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章建国

作品数:8 被引量:49H指数:3
供职机构:南通市肿瘤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病理
  • 3篇肿瘤
  • 3篇淋巴
  • 3篇淋巴瘤
  • 3篇免疫
  • 3篇恶性
  • 2篇预后
  • 2篇组织化学
  • 2篇胃癌
  • 2篇胃癌组织
  • 2篇免疫组织
  • 2篇免疫组织化学
  • 2篇金淋巴瘤
  • 2篇霍奇金
  • 2篇霍奇金淋巴瘤
  • 2篇宫颈
  • 2篇恶性淋巴瘤
  • 2篇非霍奇金
  • 2篇非霍奇金淋巴...
  • 2篇癌组织

机构

  • 8篇南通市肿瘤医...
  • 1篇吉林大学

作者

  • 8篇章建国
  • 5篇韩枋
  • 5篇张建兵
  • 4篇何松
  • 4篇杨书云
  • 1篇龚振夏
  • 1篇杨其昌
  • 1篇毕丽荣
  • 1篇陶玉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临床肿瘤学杂...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南通医学院学...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实用癌症杂志
  • 1篇中华血液学杂...
  • 1篇交通医学

年份

  • 2篇2003
  • 1篇2002
  • 1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7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胃癌组织中nm23-H1和CD44V6蛋白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 探讨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检测 95例胃癌组织中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nm 2 3 -H 1和CD 44V 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 4.7%、75 .8%。CD44V 6蛋白表达与癌细胞分化程度显著相关 (P <0 .0 1) ,nm 2 3 -H 1和CD 44V 6的表达与其它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性 (P >0 .0 5 )。结论 nm 2 3 -H 1和CD44V 6蛋白在胃癌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CD44V
何松杨书云章建国张建兵韩枋
关键词:病理特征胃癌NM23-H1蛋白CD44V6蛋白
宫颈微偏腺癌8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2
2000年
报告宫颈微偏腺癌 (Minimal Deviation Adenocarcinomas,MDA) 8例 ,其中 2例为宫内膜样型 ,6例为粘液柱状上皮型 ;2例具有明显的肿瘤外观 ,6例无特殊临床表现 ;2例术前诊断高分化腺癌 ,6例术前诊断慢性炎和腺病。 8例 MDA阳性表达 PC-NA(>5 0 % ) 8例、P5 35例、CEA6例等免疫抗原。宫颈 MDA具有隐匿性临床病理特征 ,必须与其它一些良恶性腺体疾病相鉴别。
章建国
关键词:宫颈癌宫颈微偏腺癌病理分析预后
P-gp、GST-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2
2003年
目的 探讨P gp、GST 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研究了P gp、GST 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 结果 P gp、GST л、TopoⅡ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率分别为 5 9.74 %、6 7.5 3%、83.12 %。除TopoⅡ的表达与组织学类型有关外 (P <0 .0 0 1) ,其余与各项临床病理参数均无关 (P >0 .0 5 )。结论 胃癌组织中存在着P gp、GST л、TopoⅡ表达水平的变化 ,临床检测P gp、GST л、TopoⅡ对胃癌化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何松龚振夏杨书云张建兵章建国韩枋
关键词:P-GP胃癌
370例恶性淋巴瘤的WHO(1997)分类被引量:14
2003年
目的 研究恶性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 根据WHO(1997)分类标准对 370例恶性淋巴瘤患者进行临床、病理及免疫表型分析。结果 非霍奇金淋巴瘤 (NHL) 35 9例 ,占 97.0 3% ;霍奇金淋巴瘤 (HL) 11例 ,占 2 .97%。NHL中 ,B细胞淋巴瘤 2 4 6例 ,占 6 8.5 2 % ;T细胞淋巴瘤 10 8例 ,占30 0 8% ;组织细胞性淋巴瘤和滤泡树突状细胞肉瘤各 1例 ,NK细胞性淋巴瘤 3例。结外淋巴瘤 (196例 ,占 5 4 .6 % )多于结内淋巴瘤 (16 3例 ,占 4 5 .4 % )。NHL中发病率较高的淋巴瘤类型依次为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173例 ,占 4 8.2 % ) ,外周非特殊T细胞淋巴瘤 (5 4例 ,占 15 .0 % ) ,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细胞淋巴瘤 (31例 ,占 8.6 % ) ,NK/T细胞淋巴瘤 (2 5例 ,占 7.0 % ) ,滤泡性淋巴瘤 (2 1例 ,占 5 .8% ) ,间变性T细胞淋巴瘤 (12例 ,占 3.3% )。结论 应用WHO(1997)分类对恶性淋巴瘤进行分析研究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何松张建兵章建国杨书云韩枋
关键词:恶性淋巴瘤WHO病理特点免疫表型分析非霍奇金淋巴瘤
乳腺恶性淋巴瘤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目的:研究乳腺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的组织形态特点及免疫表型.方法:对17例乳腺NHL作形态学分析,其中11例进行了免疫学标记.结果:13例为原发性,4例为继发性.8例(47.06%)见“淋巴上皮病变”,13例(76.47%)见肿瘤浸润脉管,4例(23.53%)伴有“淋巴细胞性乳腺病”,3例(17.65%)见局部瘤细胞呈靶环样排列.免疫组化示16例(94.12%)为B细胞NHL,其中2例(12.50%)KP1阳性,1例(6.25%)UCHL-1阳性.结论:(1)大多数乳腺原发性NHL为MALT型淋巴瘤;(2)淋巴细胞性乳腺病可能是一些乳腺NHL的前驱病变;(3)少数B细胞NHL能与KP1或UCHL-1发生交叉反应.
张建兵韩枋陶玉章建国
关键词:乳腺肿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形态学免疫组织化学
皮肤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附1例报告被引量:3
2001年
报道 1例皮肤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运用 HE染色观察组织学形态及 LCA、 UCHL1、 L26、 CD30、 EMA等抗体的免疫组化染色,以确定本例肿瘤的免疫表型。结果本例瘤细胞表达 CD30、 EMA及 T细胞相关抗原。皮肤原发性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临床经过缓慢,预后良好。
章建国毕丽荣
关键词:免疫组织化学预后HE染色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形态观察被引量:1
2000年
章建国
关键词: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病理光镜
宫颈恶性腺瘤细胞学形态及其诊断价值的探讨被引量:12
1997年
恶性腺瘤是一种罕见的宫颈癌,由于它分化程度高,因此细胞学论断较为困难。我们报告了10例经组织学证实为宫颈恶性腺瘤的细胞学形态。结果:细胞学Ⅴ级3例,Ⅳ级3例,Ⅲ级4例。对其临床、病理及细胞学形态进行了讨论。认为宫颈细胞学检查可弥补组织学的某些不足,尤其对一部分组织学尚未肯定诊断的小活检标本,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何松韩枋杨其昌张建兵杨书云章建国
关键词:宫颈肿瘤腺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