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立媛

作品数:81 被引量:450H指数:11
供职机构: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分析测试科技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绍兴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20篇专利

领域

  • 34篇医药卫生
  • 29篇理学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5篇色谱
  • 35篇相色谱
  • 25篇气相色谱
  • 21篇质谱
  • 21篇气相
  • 20篇食品
  • 18篇质谱法
  • 18篇萃取
  • 16篇色谱法
  • 15篇固相
  • 15篇固相萃取
  • 12篇甲基
  • 10篇液相色谱
  • 10篇高效液相
  • 10篇高效液相色谱
  • 9篇质谱联用
  • 9篇气相色谱法
  • 8篇气相色谱-质...
  • 7篇液相
  • 7篇液相色谱法

机构

  • 66篇浙江省疾病预...
  • 14篇浙江省绍兴市...
  • 5篇绍兴市疾病预...
  • 4篇浙江大学
  • 2篇温州医学院
  • 2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杭州市疾病预...
  • 1篇嘉善县疾病预...
  • 1篇浙江省畜产品...
  • 1篇浙江省嘉兴市...
  • 1篇绍兴市越城区...
  • 1篇温州医科大学
  • 1篇金华市食品药...

作者

  • 81篇王立媛
  • 55篇吴平谷
  • 36篇胡争艳
  • 26篇汤鋆
  • 25篇王天娇
  • 20篇应英
  • 18篇沈向红
  • 18篇张晶
  • 14篇王若燕
  • 12篇周晓萍
  • 11篇谭莹
  • 10篇赵永信
  • 9篇冯靓
  • 8篇马冰洁
  • 7篇陈志军
  • 7篇王军淋
  • 6篇张念华
  • 4篇姜维
  • 4篇蔡增轩
  • 3篇郁欣

传媒

  • 33篇中国卫生检验...
  • 8篇卫生研究
  • 6篇预防医学
  • 5篇中华预防医学...
  • 2篇浙江预防医学
  • 1篇分析化学
  • 1篇疾病监测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中国消毒学杂...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浙江科技学院...
  • 1篇生物技术进展

