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元
- 作品数:107 被引量:4,651H指数:29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 避免经济适用住房沦为贫民窟被引量:1
- 2009年
- 在目前的情况下,城市政府需要在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的同时,考虑进行政策调整以实现两个目标:第一,改革经济适用住房的供应方式,以遏制贫民窟的形成;第二,改革中小学的招生政策,以削弱上述机制所导致的入学机会的不平等。
- 章元
- 关键词:经济适用住房贫民窟居民住房城市政府
- 中国农村贫困的多维测度与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社会资本的视角被引量:4
- 2018年
- 基于Alkire的多维贫困指数计算方法,使用CHNS(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2000—2011年的面板数据,从收入、教育、健康、燃料、饮用水和环境卫生六个维度对中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指数进行了测算,结果发现:2000—2011年,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状况得到了较大改善;教育、卫生设施和燃料不足是导致我国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的主要原因;社会资本无论是对农村居民多维贫困还是对各维度贫困状况都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 潘慧温雪章元
- 关键词:社会资本农村贫困影响因素
- 中国农村的暂时性贫困是否真的更严重被引量:29
- 2012年
- 本文修正了Rodgers和Rodgers(1993)度量家庭或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总贫困的方法,并将总贫困分解为暂时性贫困成分和慢性贫困成分,修正后的方法能够满足贫困加总的一系列重要公理。将这个方法应用于中国5个省份1995~2002年的农户面板数据,使我们对农村贫困获得了全新的认识:样本农户的总贫困呈下降趋势,但是慢性贫困成分在总贫困中所占的比例远远高于暂时性贫困成分,其比例甚至在个别时段内还呈现微弱的上升趋势。
- 章元万广华史清华
- 关键词:贫困分解
- 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被引量:90
- 2012年
- 本文试图总结作为农业人口大国的中国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中国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工业部门来推动工业化并推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农村贫困有其必然性,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优先发展附加值较低的农业未必是一个好策略。中国首先通过城市倾向政策推动工业化,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贫困农户能够进入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就业并获得更高收入,这是他们分享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蛋糕"并脱离贫困陷阱的关键渠道。
- 章元许庆邬璟璟
- 关键词:中国奇迹农村贫困工业化
- 城市规模、通勤成本与居民储蓄率:来自中国的证据被引量:18
- 2019年
- 经济学文献长期以来忽视了一个重要经济现象:大城市居民的储蓄率低于中小城市居民的储蓄率。本文提出理论假说对此现象给出解释:大城市居民比中小城市居民需要更长的通勤时间(或通勤支出),这会减少他们的闲暇时间,从而更多地购买服务以增加闲暇,而这会降低他们的家庭储蓄率。我们利用中国地级市面板和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展开经验分析,并利用工具变量解决内生性问题,结果发现无法推翻上述假说。本文指出的经济现象和提出的理论假说具有两方面的重要意义:第一,建立了城市规模与居民储蓄率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决定因素;第二,为中国制定拉动内需和城市人口与产业管理等系列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鼓励发展大中城市有助于扩大内需和带动服务业发展,大中城市不应限制为本地居民提供服务的外来劳动力流入。
- 章元王驹飞
- 关键词:居民储蓄率
- 如何更准确地预测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农户面板数据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2
