10
2001年
在分析“短青春期”品种对播季和短日照反应的基础上 ,本研究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出苗至开花天数与开花至成熟天数对长日处理的反应 ,以进一步明确夏大豆型“短青春期”品种的光 (温 )敏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春播条件下 ,开花前 16小时长光照使“短青春期”品种中豆 2 4和巨丰的出苗至开花天数分别延长 19天和 30天 ,是供试品种类型中对长日照最敏感的类型 ;开花前长日照处理 ,开花至成熟天数两个“短青春期”品种间表现差异较大 ,中豆 2 4有所延长 ,而巨丰则有所缩短。开花前短日 +开花后长日处理 ,中豆 2 4和巨丰的开花至成熟天数均较春大豆明显延长 ,但小于秋大豆。通过 30天和 60天的长日照处理可以发现 ,长日处理结束后 ,中豆 2 4和巨丰植株需分别接受 7- 9天和 15 - 18天的短光照 ,才能开花和进入结实期。中豆 2 4出苗至开花天数在长日下的温度敏感度高于春大豆品种 ,而巨丰出苗至开花天数的温度敏感度极小。
杨志攀张晓娟蔡淑平邱德珍王国勋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光反应
大豆“短青春期”品种的光(温)反应研究Ⅱ.对短日照的反应被引量:10
2001年
在分析“短青春期”品种对播季反应的基础上 ,通过比较不同品种出苗至开花天数与开花至成熟天数对短日处理的反应 ,以进一步明确夏大豆型“短青春期”品种的光 (温 )敏感性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春播条件下 ,开花前短光照处理 ,“短青春期”品种中豆 2 4和巨丰出苗至开花天数仅缩短 2 4d ,敏感度较小 ,与春大豆型品种相似 ,而与典型夏大豆品种、秋大豆品种和“长青春期”品种明显不同 ,中豆 2 4和巨丰的出苗至开花天数对短光照不敏感。同为“短青春期”品种的中豆 2 4和巨丰 ,其开花至成熟天数对短日处理的反应有明显差异 ,前者与春大豆相似 ,而后者的开花至成熟天数的短日照敏感度不仅大于夏大豆 ,而且也大于秋大豆。生育前期对短日照不敏感的品种 ,其短日处理效应在生育后期表现更加明显。
杨志攀张晓娟蔡淑平邱德珍王国勋周新安
关键词:大豆短日照
提高南方大豆生产的高产、质优、高效技术分析被引量:1
1995年
提高南方大豆生产的高产、质优、高效技术分析周新安,王国勋(中国农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南方大豆栽培区包括淮河以南、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15个省(市、区),大部分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域广阔,气温高,雨量充沛,自然条件优越。该区为一年多熟制耕作区,大豆作为从...
周新安王国勋
关键词:大豆栽培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