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站成 作品数:13 被引量:68 H指数:6 供职机构: 单县中心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等离子电切术和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方法:将2011年1月-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且病理检查诊断为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120例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60例。A组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直绿激光剜除术,B组采用等离子电切术。随后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情况,并对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A组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B组出现闭孔神经反射1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42,P=0.559),均没有出现膀胱穿孔并发症。B组术中平均出血量、术后尿管留置时间、术后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6.57±8.76)ml、(48.87±16.53)h、(24.86±9.67)h、(5.70±2.09)d,A组则分别为(6.76±1.24)ml、(24.24±12.43)h、(6.54±3.07)h、(3.60±1.21)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3.987、-9.225、-8.589、-6.736,P〈0.001)。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均无复发。12个月后,A组有1例复发,B组有7例复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1,P=0.028)。结论: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没有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的疗效明显,经尿道膀胱肿瘤直束绿激光剜除术的安全性更高,复发率低。 王站成 张波 马勇 苗发陈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等离子电切术 衰老微环境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预后的影响及机制初步探讨 2020年 目的:探讨衰老微环境对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预后的影响并初步探讨相关机制。方法:选取单县中心医院初诊的NMIBC患者81例,按照患者年龄分为低龄组(<65岁)和高龄组(≥65岁)两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无复发生存期及无进展生存期,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并留取同期癌旁正常膀胱黏膜组织30例作为对照,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分析正常膀胱黏膜、低龄组及高龄组NMIBC中分泌型Frizzled相关蛋白2(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 2,sFRP2)及β-catenin的表达水平。结果:低龄组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均高于高龄组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发现年龄是NMIBC患者复发和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sFRP2在低龄组及高龄组NMIB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均低于正常膀胱黏膜(P<0.05);高龄组sFRP2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低龄组(P<0.05)。β-catenin低龄组及高龄组NMIBC组织中表达的阳性率均高于正常膀胱黏膜组织(P<0.05);高龄组β-catenin的表达阳性率明显低于低龄组(P<0.05)。结论:衰老微环境可能在膀胱癌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了一定作用。sFRP2及β-catenin可能参与了衰老微环境对膀胱癌发生发展过程的调控。 王尚任 张爱巧 黄诗桥 王波 马勇 杨永姣 刘晓强 张鲁东 王站成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SFRP2 Β-CATENIN 预后 三种腔镜手术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比较三种腔镜手术方法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对218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分别应用微创经皮肾镜取石(MPCNL)、经尿道输尿管镜取石术(URL)、后腹腔镜输尿管切开取石术(RLU)治疗,对比三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有效性及手术并发症。结果 MPCNL 组、URL 组、RLU组一次碎石成功率依次分别为100.00%、85.19%、100.00%,平均手术时间分别为(76.35±16.20)min、(46.26±15.30)min、(89.20±19.60)min,血红蛋白下降数值分别为(22.24±8.63)g/L、(4.15±1.89)g/L、(10.68±4.55)g/L,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32%、79.59%、100.00%,住院天数分别为(8.56±2.13)d、(6.58±1.76)d、(9.79±2.14)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χ^2=36.916、27.629,均 P <0.05)。结论MPCNL、RLU 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均安全、有效、并发症少,但推荐首选 MPCNL,部分病例可尝试URL。 