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晨
-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 供职机构:新疆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电子电信更多>>
- Rb(5 P_J)+(He、N_2)碰撞能量转移被引量:1
- 2007年
- 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研究了Rb(5PJ)+(He、N2)碰撞能量转移过程.调频半导体激光器稍微调离共振线,激发Rb原子至Rb(5P3/2)态,在不同的He或N2气压下,测量了直接5P3/2→5S1/2荧光和转移5P1/2→5S1/2荧光.对于5PJ与He的碰撞.电子态能量仅能转移为He原子的平动能.在与N2的碰撞中,向分子振转态的转移是重要的.利用速率方程分析,可以得到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对于He,5P3/2→5S1/2转移速率系数为2.23×10-12cm3s-1.对于N2,测量5PJ+He和5PJ+N2二种情况下荧光的相对强度比,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5P3/2→5S1/2转移速率系数为4.38×10-11cm3s-1,5PJ态猝灭速率系数为5.45×10-11cm3s-1.与其他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秦晨孟繁新戴康沈异凡
- 关键词:速率系数RBHEN2
- Cs(6P)激发态的辐射及与Ne碰撞的能量转移被引量:2
- 2007年
-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测量了Cs(6P)态与Ne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和碰撞猝灭截面。Cs原子被激光激发到6P_(3/2)态,将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检测激光束调到6P_J→8S_(1/2)的跃迁,测量6P_J激发态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由此计算了6P_J→6S的有效辐射率.在T=337K和Ne密度0.5×10^(18)
- 秦晨刘静王倩孟繁新戴康沈异凡
- 关键词:碰撞能量转移截面铯
- Rb(5P_J)与He,N_2的碰撞精细结构混合和猝灭被引量:1
- 2007年
- 在气体样品池条件下,研究了Rb(5PJ)+(He,N2)碰撞能量转移过程。用调频半导体激光器激发Rb原子至Rb(5P3/2)态,在不同的He或N2气压下,测量了直接5P3/2→5S1/2荧光和转移5P1/2→5S1/2荧光。对于Rb(5PJ)与He的碰撞,只发生精细结构转移(略去碰撞猝灭效应),电子态能量仅能转移为He原子的平动能。在与N2的碰撞中,向分子振转态的转移是重要的。本实验中,Rb的密度为4.5×1011cm-3,由辐射陷获理论得到5P1/2→5S1/2的有效辐射率为2.47×107s-1。利用速率方程分析,可以得到碰撞转移速率系数,对于He,5P3/2→5S1/2转移速率系数k2H1e=2.61×10-12cm3.s-1。对于N2,测量5PJ+He和5PJ+N2两种情况下直接荧光与敏化荧光的相对强度比,利用最小二乘法确定5P3/2→5S1/2转移速率系数k2N12=2.36×10-11cm3.s-1,5PJ态猝灭速率系数kN2=1.44×10-11cm3.s-1。由实验结果证实了Cs-N2主要是直线式碰撞传能机制,与其他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 孟繁新秦晨戴康沈异凡
- 关键词:速率系数RBHEN2
- Cs(6P)激发态的辐射及与N2碰撞的能量转移被引量:3
- 2008年
-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测量了Cs(6P)态与N2碰撞的精细结构转移和碰撞猝灭截面。Cs原子被激光激发到6P3/2态,将与泵浦激光束反向平行的检测激光束调到6PJ→8S1/2的跃迁,测量了6PJ激发态的密度及空间分布,由此计算了6PJ→6S的有效辐射率。在T=337 K(蒸气压公式给出Cs密度N0=1.25×1012cm-3)和N2密度2×1016
- 孟繁新秦晨戴康沈异凡
- 关键词:碰撞能量转移截面铯
- 应用激光吸收和荧光方法研究激发态原子碰撞能量转移
- 对于原子分子碰撞中的能量转移过程的研究可以确定分子相互作用势、碰撞粒子的能量分配及发展新型激光器。由于碱原子分子激发态能级低,容易被激发,其辐射的荧光往往处于红外,并且碱金属原子(特别是重金属Rb、Cs)的能级密度很大,...
- 秦晨
- 关键词:原子碰撞激发态激光吸收气体分子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