年份

  • 1篇2024
  • 9篇2023
  • 5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9
  • 5篇2018
  • 7篇2017
  • 4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4篇2012
  • 5篇2011
  • 2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5篇2005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绍兴市本地食品有害物质污染状况监测被引量:8
2004年
周晓萍潘国绍陈志军王立媛王若燕郁欣
关键词:食品有害物质铅污染砷污染
一种茶叶和/或咖啡前处理和同时测定1-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方法
本发明涉及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和/或咖啡前处理和同时测定1‑甲基咪唑、2‑甲基咪唑和4‑甲基咪唑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前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茶叶和/或咖啡粉碎,得到样品粉末;将所述样品粉末、甲基咪唑化合...
胡争艳吴平谷王立媛王天娇汤鋆
文献传递
黄酒中挥发性风味物质检测方法的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王立媛曹建明
关键词:黄酒挥发性风味物质
食品中防腐剂联合检测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食品中12种防腐剂联合检测方法,属于防腐剂检测技术领域。所述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样品、酸液和水按照1~3(mL或g)1μmol:10~30ml比例混合形成样液;将样液与D4‑对羟基苯甲酸二乙酯内标物按照...
吴平谷胡争艳王立媛汤鋆王天娇谭莹
文献传递
分级净化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引量:82
2014年
建立了豆芽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级净化体系,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该体系的效果进行了评价。豆芽先用酸性乙腈提取,浓缩后用甲醇复溶,部分经QuECHERS试剂盒净化后用GC/MS分析2,4-D-乙酯2,4-D-丁酯。另一部分经MCS固相萃取柱净化,先用5 mL甲醇洗脱得组分1,再用5%氨化甲醇洗脱得组分2;组分1浓缩后用10%三氟化硼甲醇溶液甲酯化,提取后GC/MS测定4-氯苯氧乙酸、α-萘乙酸、2,4-二氯苯氧乙酸、吲哚乙酸、吲哚丁酸,组分2浓缩后用GC/MS测定多效唑、激动素、6-苄基腺嘌呤。采用此净化体系对可以对不同性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有效净化。结果表明,本方法完全可以用于豆芽中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残留的检测,在豆芽中的添加0.01-0.1 mg/kg,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平均回收率范围为70.5%-93.2%,RSD为5.2%-12.3%,本方法对10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定量限(S/N≥10)为0.01-0.025 mg/kg,检出限(S/N≥3)为0.003-0.008 mg/kg。此净化体系简便、快速、准确,结合GC/MS可以满足豆芽中植物生长调节剂多残留检测要求。
吴平谷谭莹张晶王立媛汤鋆姜维潘晓东马冰洁倪竹南王天娇
关键词:豆芽植物生长调节剂气相色谱-质谱法
一种茶叶和/或咖啡中丙烯酰胺和甲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
本发明属于分析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茶叶和/或咖啡中丙烯酰胺和甲基咪唑类化合物的同时检测方法。本发明将茶叶和/或咖啡样品粉碎后,通过碱性溶液提取,乙腈/乙酸乙酯混合溶液进行液液萃取,采用QuEChERS方法净化,Ch...
胡争艳吴平谷俞莎王军淋蔡增轩应英王立媛王天娇汤鋆
油炸食品中氯丙醇酯固相萃取GC-MS测定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目的建立油炸食品中氯丙醇酯(包括3-MCPD酯和2-MCPD酯)固相萃取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方法,并分析油炸食品中氯丙醇酯水平。方法在超市、早餐店和街头早餐点采集油炸食品88份,以未检出氯丙醇酯的油炸食品作为空白样品。样品采用溶剂浸提法提取出脂肪,脂肪以甲醇钠-甲醇溶液进行酯键断裂反应,以硅藻土小柱进行固相支持液液萃取净化,净化液经七氟丁酰基咪唑衍生后进行GC-MS检测,以氘代同位素标准品为内标进行内标法定量。采用空白样品的加标回收率评价方法的准确度,以回收率的相对标准偏差(RSD)评价方法的精密度。结果 3-MCPD酯和2-MCPD酯在25~1 000μg/L浓度范围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0.999 5。3-MCPD酯、2-MCPD酯的检出限均为20μg/kg。空白样品的脂肪提取物在25、50、100、200μg/kg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9.7%~110.0%之间,RSD均<8.4%。88份样品中3-MCPD酯和2-MCPD酯检出率分别为81.82%和70.45%,含量范围分别为未检出(ND)~1.65 mg/kg和ND^0.93 mg/kg。结论该方法适用于油炸食品中氯丙醇酯含量的测定;油炸食品氯丙醇酯污染较为普遍。
王立媛吴平谷应英王天娇胡争艳沈向红俞莎
关键词:气相色谱-质谱法油炸食品
一种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维生素D<Sub>3</Sub>含量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保健食品中维生素D<Sub>3</Sub>含量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取待测样品,经皂化、萃取后,获得预处理样液;采用硅胶柱固相萃取净化技术,对预处理样液进行净化,获得待测样液;利用超高效液相...
王天娇吴平谷胡争艳王立媛
文献传递
婴幼儿奶粉中苯并[a]芘检测技术研究及含量调查被引量:4
2020年
目的建立婴幼儿奶粉中苯并[a]芘检测技术,并对市售奶粉中苯并[a]芘含量进行调查分析。方法婴幼儿奶粉在碱性条件下用乙醚-石油醚(1∶1,V/V)提取,然后用1.5 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皂化,固相萃取柱净化后,经DB-EUPAH色谱柱(20 m×0.18 mm×0.14μm)分离后气相色谱质谱法检测,D12-苯并[a]芘内标定量。结果当婴幼儿奶粉中苯并[a]芘加标0.3、1.0和5.0μg/kg时,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16.7%、86.0%、96.4%,相对标准偏差为10.5%、4.2%和4.4%(n=6)。方法定量限为0.3μg/kg,检出限为0.1μg/kg,采用本方法对市售的40份国产及进口婴幼儿奶粉进行测定,苯并[a]芘含量范围为<0.1~0.25μg/kg,检出率为32.5%。结论本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净化效果好,灵敏度高,满足婴幼儿奶粉中苯并[a]芘检测要求。目前市售婴幼儿奶粉中苯并[a]芘含量处于较低水平。
吴平谷胡争艳王立媛王天娇马冰洁邹艳张念华
关键词:婴幼儿奶粉苯并[A]芘气相色谱质谱法食品检测
2006年-2010年浙江省粮食制品中铝变化趋势及暴露评估被引量:8
2013年
目的:了解粮食制品中铝污染水平和变化趋势,进行膳食暴露评估。方法:对浙江省2006年-2010年市售1401份油条、馒头等粮食制品中铝的监测,根据2008年浙江省膳食营养调查的食物消费量进行点评估。结果:铝的总检出率为92.2%(1292/1401),超标率为50.7%(711/1401);铝的平均值从2006年541.3 mg/kg下降至2010年126.0 mg/kg;其中油条油饼类铝超标率从2006年的100%下降至2010年的37.2%,呈下降趋势;馒头、其他粮食类超标率从50.0%到70.6%,呈上升趋势;成人每日从馒头中摄入的铝从2006年的3.32 mg,上升到2010年的14.77 mg,摄入比例占每日容许摄入量的5.53%(2006年)上升至近25%(2010年)。结论:加强粮食制品中含铝添加剂的使用管理,控制馒头等主食面制品中滥用含铝添加剂。
沈向红吴平谷汤鋆黄李春王立媛应英
关键词: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