苗发陈 任庆芹 杨志国 张鲁东 王站成 黄诗桥 刘仍新 马勇 张波关键词:输尿管镜检查 腹腔镜检查 腹股沟针式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隐睾临床效果观察(附38例报道) 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观察腹股沟针式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区可触及隐睾的临床效果,探讨该术式的可行性。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我院接受腹股沟针式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腹股沟区可触及隐睾的患儿38例,观察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效果、伤口愈合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随访睾丸发育情况。结果:38例患儿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为(26.2±5.1)min出血量均<5ml,术后住院时间(3±1)d,术中睾丸均无张力下降至阴囊内,伤口愈合良好,阴囊无血肿形成,术后3、6个月分别复查睾丸超声,未见睾丸萎缩,无睾丸回缩,无鞘膜积液及疝发生,术后腹股沟区瘢痕可达到肉眼无瘢痕状态。结论:腹股沟针式切口睾丸固定术治疗儿童腹股沟区可触及隐睾,治疗效果满意,具有手术时间短、利于高位结扎鞘状突,不增加术后并发症、切口微小美观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黄诗桥 王波 王站成 王尚任 张鲁东 马勇 李虎 杨志国关键词:隐睾 经尿道钬激光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6 2017年 目的比较经尿道钬激光治疗和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收治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共7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经尿道钬激光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等)、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肿瘤危险度分级等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3.8±3.0)min,显著低于对照组(t=6.877,P〈0.05);观察组留置尿管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1.6±0.3)d、(3.3±0.6)d,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O.115、0.187,均P〉0.05);观察组术后闭孔神经反射、膀胱穿孔发生率均为0,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21.738、5.346,均P〈0.05);两组术后肿瘤危险度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钬激光术具有手术时间短、不容易引发术后并发症等优势,而且疗效与双极等离子电切术接近。 王站成 张波 马勇 苗发陈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经尿道双极等离子电切术 钬激光 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提示神经周围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复发的影响 被引量:9 2018年 目的:探究前列腺癌根治术后病理提示神经周围侵犯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术后复发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6年5月我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前列腺癌患者116例,根据病理是否提示神经周围侵犯分为对照组(66例)和试验组(50例),试验组病理提示有神经周围侵犯。观察两组的肿瘤分期、术前血清PSA、精囊侵犯、包膜侵犯、前列腺穿刺评分、根治病理评分、术后血清PSA、淋巴结转移等情况,并进行多因素分析;以及分析试验组复发与未复发者之间与临床资料进行相关性和多因素分析。结果:(1)术前、术后一般情况:两组在肿瘤分期(χ~2=15.401,P=0.009)、术后血清PSA(t=5.154,P<0.001)、精囊侵犯(χ~2=4.932,P=0.026)、包膜侵犯(χ~2=4.311,P=0.038)、前列腺穿刺评分(χ~2=8.152,P=0.017)、根治病理评分(χ~2=9.301,P=0.010)均有差异。(2)一般情况多因素分析:试验组的肿瘤分期[OR=2.171,95%CI(1.080~4.361),P=0.030]、包膜侵犯[OR=2.307,95%CI(1.148~4.636),P=0.0019]、前列腺穿刺评分[OR=2.081,95%CI(1.193~3.631),P=0.010]、根治病理评分[OR=2.525,95%CI(1.291~3.930),P=0.004]为独立相关。(3)生化复发与未生化复发相关性分析:复发与肿瘤分期(χ~2=11.279,P=0.046)、术前血清PSA(t=2.037,P=0.047)、精囊侵犯(χ~2=9.475,P=0.002)有关。(4)生化复发与未生化复发多因素分析:复发与肿瘤分期[OR=2.145,95%CI(1.004~4.579),P=0.049]、术前血清PSA[OR=1.839,95%CI(1.013~3.336),P=0.045]、精囊侵犯[OR=2.540,95%CI(1.225~5.265),P=0.012]为独立相关。结论:神经周围侵犯为预测前列腺癌的进展与预后的重要因素。 张鲁东 崔丽丽 马勇 苗发陈 王站成关键词:前列腺癌 根治术后 复发 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2 2019年 目的探讨富含脯氨酸的蛋白酪氨酸激酶2(Pyk2)蛋白在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中的表达及其与NMIBC预后的关系。方法收集2013年6月至2018年3月114例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后病理诊断为NMIBC患者的组织标本(NMIBC组),取其中50例标本癌旁0.5 cm正常膀胱黏膜组织作为对照组。男63例(55.3%),女51例(44.7%)。年龄42~87岁,平均(63.6±13.8)岁。肿瘤直径<3 cm 73例,≥3 cm 41例。肿瘤单发83例,多发31例。病理分级:高级别53例,低级别61例。病理分期:Ta期59例,T1期55例。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两组标本中Pyk2蛋白表达情况。分析Pyk2蛋白表达与患者性别、年龄,以及肿瘤大小、数目、病理分级、病理分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rier法及log-rank检验分析Pyk2蛋白表达与NMIBC患者无复发生存率(RFS)和无进展生存率(PFS)的关系。