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惠苏
- 作品数:27 被引量:387H指数:9
-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高校学生性与生殖健康KAP调查被引量:12
- 2004年
- 范存欣马绍斌吴赤蓬陈静王惠苏刘国宁
- 关键词:生殖健康性健康性行为
- 广州市东山区残疾人致残因素和康复情况调查被引量:5
- 2001年
- [目的 ]了解残疾人致残因素和康复情况 ,为残疾人社区卫生服务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 1998年 10月由调查人员以问卷方式 ,对广州市东山区部分街道的残疾人进行调查。 [结果 ]残疾人的致残因素中 ,疾病致残者占5 8 2 3 % ,先天致残占 2 3 10 % ,伤害致残占 18 6 7%。残疾人中 6 2 80 %未接受过康复治疗 ,先天致残者这一比例为73 90 %。 [结论 ]要采取各种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 ,加强有关残疾康复重要性及康复效果的宣传 。
- 王惠苏范存欣吴赤蓬刘国宁王声湧
- 关键词:残疾人致残因素康复
- 暨南大学488名医学生抑郁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7
- 2006年
- 目的了解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状况,探讨有关影响因素,为进行预防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488名医学生进行抑郁状态、一般人口学状况和可能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资料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进行分析。结果488名医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79.9%(390/488)。年级、生源地、失恋等因素与大学生抑郁情绪密切相关。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高,大学四年级以上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产生比大学一年级学生高3.394倍(OR=3.394,P=0.000);大陆学生较港澳台学生产生抑郁情绪的危险性高(OR=0.622,P=0.069);失恋的学生比没有失恋过的学生发生抑郁的危险性高(OR=2.366,P=0.009)。结论应重视大学生的精神心理卫生保健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张泽武吴赤蓬刘国宁范存欣王惠苏
- 关键词:抑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医学生
- 青少年自杀相关问题及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29
- 2005年
- 目的了解在校青少年学生的自杀意念、自杀计划、对自杀的态度现状,探讨自杀意念产生的原因,为自杀行为的早期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对900名学生进行调查,得到有效问卷737份。并对自杀意念产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自杀意念发生率为17.64%;自杀计划发生率为2.71%;29.72%的学生对自杀行为持不同程度的肯定态度;16.96%的学生对于身边流露出自杀念头的人会设法寻求他人帮助;33.38%的学生从未听说过有青少年心理热线;24.56%的学生从未接触过防止自杀的健康教育、69.74%的学生认为需加强相关内容的宣传教育;压力承受能力、家庭支持、睡眠质量、人际关系和朋友的支持、家族遗传史、学习压力、恋爱以及家庭成员病重是自杀意念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青少年自杀问题不容忽视,应以学校为基础开展综合性心理危机干预,有效降低自杀意念的产生。
- 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吴赤蓬刘国宁
- 关键词:家族遗传史自杀念头心理热线家庭支持自杀问题
- 钠、氯离子对离体小鼠附睾大头精子的影响
- 2003年
- 王惠苏王子栋朱伟杰范存欣吴赤蓬刘国宁
- 关键词:离体小鼠附睾精子膜精子畸形试验
- 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127
- 2005年
- 范存欣马绍斌王惠苏吴赤蓬刘国宁
- 关键词:大学生年龄阶段抽样调查亚健康年龄段
- 1356例烧伤的流行特征分析
- 目的探讨烧伤的流行特征,为减少其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1998、1999两年烧伤住院的1 356例病人进行年龄分布、儿童与老人的烧伤原因、致伤类别与致伤时间分布规律的研究.结果≤5岁的儿童发生...
- 刘国宁吴赤蓬王声氵勇范存欣王惠苏荆春霞杨浩庄
- 关键词:儿童老年人烧伤高危人群
- 文献传递
- 环磷酰胺对小鼠附睾头精子大头形发生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 2002年
- 为了解环磷酰胺 (Cyclophospamide ,CP)能否影响小鼠附睾头部大头形精子的发生率。将小鼠分成三组 ,经腹腔注射三组不同剂量CP ,喂养 3 5d后处死 ,取双侧附睾头部分别置于 1ml0 .9%NaCl液中 ,剪碎 ,取上清液涂片 ,于油镜下每只小鼠计数 2 0 0个精子中的大头形精子。环磷酰胺 10mg/kg组大头形精子发生率为 10 .8%、2 0mg/kg组为 8.7%、40mg/kg组为 7.9%。
- 王惠苏范存欣朱伟杰吴赤蓬刘国宁
- 关键词:环磷酰胺小鼠发生率
- 广州市市区某小学学生饮食行为调查被引量:4
- 2003年
- [目的 ]了解广州市市区小学生饮食行为 ,寻找存在问题 ,为有关部门开展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方法 ] 2 0 0 2年1~ 2月 ,采用问卷方式对广州市市区某小学 14 0 4名 1~ 6年级学生的饮食行为进行调查。 [结果 ] 6 43 %的学生基本上不吃早餐 ,3 1 93 %的高年级学生不喝或偶尔喝牛奶 ;18 5 1%的学生经常食用西式快餐 ;80 0 9%的学生经常吃零食 ,43 94%的学生经常喝饮料 ;家长对学生的饮食行为有较大影响。 [结论 ]小学生饮食行为存在较多问题。教育、卫生部门应重视目前城市小学生的饮食习惯问题 ,提高早餐质量 ,教育小学生多喝牛奶 ,指导家长、小学生合理选择零食、饮料。
- 刘国宁王声湧荆春霞池桂波董晓梅张明珠廖志群范存欣吴赤蓬王惠苏
- 关键词:小学生饮食行为
- 穗澳两地初中生早餐行为调查被引量:9
- 2006年
- 目的了解穗澳初中生早餐行为,为编制营养教育教材提供资料。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广州及澳门不同学校的初中生1597名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两地有53.8%的学生每天都吃早餐,4.7%的学生每天都不吃早餐;有50%以上的学生早餐质量不达标,广州学生早餐频率和早餐质量高于澳门学生(χ2值分别为64.563和28.823,P值均<0.01)。澳门学生早餐外购率(66.0%)高于广州学生(5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01,P<0.01)。两地学生认为“时间不够”(53.6%)和“没有食欲”(23.0%)为不吃早餐的主要原因,差别有统计学意义(χ2=62.19,P<0.01)。广州有40.0%的初中生了解营养早餐应包括哪些内容,而澳门只有20.0%(χ2=112.96,P<0.01);广州有75.9%的初中生认为每天必须吃早餐,而澳门只有49.3%(χ2=35.16,P<0.01)。结论广州和澳门初中生对早餐的重视和营养知识均较欠缺,早餐质量急待改善,对该人群开展营养宣传教育十分必要。
- 刘国宁吴赤蓬林汉生范存欣王惠苏
- 关键词:饮食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