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超平

作品数:6 被引量:19H指数:2
供职机构: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儿
  • 2篇腰椎
  • 2篇术后
  • 2篇芬太尼
  • 1篇盐酸
  • 1篇盐酸右美托咪...
  • 1篇腰椎间盘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腰椎间盘突出...
  • 1篇应激反应
  • 1篇硬膜
  • 1篇硬膜外
  • 1篇硬膜外麻醉
  • 1篇右美托咪啶
  • 1篇躁动
  • 1篇镇痛
  • 1篇瑞芬太尼
  • 1篇神经刺激
  • 1篇神经刺激仪
  • 1篇神经阻滞

机构

  • 6篇河南省洛阳正...

作者

  • 6篇王超平
  • 6篇周旭
  • 3篇张继洛
  • 3篇陆化梅
  • 2篇杨福林
  • 1篇杨富林
  • 1篇李洋

传媒

  • 3篇中医临床研究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1篇中国中医骨伤...

年份

  • 5篇2014
  • 1篇2013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在小儿术后镇痛中的应用
2014年
目的:评价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在小儿上肢手术术后镇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择期全麻下行上肢手术患儿60例,年龄3-9岁,随机分为两组,与手术封皮时经静脉连接镇痛泵,镇痛液配方:F组(芬太尼0.02mg·kg^-1+昂单司琼0.1mg·kg^-1+生理盐水=100m L);KF组(氯胺酮4mg·kg^-1·d^-1+芬太尼0.01mg·kg^-1+昂单司琼0.1mg·kg^-1+生理盐水=100m L)。记录术后4、8、12、24、36h的疼痛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观察和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F组Ramsay评分明显低于KF组,且KF组恶心、呕吐、皮肤瘙痒发生率明显降低;术后8h后KF组VAS评分明显低于F组。结论:小剂量氯胺酮复合芬太尼用于小儿术后镇痛效果肯定,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王超平张继洛周旭
关键词:氯胺酮芬太尼术后镇痛
盐酸右美托咪啶和瑞芬太尼对视可尼清醒插管病人的影响被引量:1
2014年
对预测有气管插管困难的全麻病人,采用保留病人自主呼吸的局麻下方法是较安全的选择。视可尼Shikani喉镜引导清醒插管具有插管迅速、成功率高、心血管反应轻、损伤小、安全性高等优点,能保持预测有器官插管困难的手术患者在术中自主呼吸,成功率高[1]。
周旭陆化梅王超平杨富林
关键词:右美托咪啶瑞芬太尼清醒镇静气管内插管
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在小儿先髋手术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比较不同麻醉方式在小儿先髋手术中的应用,寻求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方法]40例择期行截骨矫形的先髋患儿,随机分为插管全麻组(G组)和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组(F组),记录并比较术前、术中和术后患儿MAP和HR的变化,监测术中肌松程度和全麻药物用量,比较术后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苏醒时间。[结果]F组术中的生命体征更平稳,MAP和HR均较G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组的全麻用药量明显少于G组,且术后苏醒期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结论]骶管阻滞复合静脉全麻是小儿先髋手术更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周旭王超平陆化梅张继洛杨福林
关键词:骶管阻滞丙泊酚
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钠预防腰椎术后躁动的比较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比较右美托咪定和帕瑞昔布钠对全麻下行腰椎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预防作用,探讨患者术后预防躁动的合理化用药方案。[方法]全麻下择期行腰椎手术的ASAⅠ或Ⅱ患者40例,随机分为两组:右美托咪定组(Y组)和帕瑞昔布钠组(P组),两组分别在手术结束前10 min给予静脉泵注右美托咪定0.5μg/kg和帕瑞昔布钠40 mg。记录两组患者用药前T1,拔管后1 min(T2)和拔管后5 min(T3)的血压和心率,并对两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后恢复室(PACU)停留时间以及患者躁动情况进行记录。[结果]帕瑞昔布钠组(P组)在T2、T3时的HR和MAP比T1高,比右美托咪定组(Y组)也高;Y组2例出现躁动,P组5例出现躁动。[结论]右美托咪定预防腰椎手术后躁动比帕瑞昔布钠更有效,且右美托咪定使病人在苏醒期的血流动力学更稳定。
周旭杨福林王超平陆化梅
关键词:躁动应激反应
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观察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运用日本骨科学会下腰痛评分法(M-JOA),将60例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治疗组在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对照组单纯手法复位,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评价手法复位术后3d、1月的疗效。结果:术后一月治疗组改善率为68.48%明显高于对照组46.4%;按分级疗效,治疗组有效率83.33%,对照组有效率50.30%,改善率和有效率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下手法复位是治疗急性腰椎间盘突出症一种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王超平周旭李洋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手法复位腰椎间盘突出症
超声和神经刺激仪在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中的应用效果比较被引量:5
2014年
目的:探索小儿臂丛神经阻滞临床上更安全快捷的方法。方法:30例择期行上肢的儿童(2~12岁),ASA分级1~2级,随机分为超声引导组US和神经刺激仪引导组NS,两组均结合传统的解剖定位。局麻药均为0.25%罗哌卡因和1%利多卡因1:1混合液,药量为0.5mL/kg,观察两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阻滞效果、术中静脉药丙泊酚的用量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儿手术时间无差异,神经阻滞效果均完善,术中丙泊酚用量少,术后清醒早,US组麻醉操作完成时间明显短于NS组(P〈O.05),且US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小于NS组(P〈0.05)。结论:超声在小儿臂从神经阻滞中有明显的优越性,明显缩短麻醉完成时间,减少损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王超平周旭张继洛
关键词:超声引导神经刺激仪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