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龙
- 作品数:15 被引量:21H指数:3
- 供职机构:青海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 神话·面具·叙事中的生命情感表达——以青海地方傩舞为例
- 2023年
- 因神话内容的表达与现实理解有一定的差异性,其叙事方式是需要一定程度的渲染、“翻译”与转化的,执仪人往往依托面具等“能指”的中介性来联通两者达到“神话的现实化”目的,因此关注和分析面具等“能指”成为民族音乐学研究者在破译仪式音乐文本密码的常用手法。而当我们只把目光停留在音乐仪式的整体论述表述而有目的性地只关注这些“能指”的某一方面功用时,神话面具符号在叙述表达中的中介转化功能多维性往往会表述不全。为丰富这一多维表述,本文将以“能指”的中介功能视角为核心切入点解构仪式音乐展演过程中的面具是如何将神话形象塑造、建构及讲述出来的,在青海地方傩舞的具体例证下,分析神话叙事方式的过程中强调生命情感的叙事(古)与创编(今)。以神话语境的塑造、神话叙事的建构、神话共情的营造,解析如何在神话叙事中联通古与今、对接想象与真实且兼顾生命情感表达。
- 高德翔王海龙
- 关键词:傩舞叙事跨学科
- 文旅视角下“沈那遗址”活态文化的开发被引量:1
- 2018年
- "沈那遗址"作为青海乃至中国古文化遗产中的瑰宝,不应只尘封在泥土中。曾活跃在中国历史舞台上并创造出灿烂文明的古羌族,虽然已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但通过人们的收集、恢复、还原、创造和演艺,结合先进的科学技术,是可以创造出一个良好的活态文化产业项目来全面促进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沈那遗址作为古羌族文化的历史遗迹,在藏羌彝文化产业建设中,具有很高的价值。
- 王海龙
- 青海撒拉族哭嫁歌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哭嫁是一种民间婚嫁习俗,不仅在我国各民族中有相当广泛的流传,而且具有民族地区的差异性。青海地区撒拉族妇女的哭嫁歌"撒赫斯"是撒拉族婚礼习俗乐歌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其民族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它蕴涵着撒拉族人民独特的审美意识。
- 王海龙
- 关键词:撒拉族民间音乐哭嫁歌
- 撒拉族“骆驼戏”仪式文化解读
- 2014年
- "骆驼戏"仪式表演是撒拉族所创造的文化艺术,它以其独特的产生方式与艺术表现诠释了撒拉族人的族群历史及生存传统。在今天面对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如何传承"骆驼戏"仪式文化,将其"本真"的面貌呈现在大众面前是值得重视与反思的。在传统不断地被革新后,我们期盼看到革新后的古老仪式散发出新的活力与生命力,而不是被取代或消逝。
- 郭晓虹王海龙
- 关键词:撒拉族传承
- 青海撒拉族民间音乐研究概况及现存问题被引量:2
- 2010年
-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同时也是一个"多元音乐文化"的国家。但是我国的各民族音乐文化还未融入世界国际化的多元音乐文化中,这不利于中国音乐的发展和世界多元音乐的完善。因此,必须加强少数民族音乐的改善和推广,使其更加成熟,融入到世界音乐范围中来。
- 王海龙
- 关键词:多元音乐文化衰微
- 青海撒拉族民间音乐调试旋律分析被引量:5
- 2008年
- 青海撒拉族在长期迁徙的历史发展中,受诸民族音乐文化的影响,并吸收了诸民族民间音乐的因素,从而更加丰富了本民族民间音乐的音乐文化,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撒拉族民间音乐。本文在初步阐述撒拉族民间音乐种类和特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分析论述了撒拉族民间音乐的分类、旋律型态及调式。
- 王海龙
- 关键词:撒拉族民间音乐旋律
- 青海撒拉族宗教音乐形态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撒拉族是信奉伊斯兰教的民族,同其他穆斯林民众一样,在长期的生活、生产实践中,以《古兰经》、《圣训》为指导原则和文化载体。历史上,撒拉族在与我国西北其他少数民族和谐相处、交流互动过程中,在借鉴汉族和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保持了自身独特的民族性。撒拉族宗教音乐就是其独特民族文化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本文对青海循化撒拉族宗教音乐形态及特点进行分析研究,以期对伊斯兰音乐有一个初步的了解与认识。
- 王海龙
- 关键词:撒拉族宗教音乐
- 青海地方音乐“打搅儿”被引量:2
- 2008年
- 青海省位于祖国的西北部,古时的边陲,曾是匈奴游牧栖息之地。周秦视青海为"西戎氐羌之地"。秦汉之际,为抵御北方匈奴部族,修建了举世闻名的万里长城。公元前121年喊镖旗将军霍去病率部西征击败匈奴。
- 王海龙
- 关键词:音乐秦汉之际匈奴节奏形态艺术特点霍去病
- 撒拉族传统音乐旋律形态规律研究
- 2017年
- 青海循化撒拉族传统音乐旋律形态有着丰富的运动资源,其民间传统音乐曲调中有丰富而高超的旋律发展技法。本文主要对撒拉族传统音乐旋律形态进行研究,寻找其旋法运动的规律。
- 王海龙
- 关键词:撒拉族传统音乐旋律形态
- 青海撒拉族民间宴席曲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作为表现多种复杂内容和感情的民歌艺术,宴席曲在曲目和自身音乐特质上具有多体裁、多风格的完整体系,又是集文学、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艺术。青海撒拉族由于自身的民族特点,故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特点的宴席曲,深刻地体现着撒拉族的审美观念,是撒拉族文化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王海龙
- 关键词:撒拉族宴席曲花儿民间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