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本义

作品数:39 被引量:648H指数:1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1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农业科学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4篇水稻
  • 13篇水稻品种
  • 8篇稻区
  • 6篇微卫星
  • 6篇微卫星标记
  • 5篇育种
  • 5篇杂交
  • 5篇杂交水稻
  • 5篇南方稻区
  • 5篇基因
  • 4篇区试
  • 4篇抗性
  • 4篇DNA指纹
  • 3篇稻瘟
  • 3篇稻瘟病
  • 3篇稻瘟病抗性
  • 3篇性基因
  • 3篇选育
  • 3篇栽培
  • 3篇直播

机构

  • 35篇中国农业科学...
  • 4篇全国农业技术...
  • 1篇国家杂交水稻...
  • 1篇广东海洋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 1篇武汉职业技术...
  • 1篇湖南杂交水稻...
  • 1篇浙江大学
  • 1篇浙江工业大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水稻研究...
  • 1篇浙江省种子总...
  • 1篇遵义市农业科...
  • 1篇水稻生物学国...

作者

  • 37篇程本义
  • 31篇杨仕华
  • 15篇夏俊辉
  • 12篇沈伟峰
  • 8篇龚俊义
  • 5篇王磊
  • 4篇庄杰云
  • 4篇胡小军
  • 4篇鄂志国
  • 3篇廖琴
  • 2篇焦桂爱
  • 2篇徐霞
  • 2篇谷铁城
  • 1篇张丽靖
  • 1篇廖伏明
  • 1篇黄永相
  • 1篇黄发松
  • 1篇施勇烽
  • 1篇吴伟
  • 1篇吴建利

