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源
- 作品数:6 被引量:56H指数:3
- 供职机构:襄阳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预混人胰岛素70/30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2次/d预混人胰岛素70/30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2次/d注射预混人胰岛素70/30(联合或不联合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54例,换用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在治疗开始及12周分别记录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体重指数及胰岛素剂量。结果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HbA1c、体重指数及胰岛素剂量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出现低血糖12例。结论应用预混人胰岛素70/30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转用优泌乐25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后,其血糖可得到安全、有效的控制。
- 杨颖邓晨昕高凌张黎明马计肖婧田源
- 关键词:糖尿病优泌乐25二甲双胍
- 甘精胰岛素联合口服降糖药治疗Ⅱ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研究每日2次预混胰岛素治疗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OAD(口服降糖药)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68例每日注射2次预混胰岛素(联合或不联合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换用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治疗,在治疗第0周及12周分别记录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糖化血红蛋白)及胰岛素用量。结果治疗12周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HbA1c均较基线水平显著下降。低血糖事件共发生5例次。结论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欠佳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转为每日注射一次甘精胰岛素联合OAD治疗能有效并安全的控制血糖。
- 杨颖邓晨昕高凌张黎明马计肖婧田源
- 关键词:糖尿病甘精胰岛素
- 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疗效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观察依帕司他联合α硫辛酸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80例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依帕司他片150 mg/d,疗程4周,α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对照组单用α硫辛酸6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2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正中神经、腓肠神经的传导速度较治疗前明显加快(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严重药物不良反应。结论依帕司他与α硫辛酸能有效且安全地治疗DPN,对DPN的阳性症状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 高凌杨颖田源
- 关键词: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依帕司他Α硫辛酸
- 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加用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的疗效比较被引量:31
- 2012年
- 目的评估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90例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组和甘精胰岛素组。在16周治疗期调整胰岛素剂量至空腹血糖≤6.0 mmol/L。记录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血糖事件及体重。结果治疗16周,两组FPG及HbA1c均较基线下降,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低血糖发生率均为6.6%,但地特胰岛素组的体重增加明显低于甘精胰岛素组(P<0.05)。结论口服降糖药血糖控制欠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联合地特胰岛素或甘精胰岛素均能有效控制血糖,并且有较低的低血糖风险。相比甘精胰岛素,地特胰岛素在减少体重增加方面更有优势。
- 杨颖田源高凌
- 关键词:地特胰岛素甘精胰岛素
- 甲状腺毒症性周期性瘫痪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3年
- 甲状腺毒症性周期性瘫痪(thyrotoxic periodic paralysis,TPP)是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常见的且具有潜在致命性的一类并发症。它以突发肌无力和低钾血症为临床特征,发病机制主要是血钾的细胞内转移,补钾和β受体阻滞剂治疗可以避免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和加快周期性瘫痪的康复。
- 唐明珠田源
- 关键词:低钾性周期性瘫痪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 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异常影响因素及其与TNF-α、hs-CRP、内脂素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踝肱指数(ABI)异常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内脂素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5年9月于本院住院的2型糖尿病患者479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普勒超声血流探测仪测定患者的ABI,并根据检测结果将其分为对照组(0.9≤ABI<1.3,377例)和试验组(ABI<0.9,94例),剔除8例ABI≥1.3的患者。收集患者病历资料,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血清生化指标、TNF-α、hs-CRP、内脂素水平,将影响ABI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回归分析。结果试验组患者ABI与其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体质指数(BMI)、甘油三酯(TG)、尿酸(UA)及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呈负相关(P<0.05)。试验组患者TNF-α、hs-CRP及内脂素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影响ABI的因素众多,患者的年龄越大、病程越长、BMI、Hb A1c、TG水平越高,ABI越低。此外,ABI与TNF-α、hs-CRP、内脂素水平呈负相关,推测炎性因子及脂肪因子可能参与了外周动脉疾病的发生。
- 张黎明唐明珠高凌杨颖田源石少敏张光梅
- 关键词:2型糖尿病踝肱指数肿瘤坏死因子-Α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