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5篇医药卫生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0篇蝮蛇
  • 9篇咬伤
  • 9篇蛇咬伤
  • 7篇血清
  • 7篇中毒
  • 7篇综合征
  • 6篇蝮蛇咬伤
  • 5篇炎症
  • 5篇炎症反
  • 5篇炎症反应
  • 5篇炎症反应综合...
  • 5篇蛇伤
  • 5篇全身
  • 5篇全身炎症
  • 5篇全身炎症反应
  • 5篇全身炎症反应...
  • 5篇蝮蛇伤
  • 5篇反应蛋白
  • 5篇反应综合征
  • 3篇蛋白

机构

  • 22篇南华大学
  • 5篇清远市人民医...

作者

  • 27篇符秋红
  • 15篇邓立普
  • 5篇周克兵
  • 5篇曹昕
  • 4篇王桥生
  • 3篇关永东
  • 3篇吴令波
  • 3篇邓素贞
  • 3篇莫鉴锋
  • 3篇唐剑辉
  • 3篇宾文凯
  • 2篇任忠强
  • 2篇何香华
  • 2篇陈莉
  • 2篇贺承健
  • 2篇陈坤
  • 1篇杨玉华
  • 1篇孔媛媛
  • 1篇陈军
  • 1篇田中秋

传媒

  • 4篇中国急救医学
  • 2篇中华急诊医学...
  • 2篇蛇志
  • 2篇南华大学学报...
  • 1篇当代医学
  • 1篇华北煤炭医学...
  • 1篇卫生职业教育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实用医学杂志
  • 1篇临床急诊杂志
  • 1篇中国健康心理...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医生
  • 1篇中国现代药物...
  • 1篇中国当代医药
  • 1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当代护士(下...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5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2篇2006
  • 1篇2003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蝮蛇伤患者外周血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的变化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2010年
目的检测蝮蛇伤患者外周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的表达,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80例蝮蛇伤患者按照入院时的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型、重型、危重型;根据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诊断标准分为MODS组和非MODS组;根据抗蝮蛇毒血清干预的时间分为干预前组、干预后6h组、干预后24h组。所有患者均于人院后未做任何处理前和注射抗蝮蛇毒血清后6、24h三个时相点采血收集标本,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清TNF-α和IL-6并分析。选取同期30例健康人群为对照组。结果蝮蛇伤患者血清TNF-α和IL-6水平均为危重型最高,对照组最低,且对照组、轻型组、重型组、危重型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干预前组、干预后6h组、干预后24h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蝮蛇伤患者病情越重,其血清TNF-α、IL-6水平越高;蝮蛇伤患者并发MODS与TNF-α和IL-6密切相关;抗蝮蛇毒血清可以通过中和游离毒素,避免炎症进一步加重。
邓立普田中秋李桂花陈坤贺承健任忠强符秋红周克兵何香华陈莉
关键词:蝮蛇伤抗蝮蛇毒血清白细胞介素-6
391例毒蛇咬伤的急救护理
2009年
总结391例毒蛇咬伤的救治和护理经验,包括一般护理,重危型病人的护理,病情观察,重视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认为护理中重视局部处理的同时,更应重视病人的全身情况,实施整体护理。
吴令波符秋红
关键词:毒蛇咬伤急救护理
案例教学法在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在临床急诊实习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对案例的精心选择和设计,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将在南华大学附属南华医院实习的五年制本科实习生115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8人)和对照组(57人),实验组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采用案例教学法,对照组沿用传统教学法。2周实习结束后分析比较2组学生的兴趣满意度调查结果和出科考试成绩。结果实验组的兴趣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05),实验组的出科考试成绩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案例教学法能激发学生急诊实习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应急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能力,是一种较好的临床急诊实习教学模式。
宾文凯邓立普周克兵符秋红曹昕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
文拉法辛与氟西汀治疗迟滞性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7
2011年
目的通过与氟西汀治疗对比,探讨文拉法辛治疗迟滞性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迟滞性抑郁症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35例。文拉法辛组剂量从75m g/d起始,7~10d加至150~225m g/d;氟西汀组剂量从20m g/d起始,7~10d内加至60 m g/d,治疗总疗程两组均为8周。在治疗前、治疗后1,2,4,8周末分别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 D)和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8周治疗结束,文拉法辛组和氟西汀组的有效率分别为88.57%和85.71%,显效率分别为68.57%和60.00%,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57,P〉0.05)。不良反应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的第1周,文拉法辛组HAM D总分明显低于氟西汀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3,P〈0.05)。文拉法辛在治疗阻滞症状方面优于氟西汀。结论文拉法辛与氟西汀疗效和不良反应相当,但起效更快。
