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德清
- 作品数:23 被引量:36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纺织服装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山东省艺术科学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轻工技术与工程艺术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 盘花工艺在现代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审美特征被引量:2
- 2018年
- 以盘花装饰文化为背景,探究盘花的来源与发展,目的在于分析和了解盘花在服装中的应用形式,并取其精华将其融入到现代服装的设计中,从而促进服装设计方式的多样化发展。
- 巩星辰秦德清
- 关键词:服装设计
- 中韩服饰文化比较被引量:2
- 2004年
- 中韩服饰文化的比较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从哲学和文化的层面,研究中韩服饰文化的根源和基础。二是从服饰美学和服装设计的层面,研究服饰文化的表现形式和风格的来源。从比较中反思中韩服装业的过去和现状,促使两国服装文化的交融。
- 秦德清
- 关键词:哲学服饰文化服装设计
- 浅析服装设计中的解构之美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综述了解构在服装设计中运用历史和现状,详细分析了解构手法在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形式。发现解构作为服装重要的设计手法,强有力地冲击了传统的服装设计方法和思想,它的应用对服装设计领域具有重要意义;指出解构的合理使用能使服装造型摆脱固有形态和程式化,给人以另类、脱俗、别致的设计感。
- 巩星辰秦德清
- 关键词:解构服装设计
- 浅析条纹在服装设计中的运用被引量:3
- 2017年
- 文章基于条纹元素在服装上的运用进行的市场调研与资料收集,对条纹元素在服装设计上的发展及运用进行了阐述,指出条纹元素对服装的装饰作用以及其在服装设计中的局限性。
- 巩星辰秦德清
- 关键词:服装设计
- 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生态审美观被引量:2
- 2016年
- 采用文献查阅方法,结合生态美学要义对大理地区白族服饰的图案元素、色彩、社会功能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大理白族服饰蕴含着"平等"、"共生"、"和谐相处"的生态审美观,主要体现在人与客观自然环境的和谐、人与图腾的和谐、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认为大理白族服饰文化中所蕴含的生态智慧符合现代的生态美学和当前人类社会的发展要求,对今天生态文明社会的构建也将起到一定的建设性和指导性作用。
- 赵玉孔凡栋秦德清
- 关键词:白族服饰生态审美观
- 2017年时装周最具流行性的格纹元素赏析被引量:1
- 2018年
- 转眼间天气就凉了,又到了秋冬时节,无论是秀场还是街头都已被苏格兰纹、威尔士亲王格、马德拉斯格纹等各式各样格纹图案(图1)所充斥。这最经典实用的格纹在众多不同设计师的努力下迎来了各种全新的现代感设计。当然,2017年格纹的新一轮流行似乎是有迹可循的一件事,尤其是2017年夏季洋溢着法式小清新的维西格纹(Gingham)(图2)在T台上大放异彩之后,受到各路时尚博主、时尚编辑、时尚达人等近乎狂热的追捧。
- 刘畅秦德清
- 关键词:流行性时装周马德拉斯设计师现代感
- 凉山彝族男子“英雄结”视觉符号探析被引量:1
- 2015年
- "英雄结"是凉山彝族男子的重要头饰,也是一种独特的视觉符号,蕴涵着丰富的文化语义。从符号学角度对其本质、语义及语义的传达路径和原理进行分析和阐释,目的在于探析"英雄结"的真正价值意义,同时加深人们对于彝族文化的理解。
- 赵玉秦德清孔凡栋
- 关键词:符号学
- 服装黑白色的恒性特征
- 2000年
- 秦德清
- 关键词:服装色彩
- 捻系数和混纺比与玉米纤维纱强伸性能的关系被引量:4
- 2007年
- 为了了解玉米纤维纯纺纱捻系数、玉米纤维混纺纱混纺比对成纱强伸性能的影响,纺制了13种捻系数的18.2 tex玉米纤维纯纺纱,不同混纺比例的18.2 tex玉米纤维腈纶纤维混纺纱、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纱,测试了成纱断裂强力、断裂伸长率、断裂功及初始模量等强伸性能指标。结果表明:玉米纤维纯纺纱的临界捻系数在405.9附近;在玉米纤维腈纶纤维混纺纱中,随着玉米纤维含量从0增至100%,成纱强力呈非线性关系逐渐下降;对于玉米纤维大豆纤维混纺纱,随着玉米纤维含量的增加,成纱强力逐渐下降,当玉米纤维含量在90%左右时,强力处于最低谷,且低于玉米纤维纯纺纱。
- 杨庆斌秦德清陈素英孔燕
- 关键词:玉米纤维纯纺纱混纺纱捻系数混纺比
- 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细观形态结构被引量:4
- 2007年
- 通过扫描电镜、光学显微镜等方法对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的微细结构做了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有比较明显的皮芯结构,皮层厚度约为1.8μm,芯层厚度约为5.8μm。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有明显的孔洞和表面皱缩。通过对断口的观察,发现大豆蛋白/PVA复合纤维有原纤结构。
- 杨庆斌刘逸新秦德清杨晓于伟东
- 关键词:聚集态结构皮芯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