传媒

  • 8篇杂交水稻
  • 7篇中国水稻科学
  • 7篇中国稻米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中国种业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农学通报
  • 1篇核农学报
  • 1篇分子植物育种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0
  • 1篇2017
  • 3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2
  • 4篇2011
  • 1篇2010
  • 8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5
  • 3篇2004
  • 3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1篇2000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82份水稻种质资源的稻瘟病抗性评价与抗性基因鉴定被引量:12
2015年
为了合理利用水稻抗稻瘟病种质资源,通过稻瘟病菌株接种鉴定并结合9个主效抗性基因的特异性分子标记检测,分析了82份地方稻种资源的稻瘟病抗性水平和携带的抗性基因。结果表明:在82份水稻材料中,宽抗谱和中等抗谱的材料分别有11份(13.4%)和55份(67.1%)。携带Pia、Pita-2/Pita、Pita、Piz、Piz-t和Pik-h基因的材料分别占78.0%、76.8%、54.9%、50.0%、39.0%和35.4%;各有3个材料携带Pik基因和Pib基因,未发现携带Pik-m基因的材料。大部分供试材料含有2-5个抗性基因,随着抗性基因数量的增加,供试材料的抗病性呈上升趋势。
谢倩凤郭建夫杨仕华陈志雄程本义黄永相李伟
关键词:水稻种质资源稻瘟病抗性抗性基因
中国长江流域新育成籼稻品种分析及育种应用被引量:9
2004年
根据对 2 0 0 2年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试资料的分析发现 ,中国长江流域早籼、中籼、晚籼、优质、普通品种的平均相对产量 (以对照品种绝对产量为 10 0 )分别是 99 9、 10 3 7、10 1 5、 10 2 2和 10 2 3,绝大部分参试品种的抗病性表现不够理想、处于中抗 -中感或更弱的水平 ,早籼、中籼和晚籼的优质品种比率分别是 0 0 %、 2 8 0 %、 17 9%。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对产量有重要的间接促进作用 ,在保持适当有效穗数的前提下 ,每穗实粒数的增加对产量提高具有最重要的作用。影响早籼、中籼、晚籼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分别是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和垩白度、整精米率垩白米率及垩白度 ,影响高产 (增产、平产 )品种优质的主要品质性状是垩白米率和垩白度。
程本义杨仕华励立庆沈伟峰
关键词:长江流域籼稻育种产量构成因素抗病性
水稻不育系抽穗包颈性状的遗传研究被引量:4
2015年
为了探讨水稻不育系抽穗包颈性状的遗传基础,且为选育不包颈或包颈轻的不育系提供依据,本研究利用W9593S(抽穗包颈轻)与培矮64S(抽穗包颈重)2个光温敏核不育系杂交、回交构建遗传群体,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体系的6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剖析了水稻不育系抽穗包颈性状的遗传模型,并与F2群体QTL定位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经分离分析,穗粒外露度、包颈长均表现为B-1模型(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模型);包颈度、顶1节间长和剑叶鞘长的最适模型分别为D-4(1对负向完全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D-1(1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和C-0模型(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对F2分离群体进行QTL定位,共检测到分别与穗粒外露度、包颈长、包颈度、顶1节间长和剑叶鞘长有关的25个QTL,分布于第1、第2、第4、第5、第6、第7和第12染色体上,表型贡献率变幅为2.85%~16.73%。其中位于第12染色体与SSR标记RM3331连锁的QTL以及位于第6染色体分别与SSR标记RM439和RM3765连锁的QTL均同时影响穗粒外露度、包颈长和包颈度3个性状,位于第4染色体分别与SSR标记RM255和RM3687连锁的QTL同时影响顶1节间长和剑叶鞘长2个性状,这5个QTL位点可能是调控不育系抽穗包颈性状的重要位点。QTL定位结果与6世代分离分析结果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又不完全一致,可能与这两种方法依据的遗传群体不同以及数量性状受环境影响较大有关。
杨益善龚俊义田继微程本义孟祥伦韦飞严武小金廖伏明
关键词:水稻不育系QTL定位
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鉴定及利用现状被引量:5
2008年
褐飞虱是为害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利用寄主抗性培育抗褐飞虱品种被认为是防治其为害的有效途径。自20世纪70年代起,各国相继开展了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的发掘工作,截至2007年12月,经国际注册确认和报道的水稻抗褐飞虱基因共22个,其中12个为显性基因(Bph),10个为隐性基因(bph),已被定位的达18个,此外还鉴定了一些重要的抗性QTLs。文中还讨论了综合防治褐飞虱策略等合理利用抗性基因的问题。
鄂志国程本义焦桂爱王磊
关键词:水稻褐飞虱抗性基因鉴定
我国水稻品种审定回顾与分析被引量:20
2010年
简要回顾了我国农作物及水稻品种审定历史,阐述了我国农作物及水稻品种审定标准,分析了我国审定水稻品种的数量变化、类型分布、主要性状表现和推广应用情况,并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杨仕华廖琴谷铁城胡小军程本义
关键词:农作物水稻品种审定
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育种进展被引量:45
2004年
对 1998年以来南方稻区国家水稻品种区域试验资料的分析表明 ,我国南方稻区杂交水稻育种取得明显进展 ,主要表现在 :新组合大量涌现 ,产量水平不断提高 ,稻米品质明显改善 ,优质高产初步协调 ,两系杂交稻育种稳步发展 ,粳型杂交稻育种有所突破。提出了加强抗病性和抗逆性育种的建议。
杨仕华程本义沈伟峰
关键词:杂交水稻南方稻区育种
2000年南方水稻区试优良水稻品种介绍被引量:7
2001年
黄发松杨仕华程本义
关键词:水稻品种区域试验两优培九品种
基于GGE双标图的水稻区试品种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评价被引量:55
2015年
区域试验是作物新品种从选育到审定、推广的重要环节。而对试验数据的分析汇总,尤其是参试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比较流行和有效的方法是AMMI模型和SREG模型的GGE双标图,但基于SREG模型的GGE双标图的方法应用在近年来更为广泛。本文简要介绍GGE双标图,并以2012年南方稻区晚籼早熟B组品种区域试验数据为例,利用GGE双标图对参试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评价,并对评价中的注意事项作了讨论。
王磊程本义程本义鄂志国
关键词:水稻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GGE双标图
我国水稻主栽品种跨省推广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对1986~2008年我国水稻年推广面积在6.67万hm2以上的1565个(次)主栽品种的跨省推广情况分析表明,我国水稻主栽品种推广平均跨省数为2.8个。总体上,不同时期无明显变化趋势,但品种类型、南北稻区、审定级别之间差异明显,无论是推广平均跨省数还是单个品种年均推广面积,籼稻品种均明显大于粳稻品种,杂交稻品种均明显大于常规稻品种,南方稻区品种均明显大于北方稻区品种,国家审定品种均明显大于省级审定品种。
杨仕华夏俊辉胡小军程本义
关键词:水稻主栽品种
一种检测水稻粒宽等位基因的特异性PCR分子标记和方法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检测水稻粒宽等位基因的特异性PCR分子标记和方法。所述特异性PCR分子标记包括引物P5和引物P9,引物P5的上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引物P5的下游引物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
龚俊义程本义夏俊辉杨仕华
文献传递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