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旭升

作品数:12 被引量:51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3篇天文地球

主题

  • 7篇油田
  • 6篇油藏
  • 4篇砂岩
  • 4篇砂岩油藏
  • 4篇火烧山油田
  • 3篇低渗
  • 3篇彩南油田
  • 3篇储集
  • 2篇低渗砂岩
  • 2篇低渗砂岩油藏
  • 2篇低渗透
  • 2篇低渗透砂岩
  • 2篇油气
  • 2篇注水
  • 2篇裂缝性
  • 2篇井网
  • 2篇勘探
  • 2篇勘探开发
  • 2篇滚动勘探
  • 2篇滚动勘探开发

机构

  • 11篇中国石油天然...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矿业大学...
  • 1篇中国石油

作者

  • 12篇秦旭升
  • 5篇沈楠
  • 4篇张武
  • 3篇李兴训
  • 2篇王国先
  • 2篇万文胜
  • 2篇欧亚平
  • 2篇徐学成
  • 2篇高卫
  • 1篇章彤
  • 1篇谷新萍
  • 1篇贾永禄
  • 1篇张春雷
  • 1篇聂仁仕
  • 1篇姜军
  • 1篇梁成钢
  • 1篇杜军社
  • 1篇韩力
  • 1篇何万军
  • 1篇吴承美

