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甫
- 作品数:52 被引量:344H指数:10
-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 感染性肾结石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分析被引量:8
- 2022年
- 目的探讨感染性肾结石手术疗效和并发症的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5月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75例感染性肾结石患者的病例资料。男25例,女50例。年龄(49.3±10.4)岁。鹿角形结石29例(38.7%),多发结石25例(33.3%),单发结石21例(28.0%)。结石直径(5.4±2.7)cm。术前肾功能68(51,68)μmol/L。25例(33.3%)伴有共病,包括: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脑血管疾病、泌尿系解剖畸形。手术方式分别为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33例、输尿管软镜碎石术25例、双镜联合17例。术后根据序贯性器官衰竭评分判断患者是否发生尿脓毒血症。术后1个月复查CT或KUB评价手术疗效。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手术疗效、并发症、术后发生尿脓毒血症的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75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总体结石清除率为64.0%(48/7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直径(P=0.001)、结石类型(P=0.002)是感染性肾结石手术疗效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结石类型(OR=2.55,95%CI 1.00~6.51,P=0.049)是影响感染性肾结石手术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24例出现手术并发症,其中感染18例,出血3例,包膜下积血3例,并发症发生率为32.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肾积水(P=0.039)、伴有共病(P=0.009)、术前肾功能(P=0.008)是感染性肾结石术后并发症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伴有共病(OR=0.21,95%CI 0.05~0.90,P=0.029)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5例(6.7%)发生尿脓毒血症,单因素分析未发现尿脓毒血症的影响因素。结论结石类型是影响感染性肾结石手术疗效的因素,伴有共病是影响手术并发症的因素。
- 张胜威褚校涵王晓甫刘昌伟许长宝
- 关键词:肾结石疗效术后并发症
- “空气减压”注射器注水法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的应用被引量:10
- 2017年
- 目的观察"空气减压"注射器注水法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选取2016年9—12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00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A组50例采用人工注射器注水法,B组50例采用"空气减压"注射器注水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体温>38.5℃、白细胞计数(WBC)>10×109/L、降钙素原(PCT)>0.1μg/L、PCT>0.5μg/L、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发生率。并监测存在肾造瘘通道患者的术中肾盂压。结果两组术后体温>38.5℃、PCT>0.5μg/L、SIRS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术后WBC>10×10~9/L、PCT>0.1μg/L发生率低于A组(P<0.05)。25例术后发热患者经过经验性使用抗生素均康复出院。观察术中脉冲式注水曲线图:A组瞬间灌注压力幅度呈骤升曲线,B组呈缓慢上升趋势。结论 "空气减压"注射器注水法可以保持肾盂压相对稳定,改善了人工注水差异导致的瞬间灌注流速及灌注压骤变。在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应用安全、有效,尤其适用于易发感染的高危人群。
- 李武学赵兴华许长宝王晓甫刘昌伟樊长晖芦俊洁
- 关键词: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碎石术
- 智能控温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负压吸引鞘治疗直径≤2.5 cm上尿路结石的疗效分析
- 2025年
- 目的探讨智能控温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负压吸引鞘碎石术治疗直径≤2.5 cm上尿路结石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3年8月—2024年7月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行负压吸引鞘联合输尿管软镜碎石术的225例直径≤2.5 cm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中是否使用智能控温控压装置分为双控组(36例)和常规组(189例)。其中双控组可通过输尿管软镜头端的温度和压力传感器实时监测并控制术中肾盂内的温度及压力。比较两组间围手术期出血及炎症指标、结石清除率、并发症发生率及肾功能等指标。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双控组较常规组的术后降钙素原(PCT)水平[(22.75±5.85)ng/L vs.(29.08±6.60)ng/L,P=0.001]、白细胞(WBC)差值[(0.24±2.12)×10^(9)个/L vs.(1.19±2.17)×10^(9)个/L,P=0.016]、发热(2.8%vs.16.9%,P=0.028)及总并发症发生率(5.6%vs.19.6%,P=0.042)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石清除率双控组略高于常规组(88.9%vs.82.5%,P=0.346),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直径≤2.5 cm的上尿路结石,智能控温控压输尿管软镜联合负压吸引鞘碎石术结石清除率满意、术后并发症较少,值得在临床推广。
- 王晓甫张云翔时新宇赵永立许长宝刘昌伟魏海洋赵兴华
- 关键词:上尿路结石输尿管软镜
- 3D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下肾盂成形术的应用比较
- 王晓甫
- 不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网状Meta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采用网状Meta分析方法评价不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检索PubMed、Embase、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CBM)和万方数据库,搜集不同包皮环切术治疗包皮过长或包茎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按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采用ADDIS软件统计分析数据。结果:共纳入3种包皮环切术方式,12篇研究共计3 449例患者,网状Meta分析结果提示:与传统手术方式(CC)比较,一次性包皮环切缝合器(DCSD)和商环(SRC)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切口完全愈合时间明显缩短,术后外观满意度较好;DCSD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CC和SRC;然而三者术后24h疼痛分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节点分析结果显示不存在统计学不一致性(P>0.05)。结论:基于网状Meta分析结果,DCSD可以作为最有效和最安全的包皮环切术方式,但本研究尚存在缺陷,研究结论需更多高质量多中心RCT进行验证。