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MIB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免疫组化染色检测结果显示,NMIBC组和对照组的Pyk2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6.7%(76/114)和16.0%(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蛋白质印迹检测结果表明Pyk2蛋白在NMIBC组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0.571±0.230与0.253±0.152,P<0.01)。Pyk2蛋白在NMIBC组织中的表达与肿瘤分期(P=0.027)、肿瘤分级(P=0.010)有关,与患者性别(P=0.275)、年龄(P=0.419)、肿瘤大小(P=0.317)、肿瘤数目(P=0.208)无关。生存分析结果显示,Pyk2蛋白阳性表达者与阴性表达者的RFS分别为46.1%(35/76)和28.9%(11/38),PFS分别为35.5%(27/76)和10.5%(4/3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P=0.003)。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yk2蛋白阳性表达是NMIBC患者复发(HR 0.245,95%CI 0.078~0.768,P=0.016)和进展(HR 0.095,95%CI 0.012~0.764,P=0.027)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Pyk2蛋白在NMIBC组织中呈高表达,并与NMIBC的复发和进展均相关。 马勇 张爱巧 王尚任 黄诗桥 杨永姣 张鲁东 王站成 王波 刘晓强关键词: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 预后 雌激素受体β基因多态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关系的Meta分析 2022年 目的利用Meta分析系统评价雌激素受体β(ERβ)的Rsa I(rs1256049)和Alu I(rs4986938)位点基因多态性与非梗阻性无精子症(NOA)的相关性。方法检索国内外各数据库关于ERβ与NOA的相关文献,其中国外数据库包括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Cochrane Library,国内数据库包括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检索时间从建库至2020年10月1日。利用STATA 12.0软件计算优势比及95%置信区间(95%CI)评价其相关性,并进行异质性、敏感性和发表偏倚分析。结果共纳入5篇病例对照研究,其中病例组702例,对照组1323例。对于Rsa I(rs1256049)基因位点,G vs.A(OR=0.580,95%CI:0.380~0.900)、GG vs.AG+AA(OR=0.560,95%CI:0.360~0.860)、GG vs.AG(OR=0.569,95%CI:0.374~0.894)三种模型结果均与NO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均P<0.05),提示G等位基因是NOA的保护性因素,A等位基因可增加NOA风险,GG和GA基因型可降低NOA的风险。Alu I(rs4986938)基因多态性与NOA均无相关性(均P>0.05)。结论Rsa I(rs1256049)基因位点多态性与NOA具有明显的相关性,其中A等位基因可增加NOA风险,而Alu I(rs4986938)基因位点多态性与NOA无相关性。 刘军 王站成 李虎 张莉莉关键词:无精子症 雌激素受体Β 基因多态性 经脐单孔腹腔镜丝线结扎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20例报告 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探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用丝线结扎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我院采用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丝线结扎法治疗20例精索静脉曲张与24例既往三孔腹腔镜法的临床效果对比。结果:所有手术均获成功,单孔手术时间20~35 min,平均28 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2 d,三孔手术15~28 min,平均20 min,平均住院时间3 d。单孔手术与三孔手术后症状消失率分别为75%和67%,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患者康复快,疗效满意。结论:经脐单孔腹腔镜下丝线结扎法治疗精索静脉曲张安全可行,瘢痕少可减少体内异物存留,比传统腹腔镜更微创。 马勇 张波 苗发陈 王站成 杨志国关键词:单孔 腹腔镜 丝线结扎法 精索静脉曲张 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无积水肾结石 被引量:6 2016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26例应用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无积水肾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尿管镜到达输尿管上段或肾盂,插入斑马导丝,放置输尿管导管,输血器去掉针头后与输尿管导管末端相连,外接悬挂高度100 cm 的0.9%氯化钠注射液。在超声引导下穿刺目标肾盏,建立16-18 F 大小经皮肾镜通道,应用输尿管镜代替肾镜行碎石取石术。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结石清除率、手术并发症等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成功穿刺124例患者,失败2例转为开放手术。118例成功施行1期单通道取石,其中9例术后发现结石残留,再行2期手术取石 6例,拒绝再次手术3例;6例因结石负荷较大,手术时间超过2 h,改为2期手术取石 4例,改为标准通道2例。手术时间30~150 min,平均78 min。一期结石清除率为87.3%,总结石清除率95.2%(118/124)。术后血红蛋白下降程度为(16.0±7.6)g/L,7例患者术中、术后出血较多,输血400~800 mL,无1例介入栓塞。术后高热 4例,感染性休克1例,液气胸1例。结论超声引导下微通道经皮肾镜治疗无积水肾结石安全、可行,是治疗无积水肾结石的首选方法。 苗发陈 任庆芹 黄诗桥 杨志国 王站成 李虎 张波关键词:肾结石 超声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