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建均 作品数:12 被引量:68 H指数:5 供职机构: 浙江大学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更多>>
细胞相容性聚氨酯的合成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14 2001年 在紫外光和过氧化氢的共同作用下 ,过氧化氢基团被引人到聚氨酯膜 (PU )表面 .将丙烯酸羟乙酯(HEA)吸附于氧化后的PU膜表面 ,在紫外光下实现了膜表面的接枝 ,并考察了接枝膜的表面性能 .人体脐带静脉内皮细胞粘附和生长的研究表明 ,HEA接枝后的PU表面细胞粘附率显著提高 ,细胞的生长速率加快 ,增值率提高 . 管建均 高长有 沈家骢关键词:接枝聚合 细胞相容性 生物材料 表面改性 光氧化接枝与生物活性因子固定化制备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光氧化接枝与生物活性因子固定化制备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的方法包括首先在紫外光辐照下,将聚合物材料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氧化,以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引入大分子过氧化氢基团,然后利用氧化后的聚合物材料表面的大分子过氧化氢基团... 高长有 马祖伟 管建均 龚逸鸿 计剑 沈家骢文献传递 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聚氯乙烯酯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光接枝交联聚合反应 被引量:3 1996年 用铜试剂(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取代聚氯乙烯中的部分氯原子制备了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聚氯乙烯酯(PVC-SR),研究了紫外光照下PVC-SR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聚合反应,考察了光照时间、单体浓度、PVC-SR用量及官能度的影响.结果表明,PVC-SR能有效地引发MMA聚合,其产物是交联型接枝聚合物,且具有高接枝率和接枝效率。 杨文君 管建均 叶姝 崔维国 沈家骢关键词:二乙基 甲酸 聚氯乙烯 接枝聚合 明胶在聚氨酯表面的固定化及其对内皮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1 2002年 Gelatin was covalently immobilized onto the polyurethane membrane surface grafted previously with poly(methacrylic acid) (PU g PMAA) using 1 [(3 dimethylamino)propyl] 3 ethyl carbodiimide as the condensing reagent. ATR FTIR and ESCA characterizations verify the occurrence of the grafting, and prove that the immobilized amount of gelatin is proportional to the number of active sites, i.e . carboxylic groups on PU surface. Endothelial cells culture reveals that the cell attachment and cell growth on PU g PMAA g Gelatin are both improved obviously, demonstrating that a cell compatible PU is obtained and the immobilizing method is quite effective to introduce cell growth factors onto polymer surface. 高长有 袁峻 管建均 沈家骢关键词:固定化 内皮细胞 聚氨酯 明胶 细胞相容性 细胞生长 热致相分离技术制备聚氨酯多孔膜的条件控制 被引量:18 2001年 采用自制的模具 ,利用热致相分离 (TIPS)的原理制备了聚氨酯 (PU)多孔膜 ,并重点研究了聚合物浓度对多孔膜的表面形貌、孔度大小、孔隙率和透湿率的影响 .在不同的聚合物浓度条件下制备的PU多孔膜的共同特征是底面 (与成膜平台接触面 )光滑平整 ,孔洞尺寸较小 ,为纳米级 ;而表面 (与空气接触的自由面 )的形貌结构较为复杂 ,但都有明显的孔洞出现 ,且孔洞的尺度大于底面 ,在微米级以上 .聚氨酯 1,4 二氧六环 (DO)形成的是上临界共溶温度 (UCST)体系 ,在发生相分离后底面与表面粗化时间的不同是导致形貌结构差异的主要原因 .改变冷台温度或调整DO H2 高长有 胡小红 管建均 李安 沈家骢关键词:聚氨酯 热致相分离 多孔膜 生物材料 光氧化接枝与生物活性因子固定化制备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的光氧化接枝与生物活性因子固定化制备细胞相容性生物材料的方法包括首先在紫外光辐照下,将聚合物材料在过氧化氢溶液中氧化,以在聚合物材料表面引入大分子过氧化氢基团,然后利用氧化后的聚合物材料表面的大分子过氧化氢基团... 高长有 马祖伟 管建均 龚逸鸿 计剑 沈家骢文献传递 可交联PVC的合成及其交联反应 被引量:10 1998年 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钠(铜试剂,简称NaSR)取代PVC链中的部分氯原子,制得不同官能度的功能高分子PVC-SR.在热的作用下,实现了PVC-SR的自交联和PVC-SR/NBR共混体系的共交联.研究了温度、铜试剂用量对取代反应的影响及PVC-SR官能度对交联反应硫化曲线、产物的凝胶含量、玻璃化温度、拉伸性能和压缩永久变形的影响,并初步探讨了交联反应机理. 管建均 杨文君 刘勇 梅礼芳关键词:聚氯乙烯 交联反应 丁腈橡胶 共混改性 聚氨酯/内皮细胞杂化界面的构建及其细胞相容性研究 该文以聚氨酯(PU)为基底材料,采用热致相分离法(TIPS)制备了PU多孔膜.通过表面光化学接枝、表面生物活性因子固定化分别将可促进细胞粘附和生长的功能性单体和细胞生长因子引入到PU表面,并研究了改性PU膜对人体脐带静脉... 管建均关键词:内皮细胞 细胞相容性 聚氨酯 表面改性 聚氨酯多孔膜 文献传递 淬冷速率对聚氨酯多孔膜形态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5 2002年 采用热致相分离(TIPS)技术制备了聚氨酯(PU)多孔膜,研究了成膜平台温度对多孔膜表面形态、孔度大小、孔隙率和透湿率的影响,在不同成膜温度下制备的PU多孔膜的共同特征是底面(与成膜平台的接触面)光滑平整,孔洞的尺度均小于相应的表面(与空气的接触面),断面结均显示.PU多孔膜的内部疏松而多孔,孔之间相互连通,且存在较为规则的梯形条纹状(Ladder-like)结构,以导热性较差的玻璃代替不锈钢成膜平台,在相同的条件下所得多孔膜的孔度、孔隙率和透湿率都明显增大,通过控制成膜温度、成膜平台材质等制备条件,可对PU多孔膜的形态结构、孔度大小、孔隙率和透湿率等性能进行剪裁. 高长有 胡小红 管建均 沈家骢关键词:聚氨酯 热致相分离 多孔膜 孔隙率 丙烯酰胺在以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基修饰聚氯乙烯上的紫外光非均相接枝聚合 被引量:1 1997年 丙烯酰胺在以N,N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酰基修饰聚氯乙烯上的紫外光非均相接枝聚合杨文君王永祥管建均(青岛化工学院橡塑工程研究所青岛266042)沈家骢(吉林大学化学系长春130023)关键词聚氯乙烯,聚丙烯酰胺,功能高分子,接枝聚合反应,铜试剂以聚氯... 杨文君 王永祥 管建均 沈家骢关键词:聚氯乙烯 聚丙烯酰胺 接枝聚合反应