- 王晓甫黄垂国赵兴华王若凡宋攀许长宝
- 关键词:包皮环切包皮过长包茎
- 肾细胞癌患者外周血中G250 mRNA表达水平检测
- 2008年
- 目的:检测肾细胞癌(RCC)患者外周血中肾癌相关蛋白G250 mRNA的表达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对42例肾RCC患者分别于术前、术后1周、2周、3周、4周采集外周血,用半定量RT-PCR法检测G250 mRNA的表达情况,并选择30例健康人作对照。结果:RCC组外周血中G250 mRNA阳性表达率为71.4%(30/42),对照组外周血中G250 mRNA均阴性表达(P〈0.01)。RCC组术后2~4周外周血中G250 mRNA表达水平降低,并呈时间依赖性(r=-0.76,P〈0.05)。结论:外周血中G250 mRNA水平可作为肾癌微转移的检测指标用于疗效评价及预后判断。
- 许长宝王晓甫
- 关键词:肾细胞癌微转移G250外周血
- 杜冷丁镇痛在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应用
- 2008年
- 目的探讨杜冷丁镇痛在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中的可行性并总结其应用经验。方法分析经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中、下段结石229例的临床资料。对比分析杜冷丁镇痛组(86例)与麻醉组(143例)的总体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总体碎石成功率92.1%(211/229),其中杜冷丁组91.8%(79/86),与麻醉组92.3%(132/143)相比无差异(P>0.05);杜冷丁组手术总时间,住院天数,治疗费用小于对照组(P<0.05)。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血尿、肾绞痛,以及泌尿系感染、输尿管穿孔、输尿管狭窄,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保守治疗或腔内手术后均治愈。结论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是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理想治疗方法;杜冷丁镇痛及麻醉均为保证手术顺利进行的重要辅助措施;其中杜冷丁镇痛可以缩短手术总时间,减少住院天数及治疗费用,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 朱国鸿王晓甫许长宝郝斌刘昌伟
- 关键词: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术
- 物理振动排石机在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后的临床应用被引量:58
- 2013年
- 目的观察上尿路结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术后物理振动排白机排石治疗的效果。方法2012年10月至2013年2月经ESWL碎石治疗后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33例,按交替随机分组法分为物理振动排石组和自然排石组。物理振动排石组66例,ESWL术后采用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结石位于肾中上盏6例、肾盂13例、肾下盏16例、输尿管31例,结石直径10~15mm;自然排石组67例,ESWL术后采用多饮水、增加运动量等自然排石方法,结石位于肾中上盏8例、肾盂17例、肾下盏15例、输尿管27例,结石直径10~15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结石大小及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两组排石疗效、不良反应及并发症。结果物理振动排石组平均排石治疗次数2.6次,治疗当天排石率77%(51/66),1周结石排净率79%(52/66),肾下盏结石当天排石率81%(13/16),1周结石排净率88%(14/16);自然排石组治疗当天排石率45%(30/67),1周结石排净率49%(33/67),肾下盏结石当天排石率33%(5/15),1周结石排净率40%(6/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无明显并发症发生。结论物理振动排石机可明显促进ESWI.治疗后的结石排出,对肾下盏结石的排石与传统方法比较疗效尤为显著。物理振动排石机治疗安全无创.未发现不良反应。
- 许长宝王友志褚校涵郝斌赵兴华王晓甫
- 关键词:碎石术上尿路结石排石率
- 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与经皮肾镜治疗2~4cm肾盂或肾上盏结石的比较被引量:24
- 2019年
- 目的比较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与经皮肾镜治疗2~4 cm肾盂或肾上盏结石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2018年3月我院75例2~4 cm肾盂、肾上盏或肾盂合并肾上盏结石资料,均为单侧结石,其中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组35例,经皮肾镜组40例,结石直径分别为(2. 7±0. 5) cm和(2. 8±0. 4) c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年龄、性别、结石位置、结石CT值、积水程度等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比较2组手术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术后住院时间、清石率、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2组均顺利完成手术,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组手术时间[(69. 1±16. 2) min]明显长于经皮肾镜组[(59. 3±14. 7) min,t=2. 764,P=0. 007],但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血红蛋白下降值、术后当天VAS评分均小于经皮肾镜组(P<0.05)。2组术后第1天、1个月结石清除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天82. 9%(29/35) vs. 92. 5%(37/40),χ~2=0. 857,P=0. 354;术后1个月94. 3%(33/35) vs. 97. 5%(39/40),χ~2=0. 014,P=0. 906]。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 7%(2/35) vs. 7. 5%(3/40),χ~2=0. 000,P=1. 000]。结论负压组合式输尿管硬镜治疗2~4 cm肾盂及肾上盏结石安全有效,与经皮肾镜相比具有住院时间短、疼痛轻的优势。
- 张胜威王晓甫褚校涵赵兴华许长宝
- 关键词:肾结石经皮肾镜
- 输尿管镜检术在早期泌尿系结核中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 2013年
-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镜检并活检术诊断早期泌尿系结核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45例泌尿系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应用输尿管镜取黏膜活检的诊断结果,并对比分析其与同期进行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测(AFB)和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行输尿管活检术,45例中有40例活检病理诊断证实为泌尿系结核,诊断阳性率为88.89%,高于同期的尿沉渣抗酸杆菌检查诊断的30例(阳性率为66.67%)和泌尿系影像学检查诊断的22例(阳性率为48.89%);活检术分别与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病例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输尿管镜镜检并活检术是有效、安全的诊断泌尿系结核的方法。
- 杨占锋许长宝赵兴华王晓甫胡文晖桂琦
- 关键词:输尿管镜活检泌尿系结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