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白桦

作品数:4 被引量:26H指数:4
供职机构:湛江市第四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海南医学院科研基金资助学报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内酰胺
  • 2篇内酰胺酶
  • 2篇耐药
  • 2篇耐药性
  • 2篇Β-内酰胺酶
  • 2篇变形杆菌
  • 1篇大血管
  • 1篇大血管病
  • 1篇大血管病变
  • 1篇蛋白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阴道
  • 1篇阴道病
  • 1篇脂联素
  • 1篇酸酶
  • 1篇糖尿
  • 1篇糖尿病
  • 1篇糖尿病大血管...

机构

  • 4篇湛江市第四人...

作者

  • 4篇白桦
  • 4篇林养
  • 4篇吴春芳
  • 1篇陈梅

传媒

  • 2篇海南医学院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检验医学与临...

年份

  • 3篇2010
  • 1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变形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6
2010年
目的检测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出的78株变形杆菌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以及这些杆菌的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正确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用Viter-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菌株进行鉴定、药敏分析及产ESBLs筛选。结果奇异变形杆菌的产ESBLs率为18.9%(10/53),普通变形杆菌的产酶率为9.5%(2/21)。第3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等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实验室有必要加强对产ESBLs变形杆菌的检测,第3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替卡西林加棒酸等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是治疗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白桦林养吴春芳
关键词:变形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变形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分析变形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以正确指导抗生素的合理使用。方法:采用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78株变形杆菌进行鉴定,分析其对15种常用抗菌药物的体外活性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筛选。结果:奇异变形杆菌的产ESBLs率为18.9%(10/53),普通变形杆菌产酶率为9.5%(2/21)。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等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的耐药率均低于10%。结论:实验室应加强对产ESBLs变形杆菌的检测,三代头孢菌素、亚胺培南、丁胺卡那霉素、替卡西林+棒酸等青霉素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合剂是治疗变形杆菌感染的首选药物。
林养白桦吴春芳
关键词:抗生素变形杆菌Β-内酰胺酶耐药性
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大血管病变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脂联素水平的相关性。方法:79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有无大血管病变分为伴大血管病变组(A)40例,无大血管病变组(B组)39例。另选40例健康者作正常对照组(C组),均检测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血脂等指标。结果:A组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高于B组及C组(P<0.05),B组明显高于C组(P<0.05),A组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B组及C组(均P<0.05),B组明显低于C组(P<0.05)。相关分析提示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与脂联素有相关性(P<0.05)。结论:超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大血管病变的预测具有重要意义。
白桦林养吴春芳
关键词: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超敏C反应蛋白脂联素
唾液酸酶法诊断细菌性阴道病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探讨唾液酸酶法在诊断细菌性阴道病(bacterial vaginosis,BV)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475例疑似BV患者阴道分泌物分别采用常规镜检法、唾液酸酶法和Amsel法进行检测。结果:常规镜检法检查BV阳性数126例(26.5%),唾液酸酶法检出阳性数141例(29.7%),传统Amsel法检出阳性数124例(26.1%),唾液酸酶法与传统Amsel法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较高的敏感性(92.7%)和特异性(92.6%);当合并白假丝酵母菌和滴虫感染时,其病原体对唾液酸酶活性检测未产生显著影响。结论:唾液酸酶测定是BV诊断的一项较为灵敏的有效方法,可显著提高BV的诊断率。
白桦林养吴春芳陈梅
关键词:细菌性阴道病唾液酸酶法AMSEL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