- 2011年
- 如果能够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贫困——贫困脆弱性,那将对扶贫战略具有重要意义。遗憾的是,尽管不少研究提出了一些预测方法,但其准确性如何却不得而知。基于中国1995—2005年的一组农户面板数据,本文将比较不同方法的预测结果与后续3年内实际发生的贫困,以检验其准确性。结果表明,使用越长的面板数据并不一定能够得到更高的预测精度;利用自导法推断未来收入的分布,并不能显著改进预测效率;而与通过回归或简单算术平均方法获得永久性收入的方法相比,加权平均法能够明显带来更高的预测精度。本文的一系列结论对于贫困脆弱性研究以及根据贫困脆弱性来确定反贫困政策都具有重要意义。
- 万广华章元史清华
- 关键词:贫困脆弱性
- 中国女性劳动参与率下降的新解释:家庭结构变迁的视角被引量:108
- 2012年
- 基于2002年中国东部9省的家庭调查数据,文章分别考察了家庭结构对女性与男性劳动参与率及工作时间的影响及其机制,并采用工具变量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后发现:多代同堂的家庭结构明显改善了女性的劳动参与率和工作时间,但没有显著改善男性的劳动参与。其背后的机制在于:多代同堂家庭中老年父母尽力协助女儿料理家务,有助于她们投入更多的工作时间。由此可见,近20年来多代同堂家庭比例的下降对女性的劳动参与构成了一股抑制力量,这为女性劳动参与率相对于男性劳动参与率更快速下降的现象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释,并为制定相应的干预政策提供了实证基础。
- 沈可章元鄢萍
- 关键词:劳动参与率家庭结构
- 新《劳动合同法》与简单劳动力成本——来自城市劳动力市场和中关村企业的双重证据被引量:6
- 2019年
- 2008年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很多经济学家担忧它会推动简单劳动力用工成本的上升并拖累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少数研究则仅仅提供了来自劳动力市场或者来自企业层面的单方面证据,且研究结论并不一致,本文则同时提供来自城市劳动力市场和企业两个层面的一致证据。首先利用CHIP调查的2002年、2007年、2013年劳动力样本展开实证研究发现,在控制了最低工资水平、农民工来源地收入水平等因素之后,尽管新劳动合同法显著提高了民工签订合同的比例,但只有签订长期或固定劳动合同才会显著提高低技能民工的工资水平,签订短期劳动合同并不能显著提高他们的工资水平;然后,将倍差法(Difference-in-Difference)应用于2001-2012年中关村企业面板数据,发现新劳动合同法并没有显著提高企业的用工成本,也没有显著降低企业的劳均利润,且这一结论对于劳动力密集型的服务业、零售和餐饮业而言都成立;而基于上述两个实证研究得出的另一个一致结论是,以农民工为主体的简单劳动力工资上涨的一个重要推动力来自最低工资标准的提高。提供的两个证据有助于理解新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对于经济运行的影响,也说明不宜夸大新劳动合同法通过提高简单劳动力成本而对中国长期经济增长产生的负面影响。
- 章元程郁沈可
- 关键词:新劳动合同法劳动力成本
- 中国保证粮食安全前提下的农村劳动力转移边界被引量:9
- 2013年
- 在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过程中,在保证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有多少农村劳动力可以转移进入城市部门?这对于政府制定未来的经济发展战略和各种重大社会经济决策都至关重要。本文分别测算了中国在现有农业生产技术条件下以及完成了工业化之后还能够继续转移的农村劳动力总量,结果发现它们分别达到5.52千万人和1.95亿人,它们所对应的城市化率分别为55.56%和75%。本文的测算结果表明,中国城市部门在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将不会面临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
- 许庆章元邬璟璟
- 关键词:粮食安全农村劳动力转移劳动力短缺
- 团体贷款下可能扭转的“信贷配给”机制被引量:22
- 2005年
- 现有研究虽然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团体贷款能够获得成功的原因,但却忽略了团体贷款的利率普遍较高的事实。根据“信贷配给”理论,高利率会吸引高风险贷款者或使投资者的行为趋于冒险,那么团体贷款的高利率应该吸引高风险者或使投资者趋于冒险,从而导致低的还款率。但是为什么我们没有观察到高利率导致团体贷款的还款率恶化?本文对现有模型进行扩展后,证明了团体贷款下的高利率政策会产生一种遴选效果,从而导致团体贷款在高利率下走向成功。
- 章元
- 关键词:团体贷款信贷配给高利率政策贷款者团体高风险还款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