王剑符秋红
关键词:文拉法辛氟西汀副反应量表
629例毒蛇咬伤者流行病学分析被引量:12
2009年
吴令波邓立普符秋红胡小平
关键词:毒蛇咬伤患者流行病学分析肾功能损害发病特点并发症
1,6-二磷酸果糖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疗效
2013年
目的探讨1,6-二磷酸果糖(FD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总结其临床用药经验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54例,按照数字表随机抽取法将其分成27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FDP治疗,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10d后心功能分级和心脏左室结构的变化,以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治疗10d后的心功能纠正总有效率为92.6%(25/27),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10d后的总有效率为74.1%(20/27),两组心功能纠正疗效比较存在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治疗10d后采取超声测定的每搏量(SV)、心脏指数(CI)、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与治疗前对比有明显改善,观察组改善程度更为显著(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使用FDP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使用常规治疗,能够显著纠正患者的心功能,显著改善左室结构的各项指标,毒副反应小,安全可靠,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蔡卫东符秋红
关键词:6-二磷酸果糖急性心力衰竭左室结构心功能
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在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测定心力衰竭患者不同时间点的血浆氮末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浓度,分析其在心力衰竭早期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选择心衰患者52例作为实验组,对照组52例。评价其心功能情况及临床变化。ELISA法测定患者入院时、第5天血浆NT-proBNP浓度及入院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实验组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浆NT-proBNP浓度可以作为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心力衰竭的敏感指标,并可用于判断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由于NT-proBNP浓度与LVEF值呈负相关,有望通过NT-proBNP浓度来预测患者的LVEF值。
郭永军符秋红陈军孔媛媛邱敏吴志云
关键词:心力衰竭N-末端脑利钠肽前体
蝮蛇伤患者血清酶学及C反应蛋白变化的临床研究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酶学—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就诊时间及...
符秋红
关键词:蝮蛇咬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血清酶C反应蛋白
文献传递
蝮蛇咬伤中毒的机制与治疗新进展被引量:11
2007年
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又叫土蛇、大公蛇、地皮蛇,因其色泽似土而得名。它为我国剧毒蛇中分布最广的一种,在夏秋季节从蝮蛇咬伤多见。蝮蛇毒素为混合性毒素,蛇咬伤后可引起心、肝、肺、肾等主要脏器的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抢救,预后极差。
符秋红邓立普
关键词:蝮蛇咬伤中毒夏秋季节功能衰竭混合性
蝮蛇伤病人中毒程度与血清C反应蛋白的关系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观察70例蝮蛇咬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探讨其与蝮蛇伤病情严重程度及与SIR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MODS(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的关系,分析蝮蛇伤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的变化对疾病的病情及预后估计的意义。方法根据毒蛇咬伤的临床分型及严重程度评分标准,按患者入院时中毒的程度设轻型、重型、危重型,比较各型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ACCP/SCCM提出的SIR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SIRS组与非SIR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根据MODS诊断标准,将患者分为MODS组与非MODS组,比较两组之间血清酶及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的差异性。结果重型、危重型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与轻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SIRS组与非SIR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MODS组与非MODS组血清C反应蛋白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SIRS组MODS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SIRS组,SIRS组与非SIRS组MODS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存在高度显著性(χ2=19.73,P<0.001)。结论蝮蛇咬伤患者病情程度越重,其血清C反应蛋白升高得越明显;蝮蛇咬伤患者并发SIRS时,血清CRP升高明显,发生MODS几率升高。
谢吟符秋红
关键词:蝮蛇咬伤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