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岩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3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研究中心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基因
  • 5篇突变
  • 4篇基因突变
  • 3篇蛋白尿
  • 3篇肾小球
  • 3篇肾小球硬化
  • 3篇族性
  • 3篇节段
  • 3篇节段性
  • 3篇局灶
  • 3篇局灶节段性
  • 3篇局灶节段性肾...
  • 3篇家族
  • 3篇家族性
  • 3篇家族性局灶节...
  • 2篇蛋白
  • 2篇肾病
  • 2篇肾病综合征
  • 2篇肾脏
  • 2篇肾脏病

机构

  • 9篇北京大学第一...
  • 1篇郑州大学

作者

  • 9篇石岩
  • 8篇丁洁
  • 2篇杨霁云
  • 2篇刘景城
  • 1篇王华
  • 1篇卜定方
  • 1篇肖慧捷
  • 1篇姚勇
  • 1篇余自华
  • 1篇张敬京
  • 1篇黄建萍
  • 1篇李建国
  • 1篇管娜

传媒

  • 2篇中华儿科杂志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 1篇中国循证儿科...
  • 1篇“中华医学会...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肾...

年份

  • 4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一个蛋白尿性肾脏病患儿的WTl基因突变
目的:WT1不仅可导致包含肾病的Denys-Drash综合征和Frasier综合征的发生,也能导致孤立型 SRNS的发生。当上述任何基因发生突变时,都会导致严重的蛋白尿。我们在对遗传性、家族性以及其他以蛋白尿为突出表现的...
石岩丁洁
文献传递
纤维连接蛋白肾小球病
2003年
石岩丁洁
关键词:纤维连接蛋白蛋白尿发病机制病理特点
中国人先天性肾病综合征NPHS1基因突变被引量:28
2005年
目的分析并确定一个中国先天性肾病综合征(CNS)家系NPHS1基因突变及特征.方法对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接测序方法进行NPHS1基因突变检测,确定基因突变的位点.同时应用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分析的方法,分析先证者及其家系成员和对照人群的基因组DNA,确定突变特征.结果在本家系的先证者发现同时存在NPHS1的 G928A(D310N)、1893~1900del 8(CGAAACCG)和G2869C(V957L)的3个杂合突变.具有相同表型的姐姐(Ⅲ:11)与先证者的测序结果完全一致,而在表型正常的先证者的同父异母的大姐及对照样本均未发现这些突变.患儿母亲尿检正常,基因检测显示仅有第8外显子G928A突变;患儿父亲尿检也正常,基因检测显示仅存在第14外显子的1893~1900del 8和第21外显子的G2869C突变,没有第8外显子G928A突变.同时还在先证者发现了4 种碱基变异: E117K (rs3814995)、S1105S(rs2071327)、IVS27+45c>t和IVS8+68 a>g,经比对前3种均为单核苷酸多态性,位于内含子内的变异(IVS8+68 a>g)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结论首次发现中国人CNS存在NPHS1基因突变,并证实致病突变为国际首次报道的3个杂合突变.
石岩丁洁刘景城王华卜定方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膜蛋白质类突变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3家系临床表型与相关基因连锁分析被引量:12
2006年
目的分析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3个家系的临床表型,并通过连锁分析方法进行已知基因的排除性定位研究。方法对3个家系中的所有患者进行临床检查。应用等位基因共享分析和两点连锁分析的方法,在已知的FFSGS相关基因NPHS1、NPHS2、ACTN4、TRPC6、CD2AP和WT1所在染色体区域,选取14个微卫星遗传标记(STR)进行连锁分析研究。结果FFSGS3个家系的遗传方式均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54名家系成员中有16例患者,其临床表型不同,2个家系(家系A和家系B)的起病年龄相对较大,在青少年期发病,家系A中有3例患者发病年龄偏小,最小者1岁发病,家系A中其他患者都是25岁以后发病。3个家系中有4例因尿毒症死亡,另2例尿毒症行肾移植治疗,还有2例出现肾功能不全。家系A的先证者14岁即出现了Cr增高。应用D19S191、D19S220、D19S224、D1S215、D1S416、D1S466、D11S1391、D11S1986和D11S2000等STR对家系A进行NPHS1、NPHS2、ACTN4和TRPC6基因的两点连锁分析,测得各个标记位点在重组率θ=0时,最大的LOD值为0·18(D11S1391);在θ=0·1时,最大的LOD值为0·18(D11S1986);在θ=0·2时,得到本组最大的LOD值为0·47(D19S220),均不支持连锁。