传媒

  • 4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新疆石油学院...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规划设计
  • 1篇新疆石油天然...
  • 1篇2000年中...
  • 1篇中国石油学会...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8
  • 1篇2007
  • 1篇2005
  • 1篇2004
  • 1篇2003
  • 2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彩南油田径向侧钻技术研究与应用
2004年
径向侧钻技术是在水平井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钻采工艺。该工艺具有钻井投资低、油井产量高等特点,对于老油田的调整、挖潜具有重要意义。对彩南油田待侧钻井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制定了侧钻方案。由于对油藏的地质情况认识清楚,所制定的侧钻地质和工艺方案合理,在多口高含水率油井上进行了径向侧钻试验,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单口井的日产油量达到15~40t。
李兴训刘国良尹东迎姜军王健松秦旭升
关键词:地质评价底水地层压力水平井技术钻采工艺
火烧山裂缝性低渗砂岩油藏的综合治理
火烧山油田是1987年投入开的一个中型油田,油藏类型为裂缝性渗砂岩背斜油藏。多年来,实施了全方位的综合治理,开展了三种开采方式的试验,打密闭取芯井2口,进行了7种堵剂的调、堵水实验,两种压裂液,两种分注管柱,三种酸化技术...
刘邦成徐学成王国先秦旭升
关键词:火烧山油田
文献传递
彩南油田石树沟群油气成藏规律被引量:8
2005年
2002年10月彩南油田C125井在侏罗系石树沟群获得高产油气流,标志着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该层系滚动勘探开发取得了历史性突破。石树沟群油藏在剖面上的跨度为360m,储集层为薄互层砂体,横向变化快,油气层电阻率较低,是典型的低阻油藏,滚动勘探开发难度较大。通过对成藏机理分析,建立了彩南油田石树沟群成藏模式,认为断裂是油气运移的主要通道,大断裂对油藏的控制作用明显,断裂和砂体的搭配关系是油藏成藏的必要条件。
李兴训欧亚平沈楠张武谷新萍秦旭升
关键词:彩南油田低阻油藏滚动勘探开发油气成藏规律油气层薄互层
改善火烧山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藏开发效果研究与实践
火烧山油田是国内外罕见的裂缝性特低渗透砂岩油藏,投入开发后效果极差,为改善其开发效果,在加强研究和试验的基础上,以储层不同渗流类型进行分区治理为主导理想,开展了以多种工艺技术并行的储层改造和井网调整等一系列整体治理.通过...
徐学成秦旭升韩力万文胜
关键词:低渗砂岩油藏井网调整火烧山油田裂缝性油藏
文献传递
油藏天然能量指标在注水动态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9
2010年
传统的油藏天然能量指标分析方法仅用来分析注水前的油藏天然能量大小。经理论研究发现:Δ(平均地层压力降)与Np(r无因次弹性产量比值)呈幂指数关系,双对数曲线呈线性规律;双对数图上等时间间隔点越密集,边底水补充地层能量越及时,水侵速度越快;驱动能力指标同样适用于注水后的分析与评价,且变化规律不变,注水后等时间间隔点越密集,注水效果越好;运用Δ与Npr关系式可以准确地预测原油采出程度,同时结合油藏水驱特征曲线还可以确定合理累积注采比和阶段注采比。最后,用于实例分析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聂仁仕贾永禄沈楠秦旭升张武刘舜
关键词:注水采出程度注采比
彩25井区石炭系火成岩气藏形成条件被引量:7
2008年
准噶尔盆地五彩湾凹陷石炭系火成岩气藏自彩25井在其中获得工业气流后,随后有多口评价井落空,所以研究该区油气分布的控制因素便成了急迫的问题。针对火成岩油气藏形成的特殊性,从储层的形成特点、气藏形成的运移条件和发现井的构造背景等角度分析了该气藏形成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彩25井区火成岩气藏储层多位于石炭系火成岩顶部不整合面以下,岩性主要为凝灰岩、火山角砾岩、凝灰熔岩和蚀变安山岩,其中发育裂缝及各种溶孔等次生孔隙;火成岩下伏的石炭系暗色泥岩和碳质泥岩等气源岩所形成的油气,通过断层向上运移到火成岩顶部,然后通过不整合面下的渗透层横向运移并聚集到局部构造的高部位,形成高构造背景下的岩性油气藏;断裂通道、构造高背景以及火成岩的孔渗性是控制气藏形成的重要因素。
高先志沈楠何万军秦旭升章彤
关键词:石炭纪火成岩储集层油气藏形成油气运移油气聚集
彩南地区滚动勘探开发技术研究及应用
李兴训陈振生沈楠秦旭升张武欧亚平唐东罗兴旺张胜
三维可视化低幅度构造综合解释新技术构造圈闭高度小于10m,油层有效厚度5m左右,油水界面距油层顶界5.0-7.0m,要求构造研究精度达到2.0m以内,且要求有准确的砂层发育规律预测。首次采用三维可视化综合解释技术(GEO...
关键词:
关键词:滚动勘探开发测井
火烧山油田开发中后期渗流介质类型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对于储集层裂缝发育 ,非均质严重的油田 ,在油田的开发和治理中 ,应因地制宜 ,根据不同的渗流介质类型采取分层、分区的治理措施。利用油田的各种监测资料以及生产动态反映 ,火烧山油田的渗流介质类型可以分成三类 ,研究表明 :认识储层渗流介质类型。有利于提高非均质油田综合治理的针对性 ,为油田优选作业措施 ,合理调。
吴承美秦旭升佟国章高卫
关键词:非均质
决定砂岩油藏酸化效果因素研究——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火烧山油田为例
2002年
砂岩油藏酸化增产技术在全国油田开展的较早 ,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多数油田增产幅度小。火烧山油田从开发初期就进行了酸化增产实验 ,酸化效果明显好于其它油田 ,分析原因主要有 :火烧山油田储层以钙质胶结为主 ,泥质含量低有利于酸化作业 ;储层发育隐裂缝沟通了远井地带 ,只要近井地带渗透率增加便可以增加供液能力 ;被方解石充填的充填缝被溶解后可达到后期造缝目的 ,渗透率呈数量级提高 ;储层堵水污染后 ,近井地带用氧化酸处理后可增加供液能力又可以启动新层 ;乳化酸和缓速酸体系的应用增加了酸化处理半径 。
梁成钢谢建勇高卫秦旭升
关键词:酸化效果乳化酸
近岸水下扇储集体沉积结构单元划分——以彩9井区三工河组为例被引量:7
2008年
在沉积微相研究的基础上,依据岩心岩性、层理层面构造、粒度及其韵律特征等信息综合观察,分析古水流环境及水动力变化,确定出沉积结构单元界面。同时,通过岩性变化界面及其电性曲线微旋回特征的相关性分析,建立剖面沉积结构单元划分电性韵律标准(如自然电位回返、自然伽马升高、电阻曲线降低或台阶状变化等),进而实现研究区沉积结构单元划分。研究方法对陆相沉积体系及结构单元精细描述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庆张继春赵宝顺秦旭升张武
关键词:彩南油田近岸水下扇沉积微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