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文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供职机构:长沙理工大学物理与电子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南省重点学科建设项目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第一性原理
  • 1篇第一性原理方...
  • 1篇电子输运
  • 1篇电子输运特性
  • 1篇电子特性
  • 1篇洞内
  • 1篇石墨
  • 1篇石墨烯
  • 1篇石墨烯纳米带
  • 1篇输运
  • 1篇输运特性
  • 1篇六角形
  • 1篇纳米
  • 1篇纳米带
  • 1篇内边缘
  • 1篇
  • 1篇掺杂

机构

  • 2篇长沙理工大学

作者

  • 2篇田文
  • 2篇张振华
  • 1篇曾永昌
  • 1篇袁鹏飞
  • 1篇叶聪

传媒

  • 2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掺杂六角形石墨烯电子输运特性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锯齿型和扶手椅型六角形石墨烯分别跨接在两Au电极上,构成分子纳器件,同时考虑对六角形石墨烯分别进行B,N和BN局部规则掺杂.利用第一性原理方法,系统地研究了这些器件的电子输运特性.计算结果表明:B及BN掺杂到扶手椅型六角形石墨烯,对其电流有较好的调控效应,同时发现本征及掺杂后的锯齿型六角形石墨烯均表现为半导体性质,且N及BN掺杂时,表现出明显的负微分电阻现象,特别是N掺杂的情况,能呈现显著的负微分电阻效应,这也许对于发展分子开关有重要应用.通过其透射特性及掺杂诱发的六角形石墨烯电子结构的变化,对这些结果的内在原因进行了说明.
田文袁鹏飞禹卓良陶斌凯侯森耀叶聪张振华
关键词:电子输运特性第一性原理方法
周期性纳米洞内边缘氧饱和石墨烯纳米带的电子特性被引量:2
2013年
利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方法,研究了内边缘氧饱和的周期性凿洞石墨烯纳米带(G NR)的电子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对于凿洞锯齿形石墨烯纳米带(ZGNRs),在非磁性态时不仅始终为金属,且金属性明显增强;反铁磁态(AFM)时为半导体的ZGNR,凿洞后可能成为金属;但铁磁态(FM)为金属的ZGNR,凿洞后一般变为半导体或半金属.而对于凿洞的扶手椅形石墨烯(AGNRs),其带隙会明显增加.深入分析发现:这是由于氧原子对石墨烯纳米带边的电子特性有重要的影响,以及颈次级纳米带(NSNR)及边缘次级纳米带(ESNR)的不同宽度及边缘形状(锯齿或扶手椅形)能呈现出不同的量子限域效应.这些研究对于发展纳米电子器件有重要的意义.
曾永昌田文张振华
关键词:石墨烯纳米带电子特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