提示家系A与所检测的9个DNASTR位点无共分离。用上述STR以及ACTN4基因内的STRD19S422、CD2AP基因所在位点的STRD6S936、D6S1566、D6S1651和WT1基因所在位点的STRD11S2370对家系A进行等位基因共享分析,结果提示该家系致病基因与ACTN4、NPHS1、NPHS2、TRPC6、CD2AP和WT1等基因所在位点不连锁。应用D19S191、D19S220、D19S224、D19S422、D1S215、D1S416、D1S466、D11S1391、D11S1986、D11S2000、D6S936和D6S1566等STR对家系B和C进行等位基因共享分析,结果这2个家系的致病基因与ACTN4、NPHS1、NPHS2、TRPC6和CD2AP等基因所在位点均不连锁。结论3个中国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FFSGS家系,具有明显的临床异质性。已知基因NPHS1、NPHS2、ACTN4、TRPC6�
石岩丁洁
关键词: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基因突变
三个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家系临床表型与相关基因连锁分析
目的: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其遗传方式常为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近年来发现了它们的一些致病基因,如NPHS1(19q13)是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致病基因,NPH...
石岩丁洁
文献传递
一个蛋白尿性肾脏病患儿的WT1基因突变
目的近年来发现,有6个不同的基因突变均可导致家族性肾病综合征的发生,如NPHS1是芬兰型先天性肾病综合征的致病基因、NPHS2是常染色体隐性激素抵抗型肾病综合征(steroid resistant nephrotic s...
石岩丁洁
文献传递
一个中国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家系NPHS2基因新突变被引量:31
2004年
目的 分析中国汉族人家族性激素耐药型肾病综合征 (SRNS)家系NPHS2基因及突变特点。方法 研究对象为一个中国汉族人家族性SRNS家系中的先证者及其兄和父母 ,对照人群为 5 3例尿检正常成年人。取肾组织做常规光镜检查和 podocin、nephrin、α actinin、WT1表达的检查。提取外周血白细胞基因组DNA ,PCR扩增NPHS2基因 8个外显子 ;应用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分析PCR产物 ,对DHPLC洗脱曲线异常者进行DNA序列测定。结果 先证者及其兄肾脏病理示 :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先证者肾组织 podocin重组蛋白P35染色弱阳性 ,P2 1染色阴性 ;nephrin、α actinin和WT1染色的范围、定位、分布和荧光强度与对照组无差异。DHPLC示先证者及其父母洗脱曲线异常 ;DNA测序证实先证者为 4 6 7_4 6 8insT与 5 0 3G >A复合杂合突变 ,其父为 5 0 3G >A杂合突变 ,其母为 4 6 7_4 6 8insT杂合突变。结论 首次发现了一中国汉族人家族性SRNS家系中NPHS2基因突变——— 4 6 7_4 6 8insT与 5 0 3G >A复合杂合突变 ,且 5 0 3G >A突变为新发现的突变 ;同时还发现该复合杂合突变引起肾组织中抗 podocin重组蛋白P35的染色明显减弱 ,抗 podocin重组蛋白P2 1的染色阴性。
余自华丁洁管娜石岩张敬京黄建萍姚勇杨霁云
关键词:中国汉族家系NPHS2基因突变
肾病综合征、小头畸形、精神运动发育落后1例报告及文献复习
2005年
目的报告1例肾病综合征、小头畸形、精神运动发育落后GallowayMowat综合征患儿,并进行文献复习。方法患儿(男,13岁)于2004年6月14日入院,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尿检、血清学及肾组织病理检查结果,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患儿以血尿、蛋白尿起病,小头畸形伴精神运动发育落后,后出现肾病综合征及肾功能不全,肾活检为局灶节段肾小球硬化。结论肾病综合征伴小头畸形、精神运动发育落后的患儿为GallowayMowat综合征,其肾病综合征出现越早预后越差。
李建国肖慧捷石岩刘景城杨霁云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小头畸形
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致病基因连锁分析
目的家族性局灶节段性肾小球硬化(FFSGS)是一组遗传异质性很强的疾病,其遗传方式常为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也有些病例与线粒体遗传有关。近年来发现了它们的一些致病基因,如NPHS2(1q25-31)是常染色体隐...
石岩丁洁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