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珩

作品数:19 被引量:145H指数:8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18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文化科学
  • 3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4篇高校
  • 6篇教育
  • 3篇德育
  • 2篇智库
  • 2篇智库建设
  • 2篇青年
  • 2篇现代主义
  • 2篇后现代
  • 2篇后现代主义
  • 2篇高校学生
  • 2篇辅导
  • 2篇辅导员
  • 2篇高校德育
  • 2篇高校辅导员
  • 1篇党建
  • 1篇党建工作
  • 1篇党员
  • 1篇德育故事
  • 1篇德育环境
  • 1篇德育内容

机构

  • 19篇浙江师范大学

作者

  • 19篇王珩
  • 2篇胡哲锋
  • 1篇刘鸿武

传媒

  • 3篇浙江师范大学...
  • 2篇思想教育研究
  • 2篇现代教育科学...
  • 2篇智库理论与实...
  • 1篇思想理论教育...
  • 1篇中国特殊教育
  • 1篇当代青年研究
  • 1篇中国德育
  • 1篇太原大学学报
  • 1篇高教论坛
  • 1篇高校教育管理
  • 1篇浙江青年专修...
  • 1篇人民周刊

年份

  • 1篇2023
  • 3篇2016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现代教育思维对高校德育的启示
2004年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后半叶开始在西方广为流传的一种哲学文化思潮,如今已渗透到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诸多领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引起了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并形成了独特的“后现代教育思维”。它强调自组织、隐喻、平等性、开放性和多元化,是对传统教育封闭。
王珩胡哲锋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高校主体性德育自组织德育环境德育内容
“服务学习”视阈中的高校青年志愿服务被引量:14
2008年
服务学习具有将社区服务与学术课程结合起来的课程与教学取向,具有明确而真实的学习目标、适应真实的社区需要、学生做决定以及分析性反思四个特征。服务学习理念对我国高校青年志愿服务体系的构建提供了诸多启示:理念上要以学生为本,活动内容与形式上要以社区为基础,训练和督导要以专业化为目标,维系和奖励要以自我满足为需要。
王珩
关键词:志愿服务
高校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提升策略被引量:2
2013年
实践性知识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重要知识基础,也是其职业化的内在要求,它具有内隐性、个体性、综合性等特点。研究高校辅导员实践性知识的生成策略对帮助辅导员养成自主专业发展的意识和习惯、提高其专业化水平具有重要意义。高校辅导员应树立良好的教育信念、积累丰富的专业知识、开展深刻的实践反思、建立合作的学习平台,不断丰富和发展实践性知识,促进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王珩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实践性知识
教育故事研究
本研究对有关教育故事研究的意义、理论基础、发展过程等进行了挖掘和梳理;通过对典型教育故事文本的分析,对故事取材、主题确定、创作与评价等实践问题进行整理和归纳,形成了较为系统的教育故事理论框架,为教师们实践这一研究方法、创...
王珩
关键词:教育故事教师专业化成长教育自传管理故事课程故事德育故事
文献传递
新型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探索与思考——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院为个案被引量:14
2014年
新型高校智库建设面临重要契机。以浙江师范大学非洲研究与中非合作协同创新中心为个案,探讨高校智库开展协同创新的紧迫性和可行性,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服务国家战略,创建互动合作机制"、"服务地方建设,深化校地协同模式"、"服务高校发展,强化多元学科融合"等建议,以期强化高校智库的协同创新,完善智库建设,提升软实力。
王珩刘鸿武
关键词:协同创新
高校智库建设定位坚持学术导向还是问题导向
2016年
近年来,关于高校智库建设应坚持学术导向还是问题导向,引发了一些讨论。对此,首先应看到,高校与智库在功能性质上并不矛盾,二者可以共同发展、相辅相成。高校承担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功能是有机统一的。智库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个方面,是在高校发展建设基础上生发出来的一种新型科研组织和功能,它可以反哺和推动高校发展。其次,在高校智库建设中应正确处理问题导向与学术导向的关系,不能将二者简单对立起来,问题导向的科研工作和学术导向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可以互相促进、良睦互动。问题意识是学术创新的源泉,高校的改革发展、学术研究和人才培养都要直面现实,有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和解决问题的自觉。
王珩
关键词:高校发展学术导向智库社会服务功能服务社会
后现代教育思维对高校德育的启示被引量:6
2003年
后现代教育思维强调自组织、隐喻、平等互动、开放性和多元化,对新时期高校德育主体、德育环境、德育关系、德育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提供了诸多启示,为创建高校德育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
王珩胡哲锋
关键词:高校德育
高校智库建设:背景、现状、问题及思考——基于浙江省的调研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意义]高校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高校智库具有战略意义,既顺应了全球智库发展的潮流,又符合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的需求。[方法/过程]对浙江省29家高校智库的调研结果显示:当前高校建设基础扎实、优势明显;高校与智库功能得到一定程度发挥,但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智库国际化、特色化、网络化发展趋势明显,同时也存在认识不清、定位不准、质量不高、机制不全等问题。[结果/结论 ]建议通过理念创新、能力创新、学科创新和制度创新,明晰高校智库建设定位,提升研究能力与水平,打造特色学科,完善保障体系,进一步提升高校智库建设的能力与水平。
王珩
智库建设: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有效路径被引量:7
2016年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智库是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有机组成部分,肩负战略研究、政策建言、舆论引导、人才培养等职责。加强思政智库建设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理念创新、方法创新、内容创新、平台创新和机制创新。建设高校思政智库应紧密围绕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大基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想引领,树立战略意识和问题意识,聚焦研究方向、创新研究方法、提升研究能力,加强思政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整合优质资源,着力增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促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创新和科学发展。
王珩
关键词:智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学生党员归属感现状及培养被引量:10
2005年
培养高校学生党员对中国共产党的归属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目前多数大学生党员有强烈的归属感,也有少部分学生党员归属感迷失,表现为对党的距离感、生疏感和游离感的产生,荣誉感、责任感、使命感、认同感的淡化和党员角色意识的弱化。要建构当代大学生党员归属感,可从加强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突出和强化学生党员的“角色意识”。
王珩
关键词:高校学生归属感党员基层组织建设角色意识责任感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