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窦银科

作品数:136 被引量:189H指数:7
供职机构:太原理工大学电气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山西省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82篇期刊文章
  • 48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43篇自动化与计算...
  • 26篇电气工程
  • 24篇天文地球
  • 6篇电子电信
  • 6篇水利工程
  • 5篇文化科学
  • 3篇经济管理
  • 3篇理学
  • 2篇机械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9篇感器
  • 19篇传感
  • 19篇传感器
  • 18篇海冰
  • 13篇冰层
  • 12篇发电
  • 12篇冰层厚度
  • 11篇铱星
  • 11篇冰厚
  • 10篇监测系统
  • 9篇浮标
  • 9篇冰盖
  • 8篇远程
  • 7篇电池
  • 7篇自动化
  • 7篇自动化测量
  • 7篇发电装置
  • 6篇输电
  • 6篇南极冰
  • 6篇南极冰盖

机构

  • 136篇太原理工大学
  • 15篇中国极地研究...
  • 4篇太原科技大学
  • 3篇大连理工大学
  • 3篇北京工业大学
  • 3篇中国极地研究...
  • 2篇自然资源部第...
  • 2篇中国科学院空...
  • 1篇电子科技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北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电...
  • 1篇中国空间技术...
  • 1篇山西省电力公...
  • 1篇水利部黄河水...
  • 1篇宝鸡市勘察测...
  • 1篇青岛卓建海洋...
  • 1篇国网山东诸城...

作者

  • 136篇窦银科
  • 53篇常晓敏
  • 38篇陈燕
  • 23篇马春燕
  • 16篇秦建敏
  • 11篇王宇晖
  • 10篇孙波
  • 9篇郭井学
  • 8篇雷瑞波
  • 6篇李志军
  • 5篇敦卓
  • 5篇周云霄
  • 4篇张灵
  • 4篇李丙瑞
  • 4篇赵富强
  • 4篇马福昌
  • 4篇薛盈
  • 4篇刘磊
  • 4篇晁强
  • 4篇崔祥斌

传媒

  • 15篇太原理工大学...
  • 10篇极地研究
  • 8篇电源技术
  • 5篇数学的实践与...
  • 4篇电子器件
  • 3篇微特电机
  • 3篇机械管理开发
  • 3篇科学技术与工...
  • 2篇电子技术应用
  • 2篇传感技术学报
  • 2篇现代电子技术
  • 2篇海洋技术学报
  • 2篇上海电力大学...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电测与仪表
  • 1篇电子与信息学...
  • 1篇水利水电技术
  • 1篇水力发电
  • 1篇水科学进展
  • 1篇液压与气动

