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田蔚蔚

作品数:11 被引量:15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皮肤病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卫生部部属(管)医院临床学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杆菌
  • 5篇麻风
  • 5篇耐药
  • 4篇基因
  • 4篇分枝杆菌
  • 3篇肉芽
  • 3篇肉芽肿
  • 3篇麻风杆菌
  • 3篇耐药基因
  • 3篇复发
  • 2篇软膏
  • 2篇突变
  • 2篇细胞
  • 2篇麻风患者
  • 2篇免疫
  • 2篇积雪苷
  • 2篇积雪苷霜软膏
  • 2篇分枝杆菌感染
  • 2篇分子
  • 2篇杆菌感染

机构

  • 10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上海现代制药...
  • 1篇北京协和医学...

作者

  • 11篇田蔚蔚
  • 6篇沈建平
  • 6篇王洪生
  • 3篇王千秋
  • 3篇周敏
  • 3篇严良斌
  • 3篇张国成
  • 2篇张洁尘
  • 2篇陈解春
  • 2篇余美文
  • 2篇侯伟
  • 1篇王秋玲
  • 1篇唐美育
  • 1篇张怀亮
  • 1篇陈祥生
  • 1篇张晓东

传媒

  • 3篇中华皮肤科杂...
  • 2篇中国麻风皮肤...
  • 2篇国际皮肤性病...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第二届全国皮...

