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志
- 作品数:9 被引量:44H指数:3
- 供职机构:东莞市厚街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治疗术后尖锐湿疣疗效观察被引量:4
- 2010年
- 目的观察激光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治疗肛周、肛管尖锐湿疣疗效,探讨减少肛周、肛管尖锐湿疣复发的治疗方法。方法将我院门诊肛周、肛管尖锐湿疣68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4例,对照组34例,两组年龄、性别、病程、疣体发病部位、疣体大小、数量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均应用CO2激光手术治疗,治疗组术后应用改性几丁质喷雾剂。对照组术后应用0.01%新洁尔灭溶液。结果治疗组治愈率91.18%,对照组治愈率76.47%,治疗组、对照组比较,χ2=2.7113,P<0.05。结论激光联合改性几丁质喷雾剂治疗肛周、肛管尖锐湿疣具有止痛、控制细菌和病毒感染、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能降低复发率,是治疗肛周、肛管尖锐湿疣较好的方法 。
- 王明志吕金霞
- 关键词:激光肛周
- 溶菌酶肠溶片联合冷冻治疗扁平疣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溶菌酶肠溶片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比较溶菌酶肠溶片联合液氮冷冻与单用液氮冷冻或单纯服用溶菌酶肠溶片治疗扁平疣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扁平疣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治疗组:55例,溶菌酶肠溶片联合液氮冷冻治疗;对照1组:45例,单纯用液氮冷冻治疗;对照2组:40例,单纯服用溶菌酶肠溶片。均采用五级分类法来统计并判断疗效情况,观察三组的临床疗效及近期、远期并发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达92.73%,对照1组总有效率66.67,%对照2组总有效率57.50%。治疗组分别与对照1、2组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χ12=10.92,χ22=16.69,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溶菌酶肠溶片联合液氮冷冻治疗扁平疣临床疗效好,而且并发症较少。
- 王明志
- 关键词:扁平疣冷冻
- 维C银翘片致多形红斑型药疹1例被引量:6
- 2008年
- 王明志
- 关键词:多形红斑型药疹维C银翘片抗过敏治疗口腔黏膜药物过敏史黏膜溃疡
- 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临床观察被引量:29
- 2011年
- 目的:观察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108例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6例,面部给予胶原贴敷料,每天1次;对照组:52例,面部维生素E霜外涂,每天2次。两组均给予口服西替利嗪10mg,每天1次,疗程均为8周,治疗结束后进行两组疗效对比。结果:疗程结束后两组患者的症状、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治疗组4周、8周有效率分别为82.14%、91.07%,对照组4周、8周有效率分别为61.84%、65.38%,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未发生不良反应。结论:胶原贴敷料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安全、有效。
- 王明志
- 关键词:胶原贴敷料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
- 中西医结合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
- 1、临床资料2、治疗方法3、局部治疗4、对照组5、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对比6、讨论
- 王明志
- 文献传递
- 氟康唑扑粉治疗136例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
- 2008年
- 目的探讨应用氟康唑扑粉治疗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方法取氟康唑胶囊和爽身粉混均配成药物浓度为2.5%的扑粉。扑粉局部外涂患处皮肤,3次/d。结果应用氟康唑扑粉治疗患儿136例,治愈96例,占87.27%;好转12例,占10.91%;无效2例,占1.82%。结论应用扑粉制剂方法简单,疗效明显,可保持皮肤表面的干燥,减轻对皮肤的摩擦损伤,对婴幼儿的副作用少,且安全、可靠。
- 王明志吕金霞
- 关键词:婴幼儿皮肤念珠菌病
- 改良尿道窥器治疗尿道尖锐湿疣33例临床体会
- 2006年
- 王明志吕金霞
- 关键词:尿道
- Kaposi水痘样疹23例误诊分析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探讨Kaposi水痘样疹的临床特征,提高对Kaposi水痘样疹的认识,以减少误诊误治。方法对我院2003年6月—2010年6月间皮肤科诊治的以水疱、脓疱为主要表现的23例探讨Kaposi水痘样疹的临床特征,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足口病、水痘、脓疱疮患儿进行临床特征比较。结果本组23例均以水疱、脓疱为主诉就诊,误诊为水痘9例,脓疱疮7例,手足口病5例,丘疹性荨麻疹1例,疥疮1例。结论以水疱、脓疱为主要表现的Kaposi水痘样疹病因复杂,临床特征不典型,易误诊。重视询问病史、查体、实验室的辅助检查,坚持专科会诊制度及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以减少误诊、误治。
- 王明志
- 关键词:KAPOSI水痘样疹误诊
- 生物共振治疗仪治疗特应性皮炎60例疗效观察及其对免疫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德国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并观察其临床疗效和对患者血清总Ig E和嗜酸性细胞的影响。方法将入选的120例特应性皮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全部患者予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糖浆和外用保湿修护剂治疗,另外,治疗组还予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进行变应原检测及脱敏治疗,疗程均为12周。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治疗前、后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 E水平。结果治疗结束后,治疗组有效率(63.33%)显著高于对照组(33.33%),治疗组嗜酸性细胞数和血清总Ig E水平平均下降率(48.45%和54.45%)显著低于对照组(7.14%和36.08%)。以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摩拉生物共振治疗仪可有效的对特应性皮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和降低患者血清Ig E水平及EOS数,并降低患者的免疫炎症反应,也无明显不良反应。
- 陈天雷刘丹黄尾全范飞翔王丽张弦王明志
- 关键词:生物共振治疗仪特应性皮炎变应原I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