年份

  • 16篇2023
  • 7篇2022
  • 11篇2021
  • 10篇2020
  • 17篇2019
  • 15篇2018
  • 7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1篇2006
  • 5篇2005
  • 3篇2004
1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具有自锁结构的高压输电线路挂载设备绝缘安装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自锁结构的高压输电线路挂载设备绝缘安装结构,包括线夹和连接组件,线夹夹合在高压线路上,连接组件安装在线夹的下方,用于连接线夹与挂载设备,线夹的底部具有水平方向的开口,连接组件由上连接件、绝缘杆和下连接...
张宇窦银科黄巨澜林泽堃寇立伟左广宇孙海涛王进郭栋梁
电容感应式架空输电线路覆冰厚度传感器的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利用同面多点电容感应技术,设计了一种实时测量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传感器.传感器基于电容感应技术,通过测量模拟输电导线周围不同位置金属电极的电容值变化,并对电容值进行分析与计算,得出模拟导线上的覆冰厚度.通过对同面多个金属导线电极电场、电容的理论分析、仿真,以及低温下对系统的冰冻试验,验证了传感器在监测输电线路覆冰厚度的可行性.
薛盈窦银科常晓敏袁凯琪刘磊
关键词:覆冰厚度金属电极在线监测
一种跟踪式煤仓料位测量装置
一种跟踪式煤仓料位测量装置,属于自动化检测计量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是一种连续不间断煤仓料位自动化测量装置,该装置由探头1、传动系统和测量系统三部分组成,其所述探头1是一个金属圆锥空心体,整个金属圆锥空心体用环氧树脂封灌,...
窦银科常晓敏陈燕王丽
文献传递
极地冰温度链监测传感器的设计与制作
极地蕴藏着丰富的自然、科学资源,其进一步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的特殊意义。在科学意义上,极地气候的变化对全球气候变化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一种基于Dallas 公司的新型数字温度传感器的单总线温度链监测传感器的设计与制...
丁云风窦银科潘曜裴玉晶
锅炉余热回收温差发电装置设计与性能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温差发电技术应用于回收锅炉中的烟气余热资源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设计一种可拆卸的锅炉管道余热回收温差发电装置,并在不同负载电阻下对多种串并联组合方式的TEG阵列进行发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温差发电装置结构设计合理,TEG冷热端温度均匀分布,热端温度最大137℃,平均温差为107℃。当TEG全部串联且阻值比约为1.1时,输出功率最大,为6.84 W,即该温差发电管道余热回收装置有一定意义上的热电转化能力,并对后续温差发电系统的设计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吴晋蒙陈燕马春燕刘强窦银科
关键词:温差发电器锅炉管道余热发电特性
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生消过程观测被引量:9
2010年
2005~2006年对南极中山站附近固定冰区海冰生消过程进行了系统观测。基于观测数据比较了2005年和2006年冰季固定冰生消过程的差异,分析了冰厚增长速率的日内变化和季节变化,讨论了积雪对固定冰生消的影响。2005年尽管冰生长期的负积温较大,但由于雪厚较大,其冰厚增长速率和最大冰厚都小于2006年的观测值;极夜期间冰厚增长速率的日内变化不明显,但极夜前和极夜后都存在明显的日内变化;中山站以北16km范围内的冰/雪厚度随离岸距离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但冰脊形成和冰山存在都会对局部的冰/雪厚度分布产生较大影响。
雷瑞波李志军窦银科程言峰
关键词:海冰积雪热力学
一种车载式南极内陆冰盖表面地貌特征监测装置
本发明涉及极地自动化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车载式南极内陆冰盖表面地貌特征监测装置。包括车载式雪橇、安装在雪橇用于采集雪橇从某一时刻到下一时刻的水平方向行进距离和垂直方向的振幅的三轴振动传感器、安装在雪橇上的与水平面平行...
窦银科常晓敏孙波崔祥斌晁强丁云风
文献传递
极地超低温环境下磷酸铁锂电池容量估计被引量:4
2020年
阐述了影响磷酸铁锂电池低温性能的因素,使用超低温试验箱模拟极地的超低温环境,用磷酸铁锂电池在不同等级温度下进行充放电实验,并绘制放电曲线图。通过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获取了磷酸铁锂电池的低温特性:随着温度的降低,磷酸铁锂电池的放电容量会随之减小,在20、10、0、-10、-20、-30、-40、-50℃以标称电流3A放电,可用容量分别为标称容量的93.33%、86%、80.67%、78%、70%、64%、32%、24%。分析磷酸铁锂电池放电容量与开路电压的相关性,提出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容量估计方法。
殷艳花窦银科左广宇常晓敏
关键词:超低温磷酸铁锂电池放电实验
一种巨型极地科考用越壑车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巨型极地科考用越壑车,其结构包括越壑桥部分、车体部分,所述车体部分包括载物台、避障行进部分,所述载物台包括顶台、前底盘、后底盘及多功能锁止平台总成,其中,顶台与前底盘、顶台与后底盘能独立相对滑动,所述避障...
赵富强窦银科郭井学常宝玉黄庆学王铁
文献传递
一种极地海冰冰裂缝宽度自动化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一种极地海冰冰裂缝宽度自动化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其目的是提供一种极地海冰冰裂缝宽度实时自动化测量方法,解决极地考察活动中海冰冰上运输工作时海冰裂缝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问题。该装置包括电容式冰裂缝检测传感器、固定弹簧支架、测...
窦银科常晓敏孙波王宇晖
文献传递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