年份

  • 2篇2014
  • 1篇2013
  • 6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全球麻风菌耐药监测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目前WHO已在全球9个国家建立麻风菌耐药监测点,对联合化疗后复发的多菌型麻风病人检测抗麻风耐药菌株。目前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的耐药菌株在全世界均已被发现,尚未发现克拉霉素、氯法齐明耐药突变位点,米诺环素尚未确定耐药菌株。有必要寻找不同药物的耐药菌株及突变位点,同时建立简便可行的耐药检测方法及完善的耐药监测机制。
田蔚蔚沈建平
关键词:耐药基因错义突变
分枝杆菌肉芽肿形成的细胞及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2年
分枝杆菌肉芽肿是由细菌与不同的宿主细胞如巨噬细胞、树突细胞、淋巴细胞等相互作用,在各种免疫分子如细胞因子、黏附分子、补体等参与下,形成的特征性病理学结构。其形成过程中细菌各种成分、宿主不同细胞、产生的不同免疫分子均起重要作用。而斑马鱼模型的建立及原位荧光观察方法的应用亦为分枝杆菌尤其是海鱼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的体内形成及演变研究提供基础。
田蔚蔚王洪生王千秋
关键词:分枝杆菌肉芽肿
麻风杆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0年
麻风杆菌作为麻风的病原体,至今仍不能体外培养。而麻风虽经联合治疗患病率渐下降,但新发病例数并未明显减少。近期发展起来的分子生物学则应用于麻风杆菌的菌株鉴别、活力测定,麻风的传播、诊断、耐药监测、易感基因检测等多个方面,试图从分子水平增加对麻风杆菌及麻风病的认识,以便从发病、流行等方面进一步控制及消灭麻风。
田蔚蔚沈建平
关键词:麻风杆菌分子生物学耐药易感基因
我国2010-2011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患者麻风杆菌耐药基因特征监测
目的:初步探讨我国2010-2011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皮损中的麻风杆菌对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三种重要治疗药物的耐药相关基因的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1年由全国13个省/直辖市的麻风防治机构按标准诊...
田蔚蔚沈建平余美文严良斌张国成周敏王洪生
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的建立和验证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构建可用于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研究的体外模型。方法采用人免疫细胞分别与分枝杆菌(海鱼杆菌、结核杆菌、卡介苗及麻风杆菌)共培养的方法构建分枝杆菌感染肉芽肿体外模型,显微镜下动态观察肉芽肿的体外形成过程,并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时期细胞表面抗原分子表达,实时定量PCR法检测细胞因子的mRNA表达及ELISA法检测重要细胞因子的分泌等。结果共培养7~9d后观察到与肉芽肿结构相似的细胞聚集团块,部分细胞形成多核巨细胞;CD14、CD68、CD80等巨噬细胞表面抗原在不同的分枝杆菌组均有阳性表达;肿瘤坏死因子α、干扰素儿白介素1β、白介素10亦有不同程度的mRNA表达及分泌。结论初步构建了人分枝杆菌肉芽肿体外模型,为研究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肉芽肿形成和免疫反应诱导提供条件。
田蔚蔚张晓东王秋玲唐美育沈建平王洪生王千秋
关键词:肉芽肿分枝杆菌属免疫
我国2010-2011年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菌耐药状况监测
目的 监测我国2010-2011 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皮损中麻风菌对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的耐药状况。方法 提取11 例治疗抵抗患者,13 例复发患者皮损标本中的麻风菌DNA,对靶序列folP1、rpoB、gyr...
田蔚蔚沈建平王洪生周敏严良斌张国成
关键词:麻风耐药错义突变复发
2010-2011年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麻风杆菌耐药基因特征监测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2010-2011年度复发和治疗抵抗麻风患者皮损中麻风杆菌对氨苯砜、利福平和氧氟沙星的耐药基因突变情况。方法收集2010-2011年由各省麻风防治机构诊断并上报的治疗抵抗及复发麻风患者的基本资料及皮损组织标本,提取患者皮损标本中的麻风杆菌DNA,对靶序列folP1、rpoB、gyrA3个片段经PCR扩增后测序比对,寻找突变位点。结果24例麻风患者中,11例为治疗抵抗患者,13例为复发患者。21例患者扩增的3个片段均为阳性,3例患者皮损内菌folP1片段有点突变,均为53:acc(苏氨酸Thr)→gcc(丙氨酸Ala),其中2例为治疗抵抗患者,1例为复发患者;1例复发患者皮损内菌rpoB片段有错义突变,为441:gat(天冬氨酸Asp)→aac(天冬酰胺Asn);未发现有gyrA片段的错义突变。结论复发和治疗抵抗的麻风患者皮损中存在与氨苯砜和利福平耐药相关的folp1、rpoB片段突变菌,未发现与氧氟沙星耐药相关的gyrA片段突变菌。
田蔚蔚沈建平余美文严良斌张国成周敏王洪生
关键词:麻风药物耐受性基因复发
积雪苷霜软膏治疗黄褐斑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试验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评估积雪苷霜软膏R治疗黄褐斑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12周随机、双盲、自身对照试验,受试者左右两侧面部黄褐斑区域随机使用积雪苷霜软膏R与不含积雪草总苷成分的安慰剂,观察色斑改善程度。通过第0周、第4周、第8周、第12周研究者盲法评价黄褐斑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MASI)、受试者盲法自评、仪器测量三个方面评价比较用药侧与安慰剂侧黄褐斑的改善情况。结果: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研究对象36例全部按期完成,在试验结束揭盲后统计,受试者的治疗侧MASI指数下降45%,结合受试者对疗效的自我评估、颜色定量测量及拍照,治疗侧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侧。结论:本研究结果显示积雪苷霜软膏R治疗黄褐斑皮肤耐受性良好,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安慰剂。
侯伟张洁尘田蔚蔚张怀亮陈解春
关键词:积雪草苷黄褐斑随机对照试验
白介素-12家族在分枝杆菌感染中作用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4年
白介素-12已被认为是诱导Th1免疫反应产生和维持的重要细胞因子,其中以其亚基白介素-12/23p40的研究尤为多见。研究显示,该亚基在抵抗细菌尤其是分枝杆菌感染中可能发挥作用,可形成单体或同源二聚体,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白介素-12受体B1竞争性结合发挥作用。致病力强的分枝杆菌可通过降低白介素-12p70的生成来抵抗宿主的免疫反应从而达到自我防御的目的。在白介素-12正常存在的情况下,白介素-23在控制分枝杆菌感染过程中的作用有限,但其可通过诱导Th17细胞及记忆性T淋巴细胞在慢性结核杆菌感染中发挥保护作用。白介素-27作为第3个白介素-12家族成员,在分枝杆菌感染后的机体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存在争议,对于不同的细胞群体如巨噬细胞、淋巴细胞等作用可能不同甚至相反。
田蔚蔚王洪生王千秋
关键词:分支杆菌感染白细胞介素类细胞因子类
积雪苷治疗35例鱼尾纹12周疗效观察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 评估积雪苷治疗鱼尾纹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12周随机、双盲、赋形剂自身对照试验,通过第0、4、8、12周研究者盲法评价皱纹程度、受试者盲法自评、仪器测量3个方面评价试验用药侧与对照侧鱼尾纹的改善情况.结果 完成试验的35名受试者的双侧鱼尾纹程度根据研究者盲法评估,在使用第4周,治疗组与对照组的皱纹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8、12周试验用药侧的皱纹程度的减轻优于对照侧,皱纹评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Visioscan VC98定量测量双侧鱼尾纹SEw值结果显示,试验用药侧随时间的变化SEw的值增大,即皱纹程度减轻,与对照侧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受试者评估显示,双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刺激性及粗皱纹的改善情况无差异,外眦部位肌肤纹理改善方面治疗侧优于对照侧(P<0.05).结论 积雪苷霜软膏每日3次局部外用改善鱼尾纹有一定疗效,无不良反应.
张洁尘陈祥生侯伟田蔚蔚陈解春
关键词:积雪苷霜软膏疗效观察鱼尾纹治疗组自身对照试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