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奇伟
- 作品数:7 被引量:13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改良骨髓染色体制备与G显带方法在恶性血液病中的应用研究
- 栾树清刘明硅张荣艳易诚予聂益军陆素贞秦奇伟
- 该课题研究在国内率先采用直接法不加秋水仙素,直接加低渗度(0.053mol/L KCI)低渗20min收获细胞;应用上述方法联合研究发现,恶性血液病骨髓染色体异常检出率65%,染色体制备成功率95%,论文发表在《中华血液...
- 关键词:
- 关键词:骨髓染色体恶性血液病
- 伴有t(14;15)(q32;q11)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一例
- 2007年
-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2006年3月复查肝吸虫免疫试验仍为IgG(+),IgM(±);同年6月再次复查为IgG(+)。因白细胞持续升高1年多,于2006年8月23日转来我院住院治疗。
- 栾树清刘明珪张荣艳陈国安陆素贞聂益军玄风华秦奇伟
- 关键词: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增多白细胞升高肝吸虫病驱虫治疗
- LncRNA-MIAT靶向miR-214-3p调控RA-FLS细胞生物学功能机制研究
- 2023年
- 目的研究LncRNA-心肌梗死相关转录本(MIAT)靶向miR-214-3p调控RA-FLS细胞生物学功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所有受试者均拟行膝关节手术治疗,体外培养RA-FLS细胞,分别提取各患者的样本细胞,均分成3组,分别为MIAT过表达组、shRNA沉默组和对照组各60例。构建MIAT过表达、shRNA沉默及对照慢病毒载体,包装慢病毒,分别转染RA-FLS细胞,检测RA-FLS细胞增殖、凋亡、侵袭、迁移及细胞因子分泌的影响。结果MIAT过表达组LncRNA-MIAT高于shRNA沉默组、对照组,而shRNA沉默组LncRNA-MIAT低于对照组;MIAT过表达组miR-214-3p表达低于shRNA沉默组、对照组,而shRNA沉默组LncRNA-MIA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AT过表达组RA-FLS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低于shRNA沉默组、对照组,而shRNA沉默组细胞增殖率、迁移细胞数、侵袭细胞数高于对照组;MIAT过表达组细胞凋亡率高于shRNA沉默组、对照组,而shRNA沉默组细胞凋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AT过表达组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低于shRNA沉默组、对照组,且shRNA沉默组IL-1β、IL-6及TNF-α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LncRNA-MIAT靶向结合miR-214-3p,进而调控RA-FLS细胞的增殖、迁移以及侵袭。
- 易金萍黄自坤罗清余瑾邹海虹蔡庆秦奇伟郑悦谭吉
- 关键词:生物学功能
- 肝脏浸润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1
- 2020年
- 目的探讨肝脏浸润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中的作用机制。方法收集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 000例,依据《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中分期标准将其分为慢性肝炎活动期组(475例)和免疫清除期组(525例);另收集同期到我院行健康体检的健康者50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3组CD4+T细胞、CD8+T细胞、Treg水平,分析CD4+T细胞、CD8+T细胞、Treg与慢性乙型肝炎的相关性。结果慢性肝炎活动期组CD4+T细胞水平最低,CD8+T细胞、Treg水平最高,其次是免疫清除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CD4+T细胞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呈负相关(P<0.05),CD8+T细胞、Treg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情呈正相关(P<0.05)。结论肝脏浸润中细胞毒T淋巴细胞在慢性乙型肝炎病情进展中具有重要作用,CD4+T细胞、CD8+T细胞可促进纤维化形成,而Treg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减少肝损伤的同时阻碍乙型肝炎病毒清除。
- 易金萍陈小文陈开森黄自坤秦奇伟
-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细胞毒T淋巴细胞
- 伴有t(14;15)(q32;q11)的慢性嗜酸粒细胞白血病1例
- 2007年
-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因 WBC 持续升高1年多,转来我院住院治疗。患者贫血貌,查体:肝肿大,巨脾。心脏彩超:右房右室增大;三尖瓣中度反流,二尖瓣和主动脉瓣轻度反流;心包腔积液。血常规:WBC:40.
- 栾树清刘明珪张荣艳陈国安陆素贞聂益军玄风华秦奇伟
- 关键词:嗜酸粒细胞白血病白细胞升高嗜酸粒细胞增多心包腔积液
- 帕金森病患者生化指标及相关因子水平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0
- 2020年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其临床症状以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和姿势步态异常为主要特征。PD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目前研究发现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年龄老化、氧化应激等均可能参与PD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变性死亡过程[1-2]。其中在PD的发病过程中机体可出现明显的氧化应激反应,而尿酸(uric acid,UA)可通过多种途径破坏氧化-还原平衡系统,导致机体处于氧化应激状态。同时高血脂已明确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但高脂血症是否与PD存在关联尚存在争议。因此UA与血脂可能是PD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在PD的进展过程中,PD患者与骨质疏松具有高度相关性,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是成骨细胞早期分化的标志。同时PD病程中通常还伴随着免疫炎症的发生,多种炎性细胞激活、浸润,及其分泌的炎性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趋化因子〔如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attractant protein-1,MCP-1)〕相互作用从而介导了炎性反应的激活与放大。
- 秦奇伟谭佳伟张才成闻芳江梅聂益军
- 关键词:帕金森病生化指标炎性因子
- 江西省2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的实验室检查特征被引量:2
- 2020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江西省215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病例的临床资料及实验室检查特征,为病例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2020年1月26日至2月24日收治的215例COVID-19患者。入院后采集患者临床资料,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肝功能,包括丙氨酸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直接胆红素(direct bilirubin,Dbil)、总蛋白(total Protein,TP)、白蛋白(albumin,ALB);肾功能,包括肌酐(creatinine,Cr)、尿素(urea)、尿酸(uric acid,UA);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AKP);γ-谷氨酰转肽酶(γ-glutamy transpeptidase,γ-GT);心肌酶谱,包括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等实验室检查。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六版)》的临床分型方法,对比分析普通型与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特征。结果:普通型患者165例(男性95例,女性70例),重型/危重型患者50例(男性36例,女性14例);普通型患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43岁且21.21%有合并症;重型/危重型患者的发病年龄中位数为52岁且66%有合并症。重型/危重型患者在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及CRP均值均高于普通型患者;在淋巴细胞百分比、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均值均低于普通型患者。重型/危重型与普通型相比较,其肝功能无显著性差异;重型/危重型的蛋白检测值(TP 65.23 g/L;ALB 32.1 g/L)均值较普通型患者显著下降(TP 71.53 g/L;ALB 45.3 g/L);重型/危重型的肾功能检测指标(Cr 126.5μmol/L;Urea 6.38 mmol/L;UA 302.5μmol/L)及γ-GT(79.6 U/L)均较普通型患者的相应指标(Cr 55.75μmol/L;Urea 4.46 mmol/L;UA 260.2μmol/L;γ-GT 58.5 U/L)明显增加。COVID-19患者的心肌酶谱检测无明显异常。结论:江西省重型/危重型COVID-19合�
- 秦奇伟戴乾滨万劲华李慧明朱清聂益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